08.26 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一棵梨树的带动效应

初秋时节,东昌府区堂邑镇肖庙村生态梨园里的梨树生机盎然,梨树下连片成方的大豆、花生长势旺盛。放眼望去,满目葱茏,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梨树共4590棵、占地60亩,是今年春天堂邑镇政府在肖庙村建设的围村林。围村林种植果树,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为何?“建设围村经济林,既完成了‘创森’工作的围村林建设任务,也探索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堂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靳广力表示。

肖庙村位于329省道以北,170余户587人、,土地604亩,是个整村迁建村,多数土地位于村西20里的马颊河畔,仅有70余亩在本村四周。“如何用好、用活有限的土地,成为“创森”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负责肖庙村围村林建设的栾庄管区书记田德成介绍,肖庙村距城区12公里,地里位置优越,建设经济林、发展乡村旅游,是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镇政府、管区和村“两委”多次调研、论证,并先后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进一步商讨,确立了发展生态梨园的初步规划,计划种植梨树5000棵。“这样一来,避免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也解决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难题,是个多赢之举。”田德成说。

但是,流转给村集体建设梨园所需的60亩土地,分属于170余户,不少群众对土地流转不理解。管区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进村入户讲政策、谈效益、绘蓝图。他们承诺,在生态梨园没有产生收益的前期,给予村民1000元/亩的补贴以保障村民利益,让他们不种地,但收入不减少。盛果期村集体与村民四六分成,收益共享。“在梨园产生收益的前两年,我们又把土地流转给了4户村民,让他们在梨树下种植大豆、花生等矮棵植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田德成说。

为了找到适合本地的梨树树种,田德成与村“两委”成员专程到山东果树研究所进行考察。结合当地土质、果树特点,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进了皇冠梨和丰水梨两个品种。“根据专家建议,皇冠梨和丰水梨的比例为9:1,异花授粉产量较高。梨园总共种植梨树5000棵,成活4590棵,成活率90%以上。”田德成说,盛果期后每棵树产梨100-150斤,按年产优质梨50万斤、2元一斤来算,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一棵梨树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生态图景。根据规划,梨树进入盛果期后,肖庙村将成立合作社,通过竞标方式对外承包,负责盛果期后的梨园经营。根据市场需要,在梨园内种植草莓等作物,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旅游,每年举办两次采摘节,努力把肖庙村打造成“春赏花、夏采莓、秋摘梨、冬品树”的市民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的城郊目的地,进而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战略在肖庙村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