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在人们印象中,民国的大师都是学识渊博、有风骨且很风趣的人。后世的人们也大多对他们敬仰之至,认为他们无所不精,至少是在做学问上。其实呀,大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学艺不精”之处,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或许是民国不太讲究全面发展,只要有一处那能崭露头角,可能就会有不错的前程。再加以自己的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终成一代大师。此谓偏才,甚至是天才。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几位民国的大师们高考成绩,他们也是上文提到的“偏才。”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四绝大师”张充和

张充和,他是沈从文的小姨子。她住在姐姐家,因为实在无聊,就去北大旁听。张充和觉得北大是所不错的学校,就报考了北大。

北大的入学考试要考数学、国文、英语和史地。除了数学外,张充和考得都很好,尤其是国文,满分。她的总分也远超出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可当时的北大校规是,只要有一门是零分,便不能进北大。这可急坏了那些爱才的阅卷老师,老师都觉得她是人才,不能舍弃。可北大的明文规定,到也难倒了那也爱才的老师们。

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北大校园,连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都知道了。胡适看了张充和写的作文,连连点头赞许。胡适为了留下张充和,不惜在教务会上大闹。最终,张充和被破格录取了。多年以后,张充和被人们称为“四绝大师。”因她精于书法、诗词、绘画以及昆曲。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清华校长--罗家伦

还是一位偏科的大师,罗家伦之前报考的也是北大,而最为传奇的是,这位当初考北大数学是零分。日后却从了清华的校长。

据说罗家伦的高考成绩很一般,尤其是数学零分,其他科目也不出众。可他只因写了一篇好文章,被北大的校长胡适看中。胡适在看完他罗家伦的文章后,就下定决心要录取罗家伦。胡适的举动得到了蔡元培的支持,两人齐心协力,在两人的又说下,北大录取了罗家伦。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围城》大师--钱钟书

钱钟书只有聪慧,中学时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经常帮父亲钱基博代写书信,父亲对他的文采也很是认可。据说,钱钟书在20岁的时候,就给国学大师钱穆的《国学概论》写过序。本来钱穆是想让钱基博来写的,钱基博觉得儿子能胜任,就交给了钱钟书。钱钟书大笔一挥,干净利落的写完了。钱基博看完后,竟一字没改。可见钱钟书在读大学之前的文学造诣就很高了。

后来钱钟书报考了清华,结果数学只考了15分。不过他的文章被一个人看中了,他便被破格录取了。这个人就是当年数学考了零分,被破格录取的罗家伦。说来也巧,罗家伦也是刚出任清华校长。试想,钱钟书要没遇到罗家伦,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成就,我们也可能会失去一本文学巨著《围城》。

民国大师也偏科,你知道那些大师们的高考成绩吗?

民国的学术之风是很自由的,自由的让某些人羞愧。掀开历史的一角,我能便能见微知著。

闻一多参加清华招生考试,数学18分。

吴晗参加北大招生考试,数学0分。

朱自清参加北大招生考试,数学0分。

钱伟长参加清华招生考试,数学、化学加起来15分。

叶曼参加北大招生考试,数学0分。

多亏有了胡适、蔡元培、罗家伦这些“伯乐,”他们在录取考生时,不拘泥与框架,择优破格录取,才有了那么多人的才华得以施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