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未来三年,户口在东港乡村的有福了!要大变样!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今天上午,东港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会上,区委书记王世波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履行好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作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全区在项目建设、产业兴旺、创新驱动、人才保障、文化引领五个方面攻坚突破。

未来三年,户口在东港乡村的有福了!要大变样!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东港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重点推进“五个攻坚突破”:

1

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37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的突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特色小镇方面,进一步加快河山诗茶小镇、南湖智慧康养小镇、陈疃莓香小镇等项目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功能集聚区。

田园综合体方面,龙门崮田园综合体努力争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2

产业兴旺

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

全区绿茶种植面积突破了10万亩,苹果和蓝莓均在2万亩左右,黄桃、中药材、板栗分别超过1万亩。

结合山海西路规划的21个特色片区,大力发展绿茶、蓝莓、食用菌、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打造更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片区。

提升发展现代渔业。

加快对涛雒镇沿海区域的综合整治,重点打造红旗、廒头和朝阳“三个现代渔业园区”,培育向海经济和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

红旗现代渔业园区,打造集工厂化养殖、休闲渔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渔业养殖“样板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认真总结不负艺术客栈、春风十里等成功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做好“旅游+、+旅游”文章,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3

创新驱动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加快启动西湖、南湖、陈疃3个镇39个村的库区移民搬迁项目,以及三庄镇上、下崮后和上、下卜落崮4个村的整村搬迁项目,既解决脱贫难题,又推动乡村振兴。

加大资金资源整合力度。

创新项目策划、包装方式,加大对上争引力度。

创新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让社会资本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

人才保障

对党组织书记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推进过硬支部建设。

对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切实提高创新创业、致富带富能力。

对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加大对农业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的招引力度。

5

文化引领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陈疃镇建设的日照水库精神记忆馆打造出了样板。充分挖掘海洋文化、海曲文化、石臼老街等乡土文化,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创建活动。

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加大网格化管理力度,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打霸治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邪教组织。

未来三年,户口在东港乡村的有福了!要大变样!

会上印发《东港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

未来的东港乡村会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变化?

01

2020年前基本实现天然气“镇镇通” ,农村社区气化率达到60%。

02

加快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开工建设南湖镇尹家河小学、后村镇中心小学、日照机场小学、后村镇崖头小学、西湖镇中学等学校,实施涛雒镇天台山小学等学校扩建工程,完成“全面改薄”学校建设任务。到2020年,全区所有乡村中小学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城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

03

加大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激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04

进一步改善乡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05

对全区已建成的52处农村幸福院进行提升改造,2018年年底确保利用率达到80%以上。

06

确保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

07

大力发展茶叶、蓝莓、食用菌、中草药、苗木、桑蚕等特色优势产业,年内新发展特色农业9000亩以上,力争到2020年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

08

重点抓好华夏瑞草园、百果园、西湖杜鹃园、纳格中药材产业园、西湖泓然食用菌、后村幸福岭流域千亩茶园片、蔡家官庄现代生态茶业示范片、西湖千亩果桑基地、三庄黄桃基地、陈疃“莓香河畔”扶贫基地、涛雒石梁头大米基地等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

09

打造城市近郊蔬菜基地,每年新发展蔬菜300亩以上,水果1000亩以上。

10

到2020 年,新培育9家省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力争建成1000公顷海洋牧场,海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

11

依托深远海渔业平台建设2处“海上小镇”,打造高端休闲渔业品牌。

12

到2020年将我区花生酱、小包装食用油脂打造成为全国性品牌产品。

13

聚力打造龙门崮、天台山田园综合体、花屿香洲田园综合体等田园综合体。

14

提升凤凰措、上下崮后古村落、五洞府、春风十里乡村文旅创意园建设水平,培育一批规范化精品民宿。

15

到2020年,力争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8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16

分类推进河山诗茶小镇、后村航空小镇、涛雒风情小镇、西湖花仙子民俗婚庆小镇、南湖智慧康养小镇、陈疃莓香小镇、马陵水库运动休闲小镇、三庄龙门崮威尼斯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

17

投资2200万元,在涛雒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500亩;投资6000万元,在南湖镇北湖河流域整理土地2.4万亩。投资2250万元,在三庄、西湖、陈疃、后村、南湖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

18

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9

打造西湖镇汉光蔬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到2020年,培育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3家,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业电商企业1家。

20

吸引东港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柔性回归乡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21

到2020年,实现乡镇文体中心全覆盖,每年新建农村社区健身工程30处。计划投资5100万元,恢复整治汪塘170处;投资8500万元,对穿越村庄的170条小微河流、沟渠进行系统治理。

22

到2020年计划投资8.2亿元,规划造林9.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6%。

23

三年规划投资7.38亿元,整理河道156公里,重点实施南湖河、尹家河、石寨河、傅疃河、巨峰河东港段等24项河道治理工程。

24

实现“退渔还海”3300亩,修复海岸线9公里,规划建设3个新型渔业园区,升级改造渔业园区1500亩,新建海洋牧场1.6万亩。

25

到2020年,全区计划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左右。实现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村内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亮化,打造一批“花园村庄”、“森林村庄”。

26

投资2.7亿元,用三年时间,硬化穿村公路124条、135公里,硬化村内道路2136条、970公里。

27

对港西区域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确保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

28

创建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全面提升我区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

29

积极培育东方摩尔苹果文化主题休闲产业园等一批农事体验、田园风光、科普观光、农品采摘、文化体验等类型多样的精品乡村旅游园区。

30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农商互联”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由区到镇、镇到村的商贸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31

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32

到2020年,设立农机化示范基地6处,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实现农机总动力增长5%。

33

积极推进陈疃镇省级农业科技园,将蓝莓等特色产业从种植向苗种选育和精深加工延伸。

34

加快推进西湖杜鹃园与相关高校及林科院等合作,积极推进南湖镇特色苗木基地建设,打造品种优、规模大、效益好的现代农林产业基地。

35

在南湖镇、三庄镇新建有机肥厂2处,综合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秸秆、农村改厕沼渣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农业农村废弃物污染问题。

36

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对战斗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要格外关心、特别照顾,为他们排忧解难,对政治强、本领硬、作风实,做出实绩的,优先提拔使用。

37

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通道,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

38

允许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培养造就新农民。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农民利益。

39

运用“民俗+”思维,打造杏坊村、下元一村等民俗文化主题型特色农村(社区)、特色小镇。

40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积极推进陈疃移民记忆馆、陈疃文化中心建设。

41

积极推进万家坪、前马一村、东石梁头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机制。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是乡村振兴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信未来三年,

东港一定能让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让农民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