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不断,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累累白骨和鲜血以及无尽的硝烟只是幕布,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位奸雄的奋起。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征兵讨卓

曹操字孟德,少通古文,不喜读书,好武艺,是为治世之才,时有评者言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遇上了乱世不知是他的不幸还是幸运,曹操做官很有才华,也不畏权贵,直到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杀太后,自立为相国,天下群雄尽皆不满,曹操于此时返回家乡,散尽家财招募民兵五千,欲于群雄共讨董卓,讨伐董卓的战争开始了,却不似曹操想到的那般。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挟天子令诸侯

讨伐董卓不似想象的那般简单,曹操与董卓一战后大败而归,便无人敢战董卓,之后联军内乱,董卓被吕布所杀,由此天下彻底大乱,曹操则选择选择扩充底盘,招兵揽将,与诸侯军战不休憩,流离奔波的汉献帝回来了,这给了曹操一个机会,一个一展雄图的机会,挟天子令诸侯,是曹操心里一直所向往的,借此机会连灭周围数个势力。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官渡之战

这是一场著名的战役,即使在后世看来,这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其原因,大概是以下几点:1 骄傲与谨小慎微的对比,袁绍一直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总感觉灭掉曹操毫不费力。2 个人智慧与群体智慧,曹操积极采纳谋士意见,与之相比袁绍则显得刚愎自用。这场战役的结果世人皆知,曹操大败袁绍,让我们不得不为曹操的有勇有谋而赞叹。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战后曹操从袁绍军营里翻出了大批投降信,是谁写的显而易见,曹操的谋士,亲信,然曹操却尽皆付之一炬,曹操的取舍此时彰显的淋漓尽致,胸襟和气度让人肃然起敬。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为何曹操不称帝

北方已定,曹操又开始野望南方,只是此时孙家已在南方根深蒂固,一场赤壁之战把曹操的雄心壮志,打的一干二净,创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时三国混战已经开始,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杀。孙权曾私下里命人给曹操书信,希望曹操能称帝,曹操没有应允,有可能还有忠心在吧,又或者无颜面去称帝。

奸雄曹操的奋斗发家史,取与舍,忠于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