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投资者报》研究院 周全

海底捞要上市了。

从5月传出消息至今不过3个月时间,一切就已坐实。消息称,上市聆讯时间是后天,即8月23日;上市日期初定为9月10日。

如此紧锣密鼓的背后,有着“餐饮一哥”的光环,更有着对资金的强烈渴求。

01

门店扩容大跃进

海底捞以餐厅经营为核心,兼营外卖与销售调味料及食材业务。从1994年在四川简阳开设第一家餐厅起步,已逐步扩展到内地26个省市及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及国家。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最近几年来,海底捞门店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截止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海底捞分别拥有并经营的门店数量为146家、176家、273家,两年时间内就实现了翻番。而截止报告提交的2018年5月17日,公司餐厅数量已经激增至320家。

02

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伴随着扩张,海底捞现金流不断走低。海底捞的账面现金已经从2016年的2.9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6020万元人民币。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5—2017年末及截止到2018年的3月31日,海底捞的净流动负债分别为0.6亿元、3.86亿元、11.56亿元及14.42亿元人民币,2017年末相较于2015年末增加了20倍,呈现出逐年急剧攀升的态势。

而已经上市的同行呷哺呷哺,2015-2017年末净流动负债分别为4.67亿元、5.81亿元及8.47亿元人民币,2017年末还不到2015年末的两倍,增速不可同日而语。

有分析认为,海底捞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流动比率连年不足(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但是海底捞的流动比率从2015年的0.95,到2016年的0.77,最后降至2017年的0.56,都不在正常区间内。

流动负债过高,导致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海底捞想要追求店铺的迅速扩张,就要负担较重的运营成本,这样相对比较激进资本营运策略,也是导致海底捞流动比率过低的原因之一。

也有分析表示账面现金为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海底捞在扩张店面上投资过大。这可能也是海底捞多次提出会上市,恰逢此时机寻求融资的原因。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03

沉重的直营模式

反观经营方式方面,海底捞采用直营模式,而非呷哺呷哺的加盟制模式。虽然直营制在产品价格、管理效率、标准化、见效周期、风险等方面优于加盟制,但是在公司投入方面,直营制不仅要承担从总部到末端等各个环节的所有支出和费用,还要承担员工工资等额外人力成本。店面的快速扩张,直营制模式给海底捞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

根据招股书显示,海底捞每新增一家新店需花费资金800-1000万元,仅2017年就花费8亿多人民币!而呷哺呷哺的万元加盟方案,不仅节省了这笔费用,还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但是海底捞认为,为扩充其餐厅网络,资本开支预计会继续增长,因而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抵御财务风险。招股书也显示,海底捞本次募集资金的15%拟用于还贷。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公司|流动比率连续多年不正常 海底捞到底有多缺钱

而海底捞目前的主要营业收入由餐厅构成,单一的收入模式也会给管理者带来不小压力。所以,目前在无法吸引更多客源的前提下,为追求盈利,海底捞陷入了增加店面数量与资产负债增长的恶循环当中。在2017年8月份更是连续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再者,海底捞选择在门槛较低的港股,而并非选择A股市场。除去上市等待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外,自身实力不过硬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据悉,在A股此前多家餐饮行业因为各种原因未被通过上市申请。■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热文回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个维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炉 哪些银行被客户疯狂打call?

中国市值100强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儿了?”(附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