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喜報!喜報!喜報!

雲陽小夥榮立一等功

這可是在當兵報國的最高榮譽了,

快來看看這個小夥到底“牛”在哪兒?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這個小夥叫李昂,今年24歲,祖籍為雲陽縣南溪鎮,2012年入伍,現任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鳳儀鎮中隊一班班長。在2017年6月四川省茂縣疊溪富貴山大規模山體滑坡搶險救災中,更是因表現突出,被授予一等功。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這個“90後”小夥為何能榮立一等功呢?

到底有哪些優秀的地方呢?

一起來看看!

雙腳磨起血泡也要救人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2017年6月24日凌晨5點45分,茂縣疊溪鎮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突發高位垮塌。李昂所在的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是第一批到場救援力量。“時間就是生命!”

李昂說,當時就是這裡喊一喊,那裡聽一聽,用救生儀器生命探測儀進行地毯式搜索,因被垮塌下來的亂石覆蓋,行走極為困難,雖然當時雙腳磨起了血泡,但也絲毫不影響救人的意志。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跪著爬行一個半小時

當日中午1點過,上級要求一組人前往河對面進行搜救。攻堅克難,奮勇衝鋒!李昂主動擔任起了此次任務,帶領著幾名戰友說走就走。

由於剛剛發生山體滑坡,渾濁不堪的河水夾雜大量的滑體和淤泥。由於情況不明,很快就有一名戰友陷進了河中間的淤泥中,進退兩難。經驗豐富的李昂看到漂過來幾塊木板,便將木板作為支撐,將深陷淤泥的戰友救了出來,然後以木板為鋪墊,跪著爬向了對岸。

“過了河之後還有段泥巴路,整個距離只有2公里,但我們用了1個半小時。因為我們當時穿的衣服重量不輕,過河和過泥巴路,踩的話要陷下去,我們只能採用跪和爬行的方式過去。”李昂說。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15小時才吃到一口飯

當時山體高位垮塌導致現場救援道路狹窄,救援裝備和物資只能抵達距離垮塌現場3公里外的松坪溝景區大門口處,大量救援裝備和物資也無法快速帶進去,參加搶險救援的人員只能用皮卡車或徒步運送。

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上!曾多次擔任駕駛員的李昂,主動申請開車運送救援裝備和物資,一口氣來來回回運輸了20餘次,中途沒有任何休息。

“歷時15個小時,直到晚上9點左右,李昂才吃到第一口飯,簡單的吃了幾口飯又接到命令,李昂又去協助通信組進行運輸。由於前方交通堵塞,他們只有徒手搬運將近100斤的衛星便攜站進行了6公里左右的奔襲,最後移交給指揮中心。”武警阿壩州消防支隊茂縣大隊指揮員馬虎軍說。

“當時想的是儘自己的力量,第一時間把救援物資運輸到現場。”李昂說。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主動請纓留守受災現場

經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後,部隊考慮到李昂的連續奮戰,決定讓他先休息一下,但是李昂卻主動請纓繼續堅守受災現場,又連續工作了48個小時。

當時奮戰了三天三夜,李昂沒想那麼多,就想的是在災害現場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生命。這是他留下的初衷,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好多戰友已經精疲力盡了,雖然我的體能也消耗很多,但我感覺我還能繼續撐下去,我不希望看到身邊的戰友受傷,讓他們休息,我選擇留下。”李昂回憶說,由於當時體力的原因,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睡著了,一個小時驚醒後,看著現場依然忙碌的場景,簡單吃了點麵包,喝了幾瓶水,站起來就繼續奮戰。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在部隊磨礪了“英雄膽”

“在救援中,避免不了遇難者,你會害怕嗎?”在李昂家中,記者好奇地問。

2013年,當時李昂是第二年新兵,四川阿壩州理縣某高速發生了車禍,參與工作以來第一次救援的李昂和幾名戰士趕到了現場,一輛小汽車橫插高速路圍擋,車裡面的乘客沒有了生命跡象,現場慘烈。

“你們兩個去把遇難者遺體弄出來!”班長對兩名戰士下達命令後,然而李昂的大腦一片空白,不敢過去,也不知怎麼辦。“嘭!”李昂在原地還沒站到兩秒鐘,班長站在後面就一腳踢到他的臀部。“快去!”班長的命令再次下達。

“那次之後,就慢慢好點了,現在不會害怕了,作為一名消防戰士,這是必須要經歷的。”李昂說。這些年每次搶險救災,李昂總是衝在最前面,數不清救了多少人。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從“菜鳥”到優秀士兵

在平時的訓練中,“又瘦又弱”的李昂狂追猛趕,一次次累倒,又一次次爬起來。攀登樓前,繩索磨爛了手上的血泡,染紅了繩索,李昂毫不在意,繼續攀爬……憑著這股倔勁兒,李昂的各項科目成績不斷提高,尤其是跑步,在中隊都是數一數二的。

“李昂就是好勝心強,啥都想和別人比一比。”老班長何謝告訴記者,李昂沒事就和老兵比體能,比器械,雖然屢屢戰敗,但從不放棄。“他肯學,也不愛吭聲,整天躲一邊自己練,突然有一天,大家發現居然比不過他了。”何謝說。

“軍事素質不強,帶兵就站不住腳。”李昂告訴記者,“這是部隊里約定俗成的看法,我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他們憑什麼服我?我現在作為班長,在新兵面前,更應該作表率。”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一等功!一等功!一等功!雲陽籍小夥真棒···

“90後”依然有擔當

這幾天,李昂回家探親,他告訴家人自己立了一等功。外婆問他為什麼,李昂輕描淡寫地說:“運氣好。”

“其實當兵之後,感覺挺虧欠家人的。”採訪中談及此事,李昂陷入短暫的沉默,面帶愧疚,因為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但是,軍人生來為打仗,軍人生來為人民服務!”他接著說,“當任務來臨時,我們必須無所畏懼地衝上前。”

李昂說,現在社會上對“90後”有一些看法,有人認為他們是自私的一代,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代。但是,他不這麼看,他說:“部隊裡的‘90後’越來越多,許多還是獨生子女。我們感到,這個群體並不是弱不禁風的,而是有擔當的。他們同樣能夠紮根部隊有所作為,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