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在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直到疫苗的出现。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只不过200多年,直到20世纪,大规模人群的常规疫苗接种才逐渐被推广开来,也日益被公众广泛知晓和接受。

人类第一支疫苗是如何“诞生”的呢?历史上的一起疫苗危机是如何改变美国的呢?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管理和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有哪些误区呢?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一起改变美国的疫苗事故

相比医学史上其他科研取得的成就,疫苗研究对人类生命的贡献要大得多。然而如今,整个美国只有4家公司能够生产疫苗,导致疫苗供应都出现了危机。是什么让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和制药公司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对疫苗如此谨慎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1955年在加州伯克利卡特实验室发生的一起毁灭性事故,让公共卫生当局制定了更严格的规章,许多制药公司放弃了疫苗生产。但是疫苗事故的阴影,在63年后的今天仍挥之不去,公众信心恢复缓慢。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美国当年大量生产的疫苗

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使患者四肢枯萎,终身残疾。“二战”后,脊髓灰质炎以惊人的速度横扫美国,并且越来越致命。仅在1952年,就导致超过3000人丧生,21000多人不同程度瘫痪。

所以,当医学研究人员乔纳斯·索尔克开发出一种可行的疫苗后,他被当时的人们誉为救世主。直至今天,人们仍异常兴奋地纪念他发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在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学试验:索尔克疫苗试验。全国的180万名儿童参加了这个严格的双盲试验(试验者和受试验者都对有关试验毫无所知)。1955年4月12日,疫苗被认为是安全有效,试验成功,在美国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随后,公共卫生部门立即授权一些制药公司生产散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以便开展大规模的免疫接种计划,使美国摆脱这场瘟疫。在授权的制药公司中,就有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实验室,它引发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即后来的“卡特惨案”。

卡特惨案

在索尔克的疫苗宣布安全的几周后,出现了超过200例脊髓灰质炎患者。1955年4月24日起,公共卫生官员不断收到报告: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瘫痪甚至死亡。所有病人的发病时间都是接种疫苗后的4天~10天,他们接种疫苗的手臂都出现了瘫痪症状,这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脊髓灰质炎影响的通常是身体四肢。而且,所有患者接种的疫苗来自同一家公司——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实验室。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爱达荷州报告了14例新增脊髓灰质炎病例,比往年整个春天的病例还多。更糟糕的是,很多新病例是受感染儿童的家人和“密切接触者”。看起来,每一个新增病例都与卡特疫苗有关。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官方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卡特实验室生产的12万剂脊髓灰质炎疫苗中病毒没有被妥善消灭。实验室一共生产了8批针剂,其中两批中的病毒不知为何抵挡住了旨在消灭它们的福尔马林的侵蚀。

由于实验室的失误,有20万人接种了这种致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导致7万人发病,200人永久瘫痪,10人死亡。

潜伏的危机

后来回顾,危机早在一开始就有迹象显露。

不止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根据当时的法律,政府文件是生产疫苗的唯一参照。医学家索尔克的疫苗生产注意事项有55页长,而实验室分发给各个生产商的注意事项只有5页长,标题就是“最低标准”。

监管的实际效率值得怀疑。法律并不强制要求制造商告知政府哪一批疫苗没有通过安全测试。这样,只要制造商不提交有问题的疫苗植株,政府就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疫苗执照的审核也被一种仓促的热情裹挟了。评估会在密歇根州安娜堡一间香烟味儿呛人的酒店房间里举行。直到下午快3点钟,人才全部到齐。没有人提前看过审批报告,而他们被要求傍晚拿出决策来。

5家实验室的疫苗执照都审核通过。当天晚上,全国各地的诊所陆续收到装有疫苗的纸盒,上面标注着“加急”。

随后,在自己家二层的阳光房里,5岁的美国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完成了脊髓灰质疫苗接种。这种由医学家索尔克研发的疫苗刚刚获得接种执照。在大学工作的父母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女儿做好准备。小姑娘并不知道命运已经在那一刻转折,心里还惦念着长大后做个兽医的梦想。

在安妮的身体里,疫苗的病毒未被按计划灭活。它们潜藏在本应催生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里,游走,爆发。安妮的右腿永久瘫痪了。在以后的人生中,她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生存,还需要不断移除因为瘫痪而坏死的组织。

“这场瘟疫是人为的。”后来,传染病学家保罗奥菲特在《卡特事故:世界上第一例脊髓灰质疫苗如何导致疫苗恐慌》里,给这段往事写下这样的标题。

事故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当时的名称是“美国海军医疗服务机构卫生实验室”)。

1902年7月,《生物制品控制法》由议会决议生效。从这时起,包括疫苗在内,“一切抵御疾病”的生物制剂联邦政府有权统一监管。也就是说,国家卫生研究院将监管与此有关的一切。

但实际操作层面,这片宏大的蓝图盖在一个45人的小机构头上。

推动疫苗机制建立

在1957年因卡特实验室对安妮的巨额赔偿而欢欣鼓舞的公众没有想到,该裁决增加了药物企业潜在的赔偿责任,他们不愿意在疫苗生产上投入了。第二年,流感疫苗的短缺危机爆发。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国会1986年通过《国家儿童疫苗接种伤害法案》。这为儿童时期接种疫苗而致伤的人们获得救济确立了法律依据。疫苗生产企业的压力减少了。

两年后,“国际疫苗伤害赔偿计划”通过并实施,为受害者提供简捷的索赔程序。

1990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共同建立了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不论是医护人员、疫苗生产者还是疫苗接种者,不需要任何知识门槛,随时能向这一系统报告疫苗接种不良事件。通过这一系统,还能随时查询问题疫苗的同批次药品。

如今在美国,疫苗不良反应的受害者只需要填写表格就能进入索赔程序,并不需要走法律程序。用于赔偿的信托资金主要来自疫苗生产企业根据销售所得缴纳的基金,以及政府拨款和捐款。企业的赔偿风险被分散了,受害者也避免了旷日持久的官司。

至今,“国际疫苗伤害赔偿计划”已经覆盖了所有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推荐的所有对儿童常规实施的疫苗。

距离卡特事故已过去63年。如今,美国疫苗获得批准需要整整一年,支持材料足足有6000页。

在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下,一支疫苗安全团队随时待命作出快速反应。市场上任何疫苗一旦被认定对公众有实质危险,就会被责令召回或下架。

与此同时,任何违规操作都可能触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检查机制,令疫苗生产商付出高昂的代价。

关于疫苗,你该知道这些事

20世纪10项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中,通过预防接种控制传染病位列其中。这不仅因为疫苗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更因为疫苗的出现使人类从此能够主动地、无畏地面对传染病的威胁。

那么,疫苗到底是什么?一支疫苗是如何上市的?没有妥善保管的疫苗是否会危害接种者的健康?究竟应该如何科学管理和接种疫苗?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疫苗到底是什么

人体免疫系统就像一个设防驻扎的军营,时刻防备敌人入侵,这个敌人就是常说的微生物或其毒素、酶等。一旦敌人进入军营,士兵会迅速发现敌人,并尽快将其清除出去,进而也记下了敌人的外貌特征和清除方法。如果同样的敌人再次进入,士兵会根据既往经验迅速做出反应,清除敌人,这个过程就是免疫应答反应。

疫苗就貌似军营的演习活动,伪装敌人或者主动找敌人,进行入侵演习,士兵会将其迅速清除,并获得该“敌人”的外貌及清除方法。一旦真正的敌人入侵,士兵会根据演习既往经验,迅速做出反应,清除敌人保护军营安全。

简而言之,疫苗,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这种预防性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

疫苗的制备过程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进入人体恰恰就像个“召唤者”,能动员我们的免疫系统对疾病产生应答。疫苗的免疫应答原理是通过疫苗中含有的抗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酶),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物质、特殊抗体等,使人体获得抵抗病毒的能力;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疫苗分为哪几类

从疫苗的概念里,不难看出疫苗的种类繁多。疫苗主要分为三大类: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新型疫苗。

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类毒素。灭活疫苗,俗称“死疫苗”,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体杀灭制成。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死疫苗在人体内不能繁殖,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减毒活疫苗,是人为使病原体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但保留其免疫原性。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活疫苗在体内有繁殖能力,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效果优于死疫苗。

类毒素,是将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类毒素在体内吸收慢,但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人工被动免疫制剂包括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单克隆抗体制剂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大多是采用区别于传统灭活、减毒的新技术制成的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结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一支疫苗是如何研发到上市的

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表示,一个疫苗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8年甚至20年的研发阶段:在3年至5年的实验室阶段后才能申请进入临床试验;根据预防与治疗的不同类型,准备11套至31套材料上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由国家权威专家进行审评合格后才能拿到临床批件;进入临床试验的企业,要按照国家《一次性疫苗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规定》要求选择临床研究基地、临床研究者与监管机构才能进行临床试验。

据杨晓明介绍,临床研究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均要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状态下进行,分别对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全面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这三个阶段进行实验考察,每一阶段必须达标后方可进入下一研究阶段,整个阶段需要3年至6年,甚至长达十几年,每一阶段的临床试验都可能因安全性等问题而被叫停。“直至企业经过全部审评后才拿到生产批件,但在疫苗上市后还必须进行大规模人群的Ⅳ期临床考察,一般需要几万人。这些严苛的程序都是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获批注册上市后,大部分疫苗每批出厂前,还要按《中国药典》进行37℃加速稳定性试验检测。即疫苗在出厂上市前,放置在37℃环境下一定时间段(2天-4周不等),如果有效成分含量(如活菌数、病毒滴度、或效价)下降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疫苗的各项质量指标仍符合《中国药典》和企业注册标准,才能判定该疫苗是合格的产品,然后放行上市。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在对疫苗进行批签发时,还要抽检产品的热稳定性。

疫苗为何要冷藏运输

任何一种疫苗的核心关键,就是它的抗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酶)部分。为了保证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大部分的疫苗都应该被贮存在2℃~8 ℃ 的恒温环境里面。

不论是高温还是冷冻,甚至长时间的光照,都有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甚至导致疫苗失活、无效。

疫苗是一种特殊商品,疫苗中的活菌要保持活性,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疫苗运输全程要求冷链运输。现在生产的疫苗主要一类是减毒活疫苗,一类是裂解疫苗。两种疫苗管理必须全程冷链,有些裂解疫苗可以常温运输24小时~48小时,但除非在当地条件相当恶劣的情况下才考虑,否则不允许常温运输。

适合成年人接种的疫苗有哪些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重要成员,更需要受到保护。虽然预防接种绝大部分在幼儿时期均已完成,但成人阶段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在幼儿时期某些疫苗漏种,幼儿时期虽有接种但抗体消失,或原来就未产生抗体;或在某种环境下,如非幼儿时期的例行预防针,但对成人阶段高危群体有接种必要;旅游或出国前的特别考虑;因工作需要前往疫区工作等因素;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等特殊职业的高危群体更应当接种。

在疾病流行期、机体处于特殊状态或特殊工作需要时,以下疫苗常可被推荐成人使用。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白喉破作风疫苗、白喉疫苗、伤寒疫苗、风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疫苗、狂犬病疫苗、黄热疫疫苗、日本脑炎疫苗、鼠疫疫苗、霍乱疫苗和疟疾疫苗等。

什么是疫苗接种中的“恶魔抽签”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疫苗”,这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事实。即便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存在造成接种对象死亡或者产生后遗症的可能性。日本医学界将其形象地称为“恶魔抽签”。

接种疫苗后有三类截然不同的“恶魔抽签”。第一类为“偶合反应”,医学上叫“偶合症”。全球每天死亡新生儿达8000多人,这些死亡的原因有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畸形、脑出血等。如果婴儿死前恰巧接种了疫苗,家长就会认为是疫苗导致的。其实,这是受接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发病原因与疫苗无关。这种死亡病例称为“偶发死亡病例”。对于“偶合”,医学上有一个形象比喻:偶合的两者,属于“鸡叫”与“天亮”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即使不接种疫苗也会出现死亡,所以这种情况不涉及赔偿问题。

第二类是确实有疫苗异常不良反应,也出现过极小概率的死亡事件。这类事件与人的个体体质有关系,注射疫苗往往造成超强的过敏反应,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发生。

还有第三类,其发生往往具有聚集性,与疫苗特定批号相关,有共同的临床特点,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疫苗厂家的问题,或是接种差错的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揭示原因,这种原因出现以后可以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并做出赔偿。(来源|读者报 作者| 魏德勇 帅才 刘映 金振娅 陈小南 蒲琳 王梦影 齐亚凤 梅红 孔瑶瑶 多拉)

(本文摘自《读者报》2018年8月2日18—21版,有删减。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读者报》。)

小时候哭着打完的疫苗,你真的了解吗?

《读者报》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