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婆婆不是媽

一天,無聊看家庭倫理劇打發時間,看完後,我總想寫點什麼,於是打開電腦輸入:婆婆不是媽。

老張過來看見這幾個字,忍不住開始教育我: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那麼難處嗎?就是源於你這種心理。

其實我想說,婆婆不是媽,這是一種睿智的定位,會讓人心態變得更輕鬆、更平和。有了這樣的定位,就不會說親媽對我怎樣怎樣好,婆婆對我如何如何不好。更不會去拿親媽對待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婆婆。這樣,不會因為婆婆做得不如親媽多而埋怨,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她不是我親媽,卻為我收拾家務,我要孝順這個為我付出的老人,會在心裡生出一份真誠的感激。

我可以在某些時候以對待親媽的方式對待婆婆,比如給媽媽買了件衣服,給婆婆也買一件。比如親媽想去旅遊,我出錢出力,當婆婆想去的時候,我也能夠同等對待。可是,在很多事情上,女人根本無法把婆婆和親媽等同起來。於是,我給老張舉了幾個例子:

我買了一件性感的連衣裙,很得意地在我媽面前展示,我媽跟我說:這孩子,穿這麼暴露的衣服!我會笑笑,不以為然地說:媽,你太老土了!可如果婆婆這樣對我說,我肯定會想:連穿衣服都要管我,管得真夠寬的!可我不敢對著婆婆說:你真是老土!她不被我氣個半死才怪呢!

我心情煩躁的時候,我媽要是還沒完沒了地嘮叨,我受不了了可以對她吼一句:你能不能讓我安靜會?我媽最多說我不識好歹,絕對不會記恨我。可是我敢跟婆婆這麼說話嗎?說了她會當我什麼都沒說過嗎?

在很多問題上,我和我媽的觀點不同,我不認同直接就反駁了,甚至會跟我媽大呼小叫。可是如果我和婆婆觀點不同,我敢這樣跟她說話嗎?婆婆會無所謂地說:這孩子真是個急性子,並且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嗎?

婚後,如果我媽老喜歡對我的事情指手畫腳,我不願意她管我,我可以跟她說:我都結婚了,又不是小孩子了,你能不能不要管我了啊?如果婆婆要參與我的事時,我能這樣說嗎?她聽了後不會覺得我特別排斥她嗎?

有的人可以跟媽媽抱怨老公不如別人有出息,親媽會對她說:人要學會知足!她敢跟婆婆抱怨她兒子不如別人嗎?婆婆心裡難道不會想:既然別人那麼好,你幹嗎嫁我兒子?

我要是不小心做了錯事,我媽罵我幾句,不管她語氣怎麼樣,我頂多跟她氣上一晚上,醒來依然叫她媽。可如果婆婆這樣罵我,我肯定受不了。

有什麼東西我不想要了,比如嫌菜不好吃就夾到我媽碗裡,衣服過時了給我媽穿,我媽最多也不穿,但是她肯定不會生我氣。我要是這樣對待婆婆嗎?婆婆不會在心裡嘀咕:只會把不好的東西扔給我,怎麼不給我買新的?

老張鬱悶地說:我說一句,你給我上了一大堂課。

我意猶未盡,繼續跟老張說:有人說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還會處理不好婆媳關係嗎?這樣說的人固然善良,卻大多是沒什麼經歷的人。如果婆婆一直挑剔,真的能把婆婆一直當親媽而毫無怨言嗎?這顯然違背了人性!必須承認,婆媳本來就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本身就少了一份因血緣關係而產生的依戀和血脈親情,自然就少了一份發自內心的寬容和愛護。既然婆婆和親媽不同,那麼,我們何必把要求提得如此之高呢?畢竟,能和婆婆親如母女的的人太鳳毛麟角了。

老張求饒地說:好好好,都是你有理,我不跟你辯了。

我見他對我這番親媽理論排斥得很,於是話鋒一轉:我的意思是說,我在行動上應該拿婆婆當自己的媽媽,但是在心理上對婆婆的要求更低一些,更感恩一些,這樣還會有婆媳矛盾嗎?

老張轉怒為喜地捏了我一把:你這樣說我不就愛聽了嗎?非得婆婆啊親媽啊上綱上線的,有時候一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效果完全不一樣。

我聽了老張的話,若有所思。

我在行動上應該拿婆婆當自己的媽媽,但是在心理上對婆婆的要求更低一些,更感恩一些,這樣還會有婆媳矛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