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第一个共享经济破产案例!

曾几何时,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窜遍大街小巷,甚至一度被人调侃:共享单车最大的问题就是颜色不够用了。然而,转眼间我们就发现这些共享单车倒了一地。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得到,国内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清算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共享经济破产案例!

累计注册用户400多万、收取押金超过8亿元,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然而不过两年时间,风风火火的小鸣单车便宣布破产。这就是全国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案。

负债高达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11万用户的押金;公司资产仅剩35万元现金和散落各地的单车。近日,相关公告披露,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同意对小鸣单车按每辆12元进行回收。

小鸣单车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小福认为有以下几大原因:

一、行业困局

共享单车从兴起到巅峰,不过一两年时间,引起大量资本垂青。但是正如同当初共享单车火热的时候小福所判断: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共享经济没有办法长久。如今回头再看,基本上不能盈利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把资本烧光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纷纷玩倒闭和消失。

二、盲目扩张

共享单车上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圈地,各大企业纷纷使出奇招,加大共享单车投放量。巨大的资金成本也是导致企业破产的关键之一。据了解,小鸣单车采购单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户押金。试想一下,如果发生大规模退押金事件,小鸣单车如何能够快速把单车变成押金退还给用户呢?企业扩张可以理解,但是动用了用户押金,基本也就离破产不远了。

三、管理不善

小鸣单车在全国10多个城市进行了投放,但一些城市仅有一到两个线下管理人管着上万辆单车。人员不足导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且很多共享单车没有定位停放,日晒雨淋之下老化很快。有的单车定位电池没电了,车便找不到了。

四、关联交易问题

据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7年,小鸣单车与其法定代表人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广州锋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四份购销合同,小鸣单车以明显不合理方式向锋荣公司超额支付预付款约4600万元,另因价差损失约1800万元。资料显示,小鸣单车的采购价格是719.55元一辆,但委托外运时,与运输公司签订的合约规定,损坏一辆车“按原价赔偿500元”,与采购价相差200多元。这就意味着,悦骑公司的采购其实可能是“亏本”生意。

五、其他共享单车也存在问题

正如前面所言,小鸣单车破产案折射出的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普遍困局。过去,企业动用押金扩大规模,获取资本市场的青睐,这种运营模式的核心是追求眼前利益,以规模取胜,但是这种经营模式注定不能长久。要知道,连以前可以凭借蚂蚁信用积分免押金的小黄车,现在也开始全面收取押金了。并且,作为共享单车的巨头,无论是摩拜还是小黄车都已经选择加入其他互联网队伍抱团作战。

抛开第一点与第五点,从其他三点来看,共享单车破产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企业管理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不懂企业管理,哪怕是站在行业风口,最后也只能落得个破产的下场。因此做好科学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当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您的企业当下正处于哪个阶段?您又会采用什么样的企业管理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