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民主共和变成坚决的反袁斗士

袁世凯的左右手唐绍仪。1862年1月2日,出生在广东香山县。1881年6月,包括他在内的留美幼童全部被召回国。他被李鸿章安排到天津海关工作。1882年,唐绍仪随德国驻天津前领事穆麟德赴朝鲜协助办理外交及海关事务。此后,他在朝鲜一待就是16年,在这里结交了他生命中最重的人——袁世凯。

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民主共和变成坚决的反袁斗士

当时的朝鲜政坛有两大势力,一派是墨守成规、效忠清朝的事大党;一派是主张君主立宪改革的开化党。1884年12月4日,汉城邮政局落成仪式上,开化党举行晚宴款待朝廷大臣,并准备趁此时机,通过政变让朝鲜实现近代化改革。应邀出席的穆麟德目睹了政变全过程,并保护了被政变者刺伤的禁军大将闵泳翊。唐绍仪闻讯后,立即带人携带武器,赶到邮政局护送穆麟德和闵泳翊回到穆麟德家中。当时,袁世凯是驻朝鲜清军实际上的领袖。第二天一早,他带领200多名士兵赶往穆麟德家中,了解政变情况。在穆家,袁世凯见到了气宇轩昂,不卑不亢的唐绍仪。两人互报姓名,25岁的袁世凯和22岁的唐绍仪,相见恨晚,由此订交。

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并计划刺杀袁世凯。唐绍仪得到消息后,立即跑到英国使馆,求救于英国驻朝公使朱尔典。7月18日夜,袁世凯着便装在唐绍仪护送下,从使馆后门走出直奔汉江边,登上朱尔典准备的英国兵舰。日军攻陷汉城后,7月28日,唐绍仪在英国领事的协助下离开汉城,后来乘德国军舰回国。1896年,他被任命为驻朝总领事,成为甲午海战后第一个常驻朝鲜的中国外交官。

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民主共和变成坚决的反袁斗士

1899年,袁世凯当上山东巡抚后,奏请朝廷把唐绍仪调到山东。1901年,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又把唐绍仪调到天津海关道。到1904年11月,唐绍仪任邮传部左侍郎、兼署外务部右侍郎及会办税务大臣,集外交、铁路、电政、税务、各种办事权于一身。在清廷体制内顺风顺水的唐绍仪,头上的顶子越来越红。

1909年初,摄政王载沣罢了袁世凯的官,而他的亲信——奉天巡抚唐绍仪也随后下课。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复出,授命与南方革命党议和。12月18日到31日,作为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与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共进行了五次谈判。由于唐绍仪赞同民主共和,袁世凯一怒之下宣布之前唐绍仪与伍廷芳议定的条款一律不算数。唐绍仪愤而辞职。袁世凯自己靠电报与伍廷芳谈判,南北议和最终形成清帝退位,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结局。唐绍仪在谈判期间,站在革命党一边,赞成共和立宪,让袁世凯心里很不舒服,两人20多年的感情就此出现裂痕。

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民主共和变成坚决的反袁斗士

1912年2月,南北双方为谁来当总理,争执不下。人称“民国产婆”的赵凤昌建议,这个总理应该是新旧总统交替的一个桥梁,此人应为孙中山和袁世凯共同信任。唐绍仪最合适,不妨让唐绍仪加入同盟会。3月18日,唐绍仪南下组阁。26日,由黄兴介绍,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同年4月,唐绍仪带领阁员回到北京。两人常因政见不同,发生争吵。袁世凯发现唐绍仪越来越不像自己之前认识的那个唐绍仪了。袁世凯常常不经过唐绍仪直接插手部务,将唐绍仪架空,使他陷入非常尴尬的地步。袁世凯曾劝唐绍仪退出同盟会,唐绍仪斩钉截铁的回敬说:“宁愿不当总理,断不牺牲党性。”唐绍仪出于对民主共和的责任心,强烈抗议袁世凯独断专横。6月15日,不辞而别出走天津。同盟会阁员也相继辞职。6月27日,袁世凯批准唐绍仪的辞呈,好兄弟就此一刀两断。

1915年8月,袁世凯谋划称帝时,唐绍仪、蔡元培等人联合发电向袁世凯提出严重警告:“立即取消帝制野心,辞职以谢天下。”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但仍以大总统自居。唐绍仪又发电报劝袁世凯退位,说袁:“廉耻道丧,为中外历史所无。”当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的咒骂声中病死。

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民主共和变成坚决的反袁斗士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唐绍仪将家人送往香港,自己仍留居在上海。虽然已是平民,但他曾经的政治声望被日本人看作“以华制华”的最佳傀儡人选。土肥原贤二和汉奸温宗尧等频繁往来于唐府与唐绍仪密谈。军统局曾得到情报说:“唐绍仪等到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溃败到一定程度,即与日军议和。”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后,国民政府岌岌可危。军统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决定刺杀唐绍仪,以防万一。9月30日,与唐绍仪家有亲戚关系的军统特务谢志磐和两名假扮古董商人的特务来到唐府,趁唐绍仪不备,将其刺杀。堂堂民国首任总理,践行民主共和的功勋,在没有任何做汉奸证据的情况下,就这么惨死在自己人的手下。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