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鬧矛盾|走不出的羅生門 房子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鬧矛盾|走不出的羅生門 房子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閱讀該文章大約需要3分鐘)

最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房子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有這樣的思考,是因為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不少社會新聞:離婚、騙婚、協議結婚後離婚,只為買房;深夜、凌晨排隊,僱人排號,只為買房;萬人搶房、祈禱搖號。現如今,調控越來越嚴格,鑽空子的路越來越窄。可是不管如何限制,如何複雜,沒房的想買房,有房的也想買房,痛苦、焦慮,甚至沒資格結婚、戀愛,真的想問一句——房子就那麼重要嗎?

是,過去的幾年,甚至調控如此嚴格的現在,房產一直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儘管史上最嚴格的調控,和高屋建瓴的“房住不炒”,都很難從根源上解決“房產=賺錢”的問題。我們都需要錢,需要更多的錢,改善生活。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了,簡單的商品供需關係,導致房價越來越高。在我們痛恨高房價、痛恨開發商的同時,卻仍想著自己趕緊有一套、多套住房來保障自己現在和將來的生活——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都逃不出的羅生門。

買房僅僅是錢的問題嗎?

或許在錢面前,其他問題都可以忽略。但,短則幾日、長則數月的選房過程,恐怕不會很痛快吧。學區、交通、地鐵、升值,這些因素全都考慮進去,沒有強大的內心和充沛的精力是無法完成這個階段的。購房資格審查與自查,排號、搖號,找關係、茶水費、尋求優惠,拆借資金、辦理貸款……這些複雜的過程,聽著都累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是說,為什麼房子那麼重要?

房產從古至今都在象徵著財富和地位,如今也沒有改變。租房的男人想結婚,會被認為不可靠,會有一套理論來支撐:不是人品不可靠,但人一定不優秀,如果足夠優秀,為什麼連套房都買不起呢?是啊,如果一個人足夠優秀,怎麼會買不起一套房呢?這麼看來,房子太重要了,重要到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整體評價,甚至幸福。《甲方乙方》中的經典臺詞: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一語成讖。

想來也是奇怪,房子甚至能看出一個人三代家庭的消費水平:在哪裡有房,有多大的房,預示著他們的爸媽有多少錢,甚至爺爺奶奶是哪方神仙……高房價,總給這個社會不少時代的新奇特徵。

可是,也有人覺得房子不重要。

買房子做什麼呢?透支父母的財產,增加自己的生活成本。投資?每個月拿著四五千的薪水,望著高達一萬三四的房價,總覺得不像是一個“正常人”。當然,我會努力,努力掙錢,努力生活,儘量不被它這麼得太悲慘。可是我不想買房,買了房,我的青春或者後青春就完了。還不完的房貸,看不見的風景,憋屈。

是啊。買房是傳統,高房價是結果,兩者相加匯聚出了痛苦、焦慮、流淚也要買房,深夜、凌晨、通宵排隊也要買房,消費降級、生活降級、不吃肉也要買房。不買房不知愁滋味,沒有房只能流淚。算了吧,房子並不重要,至少,沒有那麼重要。

不過,這些人長大之後,都買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