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國的軟肋到底在哪兒?為什麼?

用戶3708037157878



英國的《每日電訊報》曾說:“美元已經開始墮落,我們應該和她脫鉤”,一語中的鏗鏘有力地道出了美國最大的軟肋之一。

是的,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執實現這一目的之牛耳,是美國崛起的中堅力量。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動用一切力量,迫使石油大國採取美元來結算,這樣就推行了她的美元霸權的實施過程。當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基本都採用美元為結算貨幣,儲備貨幣的時候,美元霸凌世界的局勢就已經開始。

美國可以隨時隨地地採用寬鬆,縮表等措施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薅羊毛的行為,而,由於美元的霸凌地位,全世界基本上都要任其宰割!

去美元化行動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俄羅斯,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國家已經開始行動,這一舉措正中美國的軟肋。

美國居高不下的債務,也是美國的軟肋之一。截止到2017年美國的國家債務已經高達20萬億美元,而美國2017年的GDP才是19萬億美元。美國的債臺高築,一旦美國的國債有些許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動搖美國的根基。

美國已經就債務最高上限額,在國內鬧的不可開交,甚至於有某些洲有申請破產的經濟訴求,這也是美國的一大軟肋!

大家有可能忘掉了一個人,那就是特朗普,他其實也是美國的一個大軟肋。

由於特朗普的滿嘴跑火車,做事情一意孤行,還有就是他的朝令夕改的執政理念。在國內和世界上,已經形成了反特朗普的浪潮。這也是美國的另外一個軟肋!

由於,特朗普的逆潮流而動,反世界自由貿易之舉措,在世界上,美國的信用已經被嚴重透支,美國的信用級別下降,也必將成為美國的軟肋!

我們拭目以待!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點贊,轉發和關注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的強大是全方位的,經濟、軍事、科技等都遙遙領先,但是美國的軟肋也非常明顯,雖然現在沒有阻礙美國,但是一旦發揮威力,美國將會加速衰敗,而且無力挽回。

美國從1894年開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一,但是綜合實力仍然弱於大英帝國,但是美國的經濟總量卻一直遙遙領先,再也沒有被超越,直到今天。

2018年美國經濟總量20.5萬億美元,佔全世界經濟總量的24%,而第二名的中國只有13萬億美元,是美國的65%,美國人均GDP約為6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排在美國前面的都是一些小國寡民的國家,例如盧森堡和瑞士等。

由於經濟總量大,人口數量相對少,所以可以拿出更多錢來發展軍事實力,美國擁有134萬軍隊,13000架各類戰機,其中300架F35戰鬥機,200架F22戰鬥機,而俄羅斯的五代機還沒有正式服役,由於財力限制,俄羅斯即使裝備五代機,數量恐怕也非常有限。

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而且這還是正在服役的,如果算上庫存的航母,美國海軍實力還會進一步加強,美國軍隊不可能單挑世界,但是美國海軍可以。



美國在全世界擁有374個軍事基地,幾乎遍佈各個戰略要地,在軍事上,各國都很難超過美國,只要美國經濟沒有徹底衰落,美國的軍事實力就仍然可以維持下去。

美國是世界科技中心,美國大學獲得了大量的諾貝爾獎,甚至一個學校的諾獎數量超過許多國家,而高科技支撐了美國的經濟總量和軍事實力,畢竟高科技產業可以創造更多利潤,由此產生更多軍費,另一方面,高科技可以生產更先進的武器裝備,F22、F35和B2就是最好的證明。



美國最大的軟肋是種族問題

在美國的3.24億人口當中,歐洲裔佔62.1%,拉丁裔佔17.2%,非洲裔佔13.2%,亞裔5.4%,此外還有2.1%混血人種,美國的軟肋就在這13.2%的非洲裔身上。


美國底特律曾經是世界汽車工業之都,美國汽車三大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誕生於底特律。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曾經說過,如果見識過美國底特律的汽車產業,相信任何國家都不敢跟美國交戰。

如今的底特律經濟衰敗,徹底破產,一棟房子只值一美元,但是房子的後面卻是上百萬的債務,最近十年,底特律在美國“最危險城市”中名列前茅。

黑人湧進底特律之後,黑人曾佔到整個城市人口的82.7%,黑人越多,治安越差,暴力事件頻發,晚上都不敢出門,而且黑人懶惰,不願意工作,等著領取政府救濟,久而久之,當地白人紛紛逃離,底特律逐漸被黑人統治。

底特律的衰敗與南非如出一轍,白人統治南非,黑人雖然地位低,但是經濟發達,然而黑人掌權之後,原本接近發達國家的南非淪落為落後國家,暴力、毒品橫行,再也沒有昔日的輝煌。

白人仍然是美國主體,所以種族問題還不是特別明顯,但是等到美國人察覺並且採取行動,恐怕也晚了。


視野新觀


第一,奉行“美國優先”的國策,肆意打壓其他國家,最終將孤立於國際社會。

第二,美國全球用兵,樹敵太多,雖然目前還能維持霸權,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會失道寡助。

第三,美國的總統選舉歷來都是依靠財團支持,這就導致總統上臺後必須照顧財團利益,照顧財團利益就無法惠及群眾利益,這樣逐漸脫離群眾最終將導致政權危機。

第四,美國軍費基數過大,因此鋪開的攤子也很大,即便如此美國也不願意自我調整,最終會自己拖垮自己。

第四,美國國內青年就業率不足60%,大量珍貴的勞動力選擇貪圖安逸,不願意從事社會勞動,這會導致美國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從而影響國家實力。

第五,美國非要和俄羅斯死磕,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美國也會深受其害,此外奧巴馬總統剛把美軍從中東地區的泥潭裡拔出來,目前美軍又對伊朗磨刀霍霍,這種四處侵略的行徑最終也會是兩敗俱傷。

第六,美國社會面槍支氾濫,人為的槍擊案件每年造成三萬多人傷亡。美軍內部一年光曝光的性侵案就達一萬多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如果疊加在一起同樣是一場雪崩。



所以美國政府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美國曆任總統視而不見,熱衷於干涉他國內政,熱衷於競選和連任,真是奇哉怪也。


毒刺劍客


錢!一個字,就這麼簡單。當然了,裡子卻複雜得很,動作起來更是環環相扣險象環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美國也是這樣的,靠的就是美元的擴張和收縮來收割全世界,主要載體就是石油,所以又叫做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既是美國的優勢,又是美國的軟肋。這種優勢大家都看見了,就不說了,現在就說一說軟肋,去美元化。為什麼特朗普狠下心來打貿易戰,就是因為我們正在去美元化,同時搞人民幣國際化,這是釜底抽薪,美國絕對不會答應的。同樣的,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產油國家也在去美元化,這些國家沒少被美國打壓。總之,美國的軟肋只有美元一條,一旦全球去美元化形成氣候,美國人就沒有以前那樣闊綽,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



hi123



說到美國之強大就像圖片上的美國隊長一樣,集:軍事、政治(外交)、經濟,科教文衛體……等等為一體的“超級大國”!總之是目前為止世界未見其右者,獨步全球!也似乎沒有弱點和軟肋。

但是,“盛極而衰”是哲學主義思想,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美國也不能逃出這樣的趨勢。那麼美國的弱點或者軟肋是什麼?
首先,美國第一“軟肋”


就是美國的工業!有人問:美國大到航空母艦、小到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芯片…還是“全工業鏈”的工業化國家怎麼可能出現工業是的軟肋?這其實是一種誤區,什麼都可以製造並不代表工業強大,美國工業關鍵性的問題就是沒有產能!也就是說美國雖然工業表面上強大,但是整體工業產值在GDP的比重已經降低到了“危險水平”!美國去年GDP在19萬億美元多一點,但是工業生產總值僅3.6萬億美元!而各種服務業的產值卻為14萬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GDP不是工業生產帶來的!並且美國工業產值在2008年就滑落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還由於生產設備陳舊、工人工資,福利高、生產效率低……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將製造業轉移到了海外!也就形成我們經常講的:美國產業空洞化(去工業化)!作為頭號世界強國,工業生產低下,全靠資本運作、大搞服務業、大搞金融衍生……妄圖不勞而獲,這本身就是“投機取巧的懶惰行為”!並且,這種行為近20年來影響了美國青年一代,基礎工業工程師、技師、藍領…這些工作對於年輕人根本沒有吸引力!早年間的“硅谷”和現在CBD商務中心的“體面工作”才是他們追求的!工廠沒人去幹活、大部分“產能”移到了國外也使的美國“工業核心地帶”大部分開始凋敝,甚至連著名的“汽車城”底特律整個城市都破產了!自身的工業生產衰敗,隨之而來的就是外國的工業品大肆進入美國,以美國鋼鐵行業為例,去年美國鋼鐵產量在8000萬噸左右,但是進口鋼材及鋼材製品達到了4200萬噸左右!這樣巨大的數字完全將美國本土的鋼鐵企業利潤擠沒有了!

特朗普上臺以後打算“拯救美國工業”,就是因為美國若沒有了工業生產,那麼金融資本和軍事力量這兩個維繫美國霸權的工具也就失效了,成了“無源之水”!這“特老頭”對美國的軟肋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不顧一切的和外國打貿易戰!
另外一個“美國軟肋”
就是基礎設施!

美國目前的大部分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都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建設的,都已經半個多世紀了!建築業是美國三大支柱產業(另外兩個是汽車與鋼鐵),但是現在的美國所謂建築業都是“房地美,房利美”這樣的商品房開發企業,真正的往基礎設施工程投入的很少!理由就是不掙錢,修一條高速公路那得多久才能收回投資?並且美國銀行完全是商業化的!機場、港口、高速公路……這類鉅額資金投入和利潤菲薄的民生工程,銀行幾乎不給貸款!所以,每到有中國遊客去美國就會發現美國的機場是陳舊不堪的,最典型的就是紐約地鐵!不對基礎設施進行投入會嚴重的制約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這類的大工程本身就帶動:鋼鐵、建材、工程機械……等基礎工業,並且可以使大批的勞動力參與其中,因為有在金融區上班的所謂“高端人口”,也肯定會有在建築工地“搬磚的”!而後者佔了勞動力一大部分!這些人如果沒有工作肯定要引起社會的動盪!



對於美國來說,所謂“軟肋”,他們自己的高層是非常清楚的!特朗普的前幾任也打算去“改革”,但是每到進入“改革深水區”就會受到“各方利益集團”的嚴重阻礙(美國企業工會也不是什麼好餅)!而美國這種政治體制就是相互攻訐的,使得改革成功的機會渺茫,最後都不了了之!而“川皇”上臺以後能否改變這些積重難返的問題,還是未知數!打貿易戰能否讓美國製造業迴歸、大力改善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皇家橡樹1972


美國的軟肋在於其經濟上對全球市場的依賴性和其對外政策中與其他大經濟體的政策。這造成了一對矛盾,一方面,美國需要外面巨大的資源來源地和消費市場的帶動,但是另外一方面,美國卻在貿易問題上同目前世界上的幾個大的經濟體存在分歧,這為美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美國依賴全球經濟,但是現在做的是脫離世界經濟。

美國是一個發達經濟體,他的產業鏈條比較高端,基本走的是科研開發、專利技術、壟斷性技術、總部經濟等發展道路,這些經濟的模式要持續的產生效益,就必須要大量從其他國家引入科研人才,引入技術人才,引入稀缺資源,並且把這些人力財力物力轉化為生產力和產品,再出口回去,以此維持美國在科研上的龐大系統性和支撐,維持美國在貿易中的高端地位,畢竟資源有可替代性,而技術和人才以及科研能力沒有。



美國經濟能否長期持續發展,是一個問題。

但是這就要求美國敞開大門,向世界開放其市場和經濟,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的貿易系統中,並且完全的依賴和運用這一系統,可是當下的美國卻在採用一種孤立於體系之外的做法,不但和第二大經濟體東亞某國發生貿易爭執,還和東亞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某國也發生了貿易爭執,另外還和北方的熊這個資源型國家不和,又和老藕盟有一定的貿易問題,甚至是壁壘。



力量是美國的一個支柱,體現了美國的技術。

這樣一來,不論是資源還是人才,都在逐步的遠離美國,美國通過這種方式也許短期獲取到了一定的貿易順差收益,但是問題在於,這樣長期的後果就是提高了美國的發展成本,上升了美國引進人才和資源的難度,這就使得美國賴以強大的經濟基礎被不斷的消耗,這樣就不具有持續性了。這也是美國最大的軟肋了。


海事先鋒


人在什麼樣的心態支持下,才會著意尋找別人的軟肋?


第一,將對方作為假想敵(或者真想敵),針對其“軟肋”,找準時機對其發起致命打擊!

第二,找到其“軟肋”,用“人不報天報”的耐心,靜靜地等待對方從“軟肋”處一步步垮掉!

我覺得,如果想真正走向強盛,不要將精力側重於打垮對手,或者用“盛極必衰”的理論去等待其垮掉,因為,即使假想敵垮了,新的對手馬上就會產生,在當下的格局中,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完成對自己的超越,將過於緊張的目光收回來,先找一找自己的“軟肋”在哪兒!

我們經常會提起這麼一句話:“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們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的思考方式同樣也適用於美國,對於美國來說,建國史上的6個時期,都遭遇過程度不同的危機,(或者說“軟肋”,),但美國不僅沒有因為“軟肋”而垮掉,反而在歷次的危機中,一次次地完成了對文明的升級,,,

正如特朗普總統面對記者所問:“你們為什麼不指出俄羅斯的弊病?”,特朗普回答:“你以為美國就是白蓮花嗎?”


特朗普坦白的自嘲,恰恰說明美國並不是一個善於掩飾“軟肋”的國家,這種注重自察的態度,正是美國發現錯誤並及時修復的基礎,從美國目前的狀態來看,“軟肋”多了去了,主流價值觀分化,治理人才匱乏,執政能力下降,“孤立主義”回潮,本土人口下降,製造業空洞化等等,但美國絕不會因為這些“軟肋”而走向衰敗!因為其強大的修復能力,決定了這些問題不會出現“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陰憂!

如果把這些問題歸為美國的“軟肋”,那美國曆史上發生過的問題,其困難程度比這大的太多了,殖民時期的生存危機,獨立時期的制度奠定,南北戰爭的廢奴運動,一戰之後的經濟蕭條,二戰之前的孤立主義,還有冷戰危機,人權危機,經濟危機等等,面對這些“軟肋”,美國也因此彷徨,茫然甚至絕望過,但每一次都能通過各種努力化解危機,有驚無險地走到了今天,而且仍然穩穩當當地坐在世界第一的位子上,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最重要?我認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思想最重要!有了獨立與大膽的思辯能力,才能擁有包容與外向的制度設計,美國之所以有如此持久的發展動力,除了自上而下對原始制度精神的堅持,歷屆政府的政策變更,又是對前屆遺留問題的修復,這種與時俱進的決策機制,實際上就形成了美國糾錯能力的巨大慣性,,,

表面上看,特朗普上臺後推行的種種“不靠譜”政策和“逢奧必反”的叛逆精神,以及與建制派的格格不入,都有“倒行逆施”的負面效應,但我們退一步想,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變化,如果執政者沒有因勢利導的變革思維,“銳意進取”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美國如果一直僵守於對“前朝”的陳規,如何跟的上世界變化的腳步?

特朗普“搬遷使館”,解決的是小布什時期的遺留問題,“退出伊核”是消除未來的隱患,“反非移”是前兩屆總統想完成但沒有完成的任務,“骨肉分離”直接牽帶出了一個深層的問題:法律漏洞!

此次風波的“黑鍋”,交給特朗普本人去背就可以了,誰讓他是總統呢?但此次事件很可能促成美國從立法層面徹底解決移民“骨肉分離”的老大難問題,因此,在“挑戰”中尋求“機遇”,就是美國製度中強大修復能力的理論來源,這也是美國總統沒幾個口碑好的,但歷屆總統都在用實際行動,不動聲色地完善著美國的制度根基!


時間在走,世界在變,美國就像一棵樹,營養豐富的土壤是其天然的優勢,有些剛性條件,我們是沒有辦法達到的,我們也是一棵樹,想高於美國,只能通過正常的生長,因此,我們能做到的,只能是改良自己的生長土壤,吸收更多的陽光,水分和營養,讓自己更高更強,而不是老想著用斧子砍倒美國這棵樹,如果美國有“軟肋”,讓他們自己去找吧!如果找不到,她自己就會垮掉,我們何必費那個勁呢?有這個精力,用在自己身上不好嗎?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二戰時期,美國以為不參與就可置身事外,誰知珍珠港反遭日本偷襲,受損嚴重;本世紀初,美國更沒想到竟敢有人對五角大樓實施恐怖襲擊,由此蒙受更大損失。

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不難看出美國也不是無懈可擊,只要抓住其軟肋,就能畢其功於一役。那麼,何為美國的軟肋呢?

美國對“雙重標準”寵愛有加,這是其本著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的決定。

就盟友而言,務必要效忠自己,一切服從服務於美國的領導。但盟友有難,那要視情況而定;

就非盟友而言,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對他國人權橫加干涉,說三道四,卻無視本國的種族歧視現象。

依仗自己顯赫的身份,“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誰要是經濟發展超速、軍事投入過多就要被嚴加指責撻伐,不是採取貿易戰就是舉起制裁大棒,讓對方不好過。但自己倒可設置貿易壁壘,增加關稅;擴大軍費開支,進行武器縱深研究。

在全球推廣美元結算,美元體系獨霸世界。誰要是膽敢以本國的貨幣取代美元,就讓其吃不了兜著。

正是這種雙重標準,使自己中毒太深,同時又毒害了別人。很多國家礙於面子,也就一笑了之,但是對於法西斯、恐怖組織而言,就要鑽空子狠狠給予美國一個教訓,於是“珍珠港事件”“9.11事件”便神不知鬼不覺地發生了,這讓美國措手不及,震驚不已。

美國還沒有醒悟嗎?曾經有人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華盛頓要想避免不該發生的故事重演,那就不要再以雙重標準害人害己,如此“善莫大焉”。


(謝謝閱讀,若想獲得更多國際資訊,歡迎立馬關注!)


江淮聖手


每個月的月初,美國勞工部都會公佈一組非農數據,其中包括了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變動,和美國的失業率數據,還有新增申領救濟的人口。美聯儲特別關注美國的失業率,用以辨識美國經濟的動向,繁榮或者蕭條,來做出貨幣政策的調整。而失業率數據,不僅僅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狀況,其中還潛藏著美國社會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它的接口即申領救濟的人口。

在美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佔比較高,在2018年,收入在80000美元以下,被界定為中等收入或者低收入人群。2018年美聯儲的一項基於流動儲蓄的調查發現,美國只有1/4的中等收入的家庭有足夠的流動儲蓄來支付6個月的開支,而有能力支付3個月的開支的家庭僅佔40%,在低收入家庭中這一數據更低的驚人。

通常,財務顧問給出支付6個月開支的流動儲蓄的建議,顯然這個建議被大多數美國的平民所忽略了。因此,美國的大多數家庭沒有足夠的流動儲蓄來應對典型的重大財務的風險事件,如偶發性的失業或者疾病。

即使一般程度的意外開支,也可能讓許多美國家庭遭受滅頂之災。根據美聯儲的調查顯示,當遭遇400美元的意外支出時,有1/3的中等收入的成年人表示他們得去借錢、變賣家產,或者無力承擔,中等收入家庭尚且如此,低收入就更加大眾化了。

當意外開支發生時,越來越多人開始嚴重地依賴信用卡,並且因此揹負了長期的債務。在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時,拖欠了公職人員的薪資,就有一些人因此無法按時償還信用卡而破產,或者不得不在救濟中心申領食品。

美國的公眾流動儲蓄嚴重不足,和貸款負債消費正在成為美國社會一個嚴重的問題。2017年一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總額達到了12.73萬億美元,超越了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債務高點。負債額度的不斷增加,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和心理陰影,當突發事件的風險導致一些家庭出現了破產後,美國的救濟,安保都會存在很多威脅。

所以,的失業率數據,背後掩藏了一些家庭的破產的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這可能比美國國防開支,尾大不掉,更威脅著美國的安全。說到美國的軟肋,許多人不期而遇地表達了對美國窮兵黷武的國防開支表示了擔心。

在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時期的部分核武器,使烏克蘭成為全球第三大擁核國。但是,烏克蘭經濟卻因為蘇聯的解體一蹶不振,而維護龐大的核武庫需要大量的鈔票,烏克蘭因為沒錢,而不得不選擇銷燬核武器。

美國的艦船飛機導彈核彈,要比烏克蘭支付的維護費用多的多,但是美國為了維護其霸權,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費用,因此美國的軍費支出不斷增加。

但是,這並不能構成對美國的嚴重的威脅,相反,美國的軍事力量還在為美國賺錢。但是,美國社會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卻是美國的軟肋存在的地方。比如說美國的國債不斷突破上限;美國家庭缺乏流動儲蓄難於應付失業疾病突發性事件;美國貧富嚴重不均,差距懸殊;和人種的歧視;以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而這些社會問題的中,美國公眾因為流動儲蓄嚴重不足,難於應對突發事件的風險,一旦失業發生,就會衍生出各種的社會的問題來;也就是說美國不能發生突發事件,這有可能嗎?

所以,美國的軟肋,或者是美國的社會問題,特別是美國人不存錢,提前消費,一旦失業,就會拔出蘿蔔帶出泥,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出現,最後,禍起蕭牆,導致嚴重的的美國危機。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如果題中軟肋是指最主要最關鍵的弱點的話,則嘗試回答如下:

我認為,美國的最大弱點就是其驕橫自大,或者說,自以為是。

美國一直是一個提倡開放,勇於創新的國家,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壯大,到20世紀中期,成為世界頭號政治。經濟、軍事強國,再到90年代,蘇聯崩塌,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獨步天下,所向無敵,甚至,他們提出並相信“歷史的終結”——美國已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最高模式,文明不會再發展了。(這在我們看來很可笑,而就在十年前,這是西方主流認知,即使如今。很多美國還是如此認為的.)

美國獲得卓越成功的過程中,美國式民主,美國科技,美國製度,美國價值觀乃至美國生活方式等等等等都成為世界其他國豔羨和仿效的楷模。也基於這樣神話般的成功,美國相信,上帝特別關照著美國,而美國也正在替天行道,所作所為,絕對正確,

我們知道,中國清朝是敗於閉關鎖國,而更嚴重更具破壞性的封鎖是思想上的固步自封,自以為是,不能接受不同觀點。一世英明的乾隆皇帝,居天朝而蔑視天下,對送上門、具明顯優越性的西方科技嗤之以鼻,全盤否定,終於,堅船利炮攻來時,束手無策,喪權辱國。

再看今天的美國,對於經歷了五千年沉澱的中華價值觀,對於中國從那樣的艱難困頓中起步,僅四十年獲得的偉大成就,不是認真分析,借鑑學習,而是嗤之以鼻,冠以‘非市場經濟’‘匯率操縱’‘不遵守規則’等等惡名,予以否定,抵制打壓,與乾隆皇帝‘巧思淫技’的論斷如出一轍,這樣的驕橫霸道,自以為是,必致其思想僵化,走向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