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有经验的兰友都知道,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兰花会容易出现叶子基部发黑发黄的现象,随后兰花会逐步腐烂而丧失生机,这种现象一般是兰花的软腐病和茎腐病导致的,这两种病害兰花是在夏季最常见的病害,其破坏力非常的大,感染速度非常快,发病的周期非常的短,差不多1个星期左右就可以让一颗无比健康的兰花死亡,出现这2种病害如不及时防治,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望盆兴叹,至于如何来应对兰花的病害,今天教大家3招,学会这3招可以让你的艺兰之路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蕙兰

第1招:识别兰花的病害

先从位置上来判断,叶子从上面往下黄的一般问题不大,从下面往上面黄的问题严重,一定不能马虎,常见的就是茎腐病和软腐病,这2种病最厉害,在夏季发病频率最高,今天就挑这2种给大家讲!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蕙兰

先了解下这2种病的发病周期,看看有多厉害

软腐病:一周内兰株染病而亡,

茎腐病:一个月甚至半年之久,

厉害吧,尤其软腐病,你都还没反应过来兰花就死了!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蕙兰

再来了解下2种病的发病特征

软腐病:一般从新苗开始,叶子基部或根上部先产生水渍状病斑,淡灰黄色,植物组织粘稠湿腐,成烂泥状,有恶臭味,病斑向上、下、左、右扩展蔓延,造成茎基和根、叶柄腐烂。由于茎基受害后组织变脆,兰叶极易脱落,轻轻一拔即脱,发病晚期病株则自行倾倒,治疗方法:用抗细菌的药剂防治,如氢氧化铜、王铜、琥珀肥胶铜等铜制剂,使用方法包装袋上都有说明。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兰草软腐病

茎腐病:初期症状是叶子基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稍向下垂,病部迅速向上发展后,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脱落,病茎皮层皱缩,表皮组织腐烂呈海绵状,病害扩展至根部后,使根皮层腐烂,发病晚期,有的叶柄韧性尚在,但已失水皱缩,有的叶柄黄化,极脆易折断,治疗方法:用抗真菌的药剂防治,如多菌灵,百菌清,高锰酸钾,甲基托布津等,使用方法包装袋上都有说明。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兰草茎腐病

第2招:加强兰花的通风

我们知道,威胁兰花生命的大部分有害菌都是厌氧菌群,不通风的环境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就给厌氧菌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繁殖条件,而空气不流动的环境又使大量的菌孢子在一个地方繁殖,当达到一定的危害数量时,兰花就容易生病,所以要加强兰花的通风,夏季应该把兰花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但也不要过度通风让叶子相互摩擦损伤叶片,放在室内的要把窗户打开,还可以用风扇等设备来加强通风,只有通风做好了,花盆内有利于兰花生长益生菌的才能快速繁殖,益生菌也叫“好氧菌”,益生菌和厌氧菌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而通风是对其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建兰

还有一个比较粗暴的方法就是通过药物来进行优化,夏天应每隔7-15天使用一次杀菌药剂,一般都是用杀真菌的药剂,多菌灵,百菌清,高锰酸钾,甲基托布津等,有人会问这样不是把益生菌和厌氧菌都杀了,没办法啊,这样做安全,所以才让你加强兰花的通风!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建兰

第3招:不要浇水太多

养殖兰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手易涝死、老手易旱死”,新手大多都是不懂兰花积水容易烂根的道理,如果懂了也不会采用不通气的泥土种植或一直浇水了,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干养发病少,湿养发病多”,我不是教大家这么来养,但是新手这样做会相对安全一些,不至于兰花经常出现病害或死亡,老手可以解决植料,通风等问题,可以大水养殖,发芽率高,苗子长得快,新手就不要学了,因为综合能力毕竟不在一个层级,新手要先养活再求养好,偏干管理,一是可增加在植料环境中实施阳光杀菌的机会;二是减少了病菌在湿透植料环境中传播的可能性,用指甲壳大小颗粒状,透气性好,沥水快的植料种植,避开容易板结,积水的植料,特别不要用土来种,很容易出问题的,推荐大家使用指甲壳大小的石子和松栗王植料1:1进行混合来使用,这个配方沥水快还保湿,也不需要施肥,安全可靠,适合新手,植料表面往下2cm左右干了就可以浇水了,夏季白天不要浇水和给叶子喷雾,浇水放在晚上来教!

3招让兰花轻松度夏,再也不用担心兰花死亡了

建兰

兰花养到难时方知兰,遇到病害不要怕,多学习多总结,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自我,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弄清里面的原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掌握以上3招就可以让兰花安全度过夏季了,感谢阅读!作者:梅飞,兰花吧论坛创始人,湖北省京山市兰花协会秘书,各大自媒体平台兰花行业网红!我每天都会发布兰花知识和图片,带你深入了解兰花,教你轻松养好兰花,对兰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或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或收藏、转发帮助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