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1

朱雨辰妈妈一脸冷漠地坐在演播大厅内

以野性美风靡全国的宁静作为嘉宾上台来,她也只上下打量了一眼,

如同菜市场挑菜一般,迅速地给宁静贴了个标签:

“运动型的呀。”

此后便不发一言,哪怕是周围其他明星妈妈都在和嘉宾交流互动

她也岿然不动。

在《我家那小子》这个节目里,这一幕只是朱雨辰妈妈常态性冷漠的冰山一角,不论是在化妆间还是在演播室,朱雨辰妈妈都很少主动加入聊天,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提到她儿子朱雨辰的时候。

朱雨辰是她人生的主心轴,她对他付出了全身心的爱。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但这样的爱,真的是爱吗?

朱雨辰要长身体,她天天凌晨四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每天2瓶必须喝完,要带着空瓶子回家才行。朱雨辰受不了,要喝水,她不让,必须把果汁喝完。

朱雨辰上大学,住集体寝室,她挨着一个一个地问朱雨辰室友打不打呼啊?打呼会影响到她儿子睡觉的。

寝室外墙是爬山虎,她就想,爬山虎里是不是容易长虫子,虫子会不会影响到她儿子她是不是要烧些开水,烫死这些爬山虎?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谈恋爱了,她很不满意,因为这些个女孩子啊不能像她一样,为朱雨辰无私付出。

她上节目时面无表情地炫耀着自己对朱雨辰的影响力:儿子的每段感情,她都会干预!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要去工作,她担心儿子照顾不好自己,于是儿子去哪,她就去哪。

此外,她不准儿子接打戏,因为她看着儿子挨打会很心痛。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

她对朱雨辰的“爱”密不透风,严严实实地将自己的人生与儿子绑在一起。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崩溃了,他曾经写好了遗书,打算触电自杀,说自己“要裂了”;

他妥协了,因为妈妈的确是为他付出了太多。

他又崩溃了,直接说:你要搞死我啊;

他又妥协了,因为妈妈真的太无微不至了。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翻来覆去,他最终没有摆脱朱雨辰妈妈的掌控,

从一个前途无限的清秀少年沦为

在镜头前泛着苦笑的、肥胖的、快40岁还与母亲捆绑着的单身中年人。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2

所幸,朱雨辰是一个性格柔软的人,

所以无论幸与不幸,也只是他们家自己的事。

而北大吴谢宇为了摆脱母亲而做出的行为,

是一场真真正正的触及法律的悲剧。

2016年,福州警方发布一则悬赏通告开始在网上热传,

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自家住处内,

经侦查,其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有报道称,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为中学历史老师,

其人“内向”、“清高”,平时与人交流不多,

只有在谈及儿子的时候,才会“眼睛一亮”。

而吴谢宇呢?

“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据吴的大学同学说,他从未和同学闹过矛盾。

不仅是“学神”,而且乐于助人,

极富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可以说是全才。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朱雨辰妈妈”式家长 = 每个孩子的悲剧?

至于母子关系?有一个细节值得深思

按照吴谢宇高中的同桌的说法“他和母亲关系很好,每天晚上都会和母亲通话。”

甚至大学期间,他找吴谢宇玩,他仍然坚持每晚和母亲通话的习惯,“每次电话约5到20分钟,主要聊当天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情况。”

为什么这样“完美”的人会在“关系很好”的情况下,

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2015年7月11日,嫌疑人吴谢宇涉嫌在其母亲谢天琴住处,因琐事口角与母亲发生纠纷,随后涉嫌杀死谢天琴后脱逃。

有心理专家做出剖析:

很多父母在孩子尚未懂事前,都会要求他/她做一些正确并且应该事情,

比如一些基本的教养,这很正常,也是必须的,

这有助于孩子正确地建立与世界的关系,

在孩子具备理性能力之后,也能理解父母的做法。

但是,如果父母的那些要求是以一种破坏孩子的独立性,并且压抑其正常的心理需求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则会杀伤孩子的心理结构,令其产生破坏性。

吴谢宇的“完美”,实际上就是通过服从其母亲的意志,

形成一个应对外界的假自我,并压抑真自我为代价的。

然而一味的压抑,最终酿成了悲剧!

并不是想否定父母对孩子的爱,但不论是朱雨辰妈妈的例子还是吴谢宇弑母案

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究竟怎样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

弗洛姆认为:

关心和责任是爱的组成因素,

没有对所爱者的尊重和认识,爱就会堕落成统治和占有。

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

没有认识,就不可能对一个人有尊重,

没有对人之个性做引导,关心和责任也是盲目的。

而盲目的爱的出口,就是不幸。

最后附上龙应台《目送》中的一句话,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普蕾帝斯(Prestige Education Consultancy)源自英国,现已在英国、成都及香港设立全资公司,致力于推动中英教育、文化两大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