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西8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设计制作澄泥砚,6年创出百万身价


我国传统文房用品中的砚台古代便有四大名砚之说,其中产于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就是其中之一,它兴于晋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但是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曾经一度失传,上世纪80年代新绛县老艺人裴林虎便开始投师学艺恢复研究澄泥砚的制作工艺。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裴林虎师傅终于在2006年研制成功,为了进一步把澄泥砚做好他让自己上大学的儿子裴俊清,报考了艺术设计专业,2011年裴俊青大学毕业回到家乡随父亲开始了澄泥砚的研发制作。图中的年轻人就是绛州裴氏澄泥砚传人30岁的裴俊青。

他家的澄泥砚窑炉建在一个叫凤凰岭的黄土山下,裴俊清带领工人装窑中。他们要从早上7点多钟开始一直装到中午1点多才能完成。高温下裴俊清和四个技术工人汗流浃背,满脸汗珠,不停地往返在工作室和炉窑间。

一次装窑要装上400左右的澄泥砚坯,他们作坊里制作的四个工人师傅要连续工作5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做够,烧窑的时间也长达7天,期间裴俊清父子要一直守护在炉窑前。

裴俊清从小就跟着父母玩着泥巴长大,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他对自家的裴氏澄泥砚很有感情,他说自己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现在很有用处,他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发展创新上面。

澄泥砚的上乘作品有蟹壳青,鳝鱼黄,朱砂红。现在上乘的作品一件价格能卖到18000元人民币,就是普通的裴氏澄泥砚作品一件也在1800元以上。

裴俊青平时在太原销售自家的澄泥砚,还要不时的回家帮助父亲管理和烧制作品,往返太原和新绛两地,特别是烧窑的时候他还要把质量关,并和父亲一起轮流烧窑。裴俊青正在给工人指出作品的不足处,以便让她们及时弥补修理。

整个制作过程复杂繁琐,要经过采泥、晒干、破碎、水泡、搅拌、过滤、沉淀、滤泥、渗水、成型、设计、雕刻、烧制等工序才能完成,仅仅一个过滤就要达到9次之多。

装在窑里的澄泥砚坯,一方砚台坯子住在一个特制的小房子里。

一方澄泥砚从养泥到烧制成功要经过10个月时间,用裴俊清的话说就是10月怀胎,所以他把自己的每件都作品当作孩子一样。现在裴俊清在父亲研发的基础上又利用学到的知识开发出来多达200多个品种澄泥砚作品。

最有特色的是他创造性的设计了儿童脚手印的澄泥砚,巧妙的把收藏作品上融入了人性化情感化。很多大人会把小孩子的脚手印按在澄泥砚坯上,为孩子写上出生年月日,然后经过裴俊青亲手设计造型,烧制好后送给孩子作纪念。

裴俊青的绛州裴氏澄泥砚畅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高达100多万元。【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方关注,维权骑士签约,剽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