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你想過沒有,如果英國在歷次的爭霸中戰敗,英國喪失了廣大的殖民地,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早期的探險

早期英國的探險純粹是步西班牙葡萄牙的後塵,出去尋找金礦。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為了避免與西班牙發生衝突,亨利七世向西北到達北美洲的紐芬蘭,這裡以後成了英國的漁場與水手航行培訓基地。瑪麗向東北到達莫斯科與之建立貿易關係,後來被荷蘭抄了近路。找不到油水的伊麗莎白就開始把重點放到奴隸貿易與她偉大的海盜事業上去。

1584年基爾伯特發現到達北美洲,並以女王的名字命名了該地,弗吉尼亞(童貞女王之地)掀起了國內,向外尋求土地與財富的熱潮,這一時期建立了50多個貿易公司,都是在女王的支持下冒險商人的自發行為。比較有名的1600年的東印度公司,1618年的非洲的幾內亞公司,1606年的倫敦弗吉尼亞公司。

殖民地理論的形成:比黃金更珍貴的是思想

在發現弗吉尼亞的過程中,基爾伯特意識到,北美的價值,他撰文提出,可以向北美移民安置國內的剩餘人口,等這些地區發展起來,又可以成為,國內工業品的銷售地。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受基爾伯特的邀請,基爾伯特的朋友理查德,哈克魯伊特對建立殖民地做出了系統詳盡的論述。

不要把精力集中在尋找金銀上,應該意識到,殖民地的巨大價值。

1 從殖民地獲取工業發展與造船的原料,不用花重金去歐洲購買

2 安置國內剩餘人口,消除國內不穩定因素,等殖民地發展起來,又稱為國內工業的銷售市場。

3 宗主國與殖民地的貿易往來可以大大增加關稅,增加王室的收入。

4 在美洲西班牙的心臟地帶,建立抗衡西班牙的鬥爭基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打擊西班牙的勢力。

哈克魯伊特的思想為英國的殖民擴張指明瞭方向,以後英國的擴張基本就是按照他的路線走下去的。

國家力量的強勢介入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很快哈克魯伊特的思想就找到了試驗場,1646年愛爾蘭發動叛亂,克倫威爾帶兵鎮壓了這次叛亂,他掠奪了愛爾蘭貴族的土地,把他們趕到深山裡,把土地分給他的士兵,他的士兵只想要錢,又把土地轉賣給英格蘭的資產階級新貴族,然後引起了大量英格蘭人的湧入,這給克倫威爾一個很好的啟示,可不可以通過國家的力量推行殖民呢?

克倫威爾是第一個認真考慮,把殖民地併入帝國規劃的人。

他出兵打敗西班牙搶走了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島的牙買加,他出兵死磕荷蘭,迫使荷蘭接受《航海條例》使當時佔貿易統治地位的荷蘭的勢力大大削弱,走上了全面奪取航洋霸權,建立世界貿易之路。

他於1649年成立國務會議取代外國拓殖委員會,掌握殖民地的全權,密切了與殖民地的聯繫。

英國對於殖民地的控制

復辟政府全面推翻了克倫威爾的施政方針,但是卻繼承了他的殖民地政策

《航海條例》的實施不僅是打擊荷蘭的商業帝國,同時對殖民地也有巨大的約束作用,跟英格蘭緯度相仿,貿易缺乏互補的新英格蘭就受到很大損失,他偷偷的與歐洲各國甚至是荷蘭,發生貿易,還與英國的其他殖民地進行貿易。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英國把艦隊開進英格蘭,派住稅官監督航海條例的執行,並且向他們收稅,以補足不遵守航海條例帶來的損失。

東印度公司這時的職能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從一個單純的貿易公司,變成擁有武裝,可以宣戰締結條約,擁有造幣,政府管理職能的一個綜合體,強化對印度的控制與爭奪。

17世紀中後期,非洲冒險公司更名為皇家非洲公司,英國取代了荷蘭對黑奴貿易的壟斷,隨著英國最後一個最大的貿易公司的成立。英國的商業模式開始明朗。

堅船利炮開道,從非洲掠取奴隸販賣到北美,在北美大規模使用奴隸,或壓迫殖民地人民從事艱苦勞動,從北美,印度,西印度群島運進原料,在國內生產,通過與歐洲的貿易,豐富產品線,再把各類工業製成品運進殖民地高價銷售。
沒有殖民地的英國會成為大英帝國嗎?

光榮革命

為了能夠得到新政府的支持,殖民地紛紛以實際行動支持威廉的革命,組織軍隊進攻忠於國王的地盤,使光榮革命發生了奇怪的跨海現象,但是隨著1696年《航海條例》的最終版頒佈,一切都塵埃落定。

國王的意見很明確,可以授予殖民地國民同等待遇,但是殖民地的發展依然要從屬與宗主國利益的發展。

殖民地的政策開始穩定,以商業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