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按上级精神,我们年级今年不进行统一期末考试,但是多年的习惯,长远的眼光,使我们都不敢放松。每天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复习、练习、判卷、订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很枯燥

很疲劳

很无奈

能不能不那么枯燥,不那么疲劳,不那么无奈。

我灵机一动,又想出两招,既不那么写写写,又能起到复习的作用,师生都减轻负担,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告诉学生,果然激起了学生的兴致。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一,学生担任命题人。

二,制作语文创意扑克。

具体做法如下,

一, 学生出试卷。

自由结合,5人一小组,抽签决定负责的单元,合作出一份A4纸的小试卷,总分50。每组相同的试卷出5份,然后全班交换考试,最后由出题的人负责判卷。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这个逗吧,还有答案呢!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二, 语文扑克牌。

4人一组,图文并茂,每张牌上面有自己出的语文知识。玩的时候,下家如果回答出了牌上面的问题,就继续出牌,如果回答不出来,就少一次出牌机会。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这是裁好的做扑克牌的纸。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我发现孩子对这种合作,动手的事特别有兴趣。不用催,不用逼,都主动去做。把学习和作业当成了乐趣,我也期待着他们的作品。

But——

谈一点思考。

为什么学生都喜欢这样的形式呢?有趣,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但是光有趣,就不是学习了。需知,游戏只是形式,学习才是根本。

那这样的形式这么受学生喜欢,是不是能多用,甚至取代很多其他的学习法和检测手段呢?

显然不能。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形式中,基本都是小组合作进行,显然小组中的成员水平不可能均衡,自然在分工和实际动手中,能力强的人干的多,收获也多,能力弱的人干的少,如果只是干的少还不令人发愁,可怕的是,往往能力弱的人,是在搭能力强的人的便车。

计算成绩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这类人占了别人的光。而自己的收获很小,甚至就是看了个热闹,一点儿收获也没有,却被不错的成绩掩盖住了真相。

就像填字游戏,很好玩,玩起来容易上瘾,可以帮助人去背古诗词,但是,终究也只是一种手段。没有人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古诗词,而真正的学习,还要是脚踏实地的读书、背诵。

所以,这样的形式再好,也只能偶尔为之。

不考试的期末,除了写写写,我还干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