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中国山水画皴法

披麻皴

披麻皴是最基本的一种皴法,初学应从此入手。皴法在画山石时起着表现山石阴暗凹凸、脉络纹理的作用。它源于生活,是前人长期写生实践中观察所得。

中国山水画皴法

披麻皴法分解

初学披麻皴,是用繁复的线条,以弧形的角度积叠起来。笔势上轻下重,表现光的阴暗,既不可刻板,又不可紊乱。要求生动地沿着边际轮廓线弧形皴擦,交叉行笔。擦是辅助皴的不足。皴擦并用,可使骨肉匀整,刚柔相济。

中国山水画皴法

长披麻皴

用于表达山的高度,使山峰形态耸拔。

中国山水画皴法

折带皴

折带皴用笔多以侧锋取势,以横平的线条从转折处用力。线条转,笔锋不转,是折带皴用笔特点,故宜于用干墨,使转折处有坚削的山石感,表现出山峰或平坡石骨寒瘦的气氛。

中国山水画皴法

斧劈皴

斧劈皴是传统中表现雄伟山势所常用的一种皴法。它要求以浑厚的墨气和雄壮的笔力,表达山石明暗面,以显示山石的磅礴气势。

中国山水画皴法

小斧劈皴

下笔如刀斧之劈石,故用笔须笔势如刀,有刮铁感,勾斫感……相似的皴法,皆为表达山石瘦劲古朴的气质。

中国山水画皴法

米点皴

出于宋代米芾所作雨景山水,故名米点皴。以浓淡干湿的平点,表达雨中山岳迷蒙的形态。

中国山水画皴法

米点皴法分解

米点皴的关键在于笔墨交融,同时,须掌握渲染技法。渲染的步骤,即待墨点干透,以清水刷湿,至半干半湿时,再以浓墨阔笔抹染,分清浓淡层次,使点与点之间融和统一。

中国山水画皴法

小米点皴

小米点皴有显露山形轮廓线,依据轮廓线点成迷濛的平点山,画雨中山峰多引用之,也可用于微云薄霭的春山形态。如以淡汁绿设色,即可表达春山明秀苍润的感觉。

中国山水画皴法

破网皴

破网皴用笔舒卷形态近于云头皴。初学须有披麻皴、解索皴等技巧,使笔触乱而不乱,生动飞舞。

中国山水画皴法

雨淋皴

雨淋皴即传统所谓的“雨淋墙头”法,它表达大山大水,有其雄伟深厚、气势磅礴的精神,其行笔多用中锋。

中国山水画皴法

云头皴

云头皴在勾轮廓线条时,应圆浑如夏日云头上升,随势皴笔,细密流利,舒卷如云。

中国山水画皴法

荷叶皴

用笔中锋,以山脉骨骼分出明暗面。自上而下,掌握山势。设色多以石绿染山顶,以石青分层次,以朱磦托山腰,使能明丽雄伟。

中国山水画皴法

解索皴

线条如解绳索,在笔触交互中有山石明暗起伏的气势。

中国山水画皴法

乱柴皴

乱柴皴以荷叶皴为基础,中锋逆锋行笔,自上而下,要求墨气淋漓,奔放有力。笔触虽乱,但不离山形脉络。

中国山水画皴法

钉头皴

钉头皴近于小斧劈皴,宜表现雄伟庄重的气氛。

中国山水画皴法

泼墨皴

运用泼墨皴,首先要熟悉笔、墨、纸三者的性能,要意在笔先。然后审慎下笔,阔锋横卷,使笔的轻重转折与墨的干湿浓淡相与融化。而纸的性能,更须配合一气。

中国山水画皴法

马牙皴

马牙皴以纵横线条,积迭而成,多用干墨。用于表现山岳崖壁的耸拔宏伟气势。

中国山水画皴法

(转自 欣然书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