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经常有人告诉我:“我的人生真的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我感到绝望,不能自拔,想离开这个世界。”

我想对所有想用结束自己生命来解脱痛苦的人说:自杀是用永恒的方法解决暂时的问题。事实上,没有不能承受的困难。

只要生命在,一切就都会改变

任何痛苦,不管在彼时彼刻多么难以忍耐,看不到天日,但一定都会过去,没有例外。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值得用生命去做筹码,最荒唐的想法是“死给他看”。这个世界很大,谁离开都会像过眼云烟。

不管是谁,如果他告诉你他想自杀,你一定要认真对待,把它当作百分之百的真实来对待,即便你觉得这是狼来了的故事。

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讲话。当一个人心里的秘密和难过有人和他分担,由此感到温暖、支持和理解时,他就不容易产生绝望,走上自杀之路。千万不要用你的标准去衡量他遇到的事是否真的难过。

如果他提到自己将要自杀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就不能再让他独处,需要找心理专业人员或送到医院,由专业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帮助化解危机。

抑郁的人情绪不由自主,他们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有时会非常烦躁,容易发脾气,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家人和朋友的包容和理解。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近日,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都与“茅侃侃”有关,看到一个天才少年,年仅30多岁,不由觉得深感惋惜。

然而,茅侃侃自杀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内心高压”的现状,很多时候,我们看上去诸多的事情是在意料之外,实则是在必然之中,但如果我们对抑郁、对情绪有更多的了解,拥有自助的能力,很多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茅侃侃在自杀之前,已经患有抑郁。

我们很多人,对抑郁的理解就是“自杀”,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抑郁的时刻。

而抑郁是情绪低迷的一种表现,而情绪低迷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应对,情绪是一种能量,有时也是生命线。

当一个人陷入极度痛苦的时候,就会以为痛苦是永恒的,不可能消失和改变,就会感到绝望,就想用最快的方法解脱痛苦。

就像茅侃侃被长期的债务带来的压力笼罩着,高额的负债的同时,公司还要经营。长期的内心的高压力带来的无助、绝望、恐惧、焦虑,逐渐的就会陷入低迷的抑郁情绪之中。

而在“情绪管理的课程中”我曾经做过调查。几乎70%以上的人举手,在人生的某个瞬间都有过“自杀”的想法。

只是这样的想法我们不会轻易的告诉朋友、爱人特别是家人。而处在痛苦中的人,只要能够被理解,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就不会采取极端的手段。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抑郁就像感冒,每个人都可能会得,如果你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正在经历,了解以下十件事,也许能够帮到你

第一,抑郁的人,一般对人对己有极其负面的认知

抑郁的人的核心想法和信念是:自己是无能的,不可爱的,也不值得被爱,感到非常无助、挫败。

他们不仅对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别人和未来也全都是负面的,他会认为周围的人都很冷漠,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人如果经常处于无助状态,比较容易抑郁

一般来讲,一个人如果经常低估自己,贬低自己,觉得自己又丑又无聊,长期处于无望无助的状态,比较容易抑郁。而事实上,不管发生了什么,没有任何情况会永远无助和无望,一切都可以改变。

第三,很多抑郁的人,都追求完美

抑郁的人总是想寻求一个更多更好更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生活是特别虚幻的看法,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正是因为这些不如意才使我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才有不断向前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动力。

第四,焦虑和抑郁总是结伴而行

近50%被诊断存在抑郁症的人同时存在焦虑症,反之亦然。但焦虑和抑郁从本质上是不同的,焦虑往往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而抑郁是源于绝望和无助。焦虑可以产生能量和动力,抑郁像是陷入了拔不出腿的泥潭。

第五,抑郁有时是生命成长的必要阶段

有时抑郁是生命成长的必要阶段,抑郁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向内探寻,究竟失去了什么。

而所有的失去,都是为了给未来更精彩的内容和更合适我们的人留出空间。静地倾听它的呼唤和需求,你会在静谧中看到未来的方向。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第六,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不要对它有任何偏见

抑郁就像感冒一样,不要对它有任何的偏见,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如果你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建议你去专科医院检查确诊。确诊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戴个有病的帽子,而是在专家的帮助下知道如何选用有效的方法使自己康复。

第七,抑郁后不要死扛

太多的人会因为感冒发烧,头疼胃痛在医院排队看病,挂盐水,而对于自己心理的抑郁焦虑却深埋心中。若心理的抑郁影响到你的饮食起居、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你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寻求朋友的支持。

第八,走出抑郁,方法一定比问题多

抑郁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走出,有药物治疗,有心理治疗。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会更有效。其中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行为和思维的方法,被证实非常有效。

第九,抑郁的疗愈,必须跨越“接受”这一关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残酷的事实,真的不容易。不管是谁,当我们深陷痛苦时,就会如井底之蛙,看到整个的天空布满黑云,无望无助。而现实是,只要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寻求亲朋好友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方法一定比问题多。

第十,帮助别人,是走出抑郁的有效方法

人生所有幸福的来源,其实是给予。多项研究表明,乐于助人的人,心理更健康。当你帮助别人时,脑部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人的“快乐使者”,负责传递开心和兴奋的感觉。

如帮助人买点食品,或者写一个感谢的小纸条,尽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助人的事情,是治疗抑郁的有效方法,这些行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不过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讲说,生活中多一些积极的情绪意义非凡,就算多一分钟也好。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每个人都有救助他人的可能。

攘外需先安内,当我们知道人生的定义和方向的时候,就不会轻易的迷失在外界的认可之中。当我们知道具体应对“抑郁”方法之后践行到生活中,就能够更好的自助助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困难超过了自己所有的资源。而事实上,这是一种幻觉、假象。

不管是谁,当我们深陷痛苦时,就会如井底之蛙,看到的整个天空乌云密布,无望无助。而现实是,只要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寻求朋友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不管发生了什么,没有任何情况会永远无助和绝望,一切都可以改变,而方法一定比问题多。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不完美,才美II》(每日一评)

@中丹丹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总是习惯先怨天尤人一番,如果意识到怨天尤人无用,我就习惯性地怨自己不够努力,自虐使自己的卑微感更强烈。就这样忽略了“不如意”的最佳解决方案应该是不抗拒、不躲避,迎着磨难昂头挺胸走下去。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受用的启示。

长按二维码 购买书籍

茅侃侃的自杀,再次提醒我们“了解抑郁”有多么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