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女孩列车遭遇二手烟起诉铁路局,设置吸烟区被判违法,你支持全国火车取消吸烟区吗?

彭吉光


法海一粟支持法院的判决,但是,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没有看到法院是适用的哪一个法律作出的判决。

1、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从相关新闻中得知,法院是按照运输合同关系予以立案的。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1元精神抚慰金的请求来看,其依据的似乎是侵权责任法。

2、法院判决被告“在火车上取消吸烟区、拆除烟具”,其法律依据是什么。虽然新闻报道中没有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律规定的内容但是,法海一粟认为,法院的判决依据应当是合同法,被告承担的应当是违约责任。

(1)被告的行为构成违约。违约,就是违反双方的约定或者违反合同法的规定。就禁烟而言,被告作为运输企业,不仅要按照约定将旅客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乘坐条件。这里的“条件”或可称之为“乘坐环境”、“舒适度”等。根据相关规定,在列车上禁烟,正是上述所说“乘坐环境”的内容之一。因此,被告在列车上设置“吸烟区”,就是违反约定的行为。——这里的违约属于广义的,包括违反相关规定。

(2)被告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一方违约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法院判决被告“取消吸烟区、拆除烟具”就是属于上述“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任形式。

3、法院可以创设具体的责任内容。法海一粟认为,法律上所规定的责任形式属于抽象的概念,法院应当依据这样的概念,创设一些具体的责任内容,比如:判决被告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入住三星以上的酒店;判决被告在原告所在社区向原告宣读道歉信,宣读道歉信时,在场人不得少于10人等。这些判决,其实不算是创新,而只是对法律责任具体化。具体化的判决比抽象化的判决更“接地气”。假如本案判决被告“采取补救措施”,那么,被告在执行该判决时就会对何谓“采取补偿措施”而产生疑问。

法海一粟:运筹帷幄之中,决战法庭之上。


法海一粟


我不支持火车取消吸烟区!!!

我也吸烟,老婆总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们村上吸烟的老人基本上都比不吸烟的长寿健康!!!不知道为什么?

在火车上吸烟有什么不对?!何况还在吸烟区!运动中的火车只需开一小点窗就解决问题了!用得着戒烟吗?!

如果火车上吸烟要受处罪,那么烟厂厂长该怎么处罪?种烟的人该怎么罚?!

吸烟能让人冷静,心情好。如果不让吸烟心情不好打了架该怪谁呢???

告铁路局的女孩,她不知道女下爪下为妥吗?!这女孩应该让她安分一点,要不她还真能反天!!!





龙啸九天令


为法院的禁烟判决点赞,希望铁路部门立即整改,尽快推广全国所有火车,让我们的车厢有一个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火车车厢内吸烟不仅危及火车运行安全,同时也会给多数乘客健康造成严重困扰,火车是一个较为封闭环境,一个人抽烟整个车厢都会被烟雾弥漫,对于孕妇、患病的乘客都会造成严重伤害。

火车旅途当中,我们也经常看见那些不听劝阻的乘客,不顾众人反对抽烟,甚至对劝阻的乘客辱骂、大打出手,很多乘客抱着多一事的态度,也不愿跟这些没有公德、没有素质的人一般见识,导致多数乘客的公共利益遭受损失,我曾碰见一位在车厢吸烟的乘客,对于罚款似乎满不在乎,口出狂言:“不就是罚点钱吗,老子有的是钱”。可以看出该乘客法律意识有多么淡薄。

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十四) 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 违反本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依据《哈尔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已失效)第十二条 检查员应当对本单位范围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予以劝告制止,对不听劝阻的,责令停止吸烟,并处以10元罚款。

从上述法律法规来看,对于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乘客有着明确处罚规定,然而各地对于吸烟的处罚有着不同的处罚标准,虽然哈尔滨的禁止吸烟的规定目前已经废除,但对于吸烟者过去仅仅罚款10元,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位吸烟者会满不在乎了。

公共场所禁烟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公共场所吸烟被处罚的也寥寥无几,本案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促使铁路部门整改,有效执行禁烟规定,无疑有助于推动整个铁路部门积极作为,希望尽早推广到全国所有列车,同时铁路部门也应当依法严惩在禁烟车厢内吸烟的乘客。本案是个案推动法治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感觉回答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如有法律问题可以私信我。


法律知道


从理论上讲,应该取消。但从中国大环境考虑,取消是不合适的做法。

经常坐车的人知道,做普通火车的人,多数是来往不发达地区,多数是务工人员,压力大,从而多数都是烟民。高铁虽然发展快速,但站点都设在地级市或者经济发达区域,一些县城的远程出行还是要依靠普通火车。普通火车多数价格便宜,一些长期务工人员好不容易攒出假期,也因为老家有普通火车,都会选择做火车。漫长的长途旅行,没啥娱乐活动,也只可以吸两根烟。火车的吸烟行为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女孩的做法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做得好,只能说,这种方法还不够好。

不能说有矛盾就立马打死不符合理法的一方,可以尝试在火车内设立吸烟室,或者加装大功率的抽风机,合理导向空气流通,将烟味散掉。高铁虽然禁烟,烟民都会趁着车停的时候,赶快出车抽一口,然后再上车。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解决二手烟矛盾,更应该靠科技、靠方法,设立吸烟室,加大排风等。相信未来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模式与方法。


电音PUNK


科学证明,长期吸二手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但不支持全国火车取消吸烟区。

乘坐普通列车时,旅客被动吸二手烟所受到的伤害,与列车上其它物质散发的危害气体相比微不足道。普通列车上吸烟处都位于车厢连接处,此处四处漏风,空气流动好。吸烟处和车厢里还有一道门隔绝,二手烟的危害可以降低到允许范围。

旅客不是天天乘坐列车,特别是列车提速后旅行时间缩短了,列车上吸二手烟的时间相对于人的寿命很短暂,影响微不足道。

如果列车时全面禁止吸烟,犯烟瘾的人就会在车厢偷着抽烟,吸剩的烟头由于没有烟具就会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火灾事故。铁路没有全面禁止吸烟的保障措施包括执法权力和法律制度,由于全国近30%的吸烟人群,全面禁止吸烟变为空话。

禁烟人士以普通列车设置吸烟处为由起诉铁路局,纯粹欺软怕硬。


429方寸世界


作为公共场所无烟第一案,这一判决特别合理,这样才能和更进一步控制二手烟在公共场合对于他人造成的伤害。

二手烟,也称被动吸烟、环境烟草烟雾。二手烟是指由卷烟或其它烟草产品燃烧端释放出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所形成的混合烟雾。其也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全球重大死亡原因。有研究指出,二手烟有焦油、氨、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二手烟对于他人的伤害比直接抽烟伤害要大的多,所以,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更能有效的预防二手烟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同时在公共场合吸烟也是及不文明的行为,所以近年来对于在公共场合的禁烟令一直在逐渐实行,这样不仅是控制抽烟者少抽,同时也是对大众的一种减少伤害的方式。

现在部分火车上还没有完全禁止吸烟,而是在车厢交接处设置了专门的吸烟区,火车上是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所以通风情况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即使在专门的吸烟区吸烟,同样还是对车厢的乘员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起诉铁路局,并胜诉,限制30天内取消吸烟区,正好作为全国二手烟第一案,也是给公共场所禁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希望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者戒掉吸烟,这样对于自身身体健康是一种保障,同时也是对周边他人二手烟伤害的一种减轻,戒烟从我们做起,还周边一个无烟环境。


珞珈社


赞称女孩的行动,赞称法院的判决,支持列车拆除吸烟室!

首先我们要赞称这位女大学生的勇敢行动,女学生不只是为自己维权,而是为所有遭受二手烟伤害的人维权。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和不良行为作斗争。女学生虽然刚上大一,却勇于担起社会责任,让人感到欣慰,这才是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应当鼓励,应当赞扬。大家都应学习这种敢于向陋习挑战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其次,我们要为法院的判决叫好。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提倡许多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烟无益,吸烟有害。但,很多人积习难改,难改的原因就是没有一点强制性,要求过于宽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不良习惯提供方便,这种改良的做法,实际上助长了这种行为的迁延发生。如今,由法院来作这样一个判决,作为案例,它就会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最后,我们应当积极支持铁路部门拆除吸烟室。吸烟有百害无一利,公共场所禁烟不仅有利于大家,其实对吸烟者也是利大于弊的。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带来的却是很多害处,比如气管炎,肺气肿,心梗,花钱买罪。假如因环境限制,吸烟人由少吸到不吸,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因此,吸烟人也应该支持列车拆除吸烟室。假如大家都支持拆除吸烟室,那么列车更是责无旁贷了。合理的事,合法的事,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大家的事就要好好干,快快干。


天太2


个人认为本案判决合理。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虽然规定的动车组上禁止吸烟或者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禁止吸烟,看似好像本案当中K字头列车有禁烟区域设置吸烟区域允许抽烟好像合理,但是本案当中因为设置吸烟区域的原因,导致车内空气流通不畅,烟味弥漫,也不符合立法的本意。

因为根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工作期间使用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故而可以明确的事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是不允许吸烟的,举重以明轻的情况下,室外等候区都不允许吸烟,为何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却允许抽烟?显然不符合立法本意。


麋鹿说法


不支持!凭什么?既然不许吸烟,为什么要生产香烟?既然不让抽烟,为什么公开销售香烟?

谁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孔某第一个站出来,谁抽烟,孔某敢揍谁。

但是,烟草行业“种,产,供,销,税”一条龙,能种,能生产,能销售,能卖买,能交易,不许消费者使用?与情,与法,与理,不搭调。


孔乙己乱弹


感觉是出风头的起诉!那些慢车几十小时的行程很难熬,烟民偶尔在吸烟区吸支烟也要理解一下!一些女人衣着暴露,搔首弄姿,容易诱发犯罪的我们还不让她们出门呀?男人们起诉她们必须呆在家里?隔壁搬来个姓王的女人还要起诉他,抓紧搬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