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日本为什么总是地震不断?

陶海亮


据新闻报道,日本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日本大阪发生6.1级地震。地震造成多人死伤,并造成当地的交通处于停运状态,多处车站有旅客滞留。除过此次地震之外,我们在新闻报道里经常会了解到日本发生地震情况。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1级地震;1995年1月17日明石海峡海域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2011年3月11,位于日本本州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本州岛宫城县以及临近的福岛、岩手等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造成福岛县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并发生爆炸事故。

我们从地理学知识可以了解为什么日本多地震。从板块构造学原理来说,地球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而这些板块彼此之间是相对运动的,因而在板块交接地带就会发生地震。

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如图所示)。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在这一地震带上发生的地震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图中我们看到,日本群岛正好地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板块之间的碰撞非常的频繁,从而导致了日本地震频发。

需要补充的是,我国台湾省也是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也是地震多发区域。


环球网


这要从日本的地理环境说起了。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100公里厚的岩磐覆盖着的,但这些岩磐不是一体的,是由7块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和10块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组成。如果再加上几块稍小于1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也可以说地球的地表下是由20块左右的板块组成的。


不过,这些板块并不是老老实实呆着的,而是一点点的在移动,日本地理学家早就说过,由于地表下的板块移动,夏威夷正乘坐着太平洋板块这艘巨大客轮以每年8cm的距离向日本靠近着,照此下去,无数个N年以后,就可以去日本夏威夷度假了。



而这和日本地震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日本实在悲催,这世界上仅有的20个板块,其中居然有四块覆盖在日本列岛周围。它们就是太平洋板块(1030万平方公里)、北美板块(750万平方公里)、欧亚大陆板块(678万平方公里)、菲律宾海板块(550万平方公里)。


想想总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毛毛虫般的日本列岛,周围却有着这样的四个巨无霸挤压而来,那日子能过好才怪了。 两个大陆板块在海底下最深处的交界地方就被称为“海沟”,日本太平洋侧的海沟就叫做“日本海沟”,最深处超过8000米。随着太平洋板块的移动,北美板块也随之而动,两块板块则在日本所在的板块周围互相挤压,正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般,日本地下的板块在这种挤压下忍无可忍就会形成反弹,而反弹形成的断层传导到地面,就造成了地震,严重时地下的海水受到压力反弹还会造成海啸等。这就是所谓的“海沟型地震”。




还有一种则是由于大陆板块移动时的力量过大,造成板块表面出现裂纹,这种裂纹就是“断层”。断层有几种,如纵向断层、横向断层、正断层、逆断层等,而由断层移动造成的地震则叫“内陆地壳内地震”,可怕的是,有些断层可以引发多次地震,这种断层则被称为“活断层”,而日本据统计这种活断层共有2000多处,三天一震两天一晃多数就是由于这种活断层造成的。




看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提供的关于活断层的全国分布图显示,活断层遍布全国,尤其是以熊本县为多,也就明白了何以熊本多地震的根源了。 所以,以日本列岛被四大移动的板块夹在中间而活断层又极多的地理环境,这个国度如果地震不多才是怪事儿了。而且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发生地震,至于小的地震,早已是家常便饭,偶尔不震一下,还真觉得生活中好像缺点什么是的。


万景路聊日常日本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


今年对日本而言,真是不太顺利的一年,灾害不断。9月4日,21号台风“飞燕”几乎横扫整个日本,导致日本出现暴风暴雨的恶劣天气,造成日本铁路、公路等交通中断,几百个航班停运,甚至导致日本大阪机场被淹,几百万人停电。可以说,这次台风狠狠地重创了日本。不过,灾害却还没有停止。


接着,9月5日,日本中部和北部先后发生了2次地震,震级分别为5.2级和4.4级,此次地震并没有造成损失的消息。



紧接着,9月6日凌晨2点多,北海道发生了6.9级地震,此次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5.6颗原子弹的威力,已经导致多人受伤和死亡。截止7日晚,有消息就称此次地震已经造成日本18人死亡,19人失踪。此外,也导致了当地飞机、铁路停运,还导致了约300万户居民停电。



虽然这次地震没没有引起海啸,但却引发了日本土地液化,这会导致地表上的建筑物下陷,十分危险。此外,还有新闻指出,日本断层带活跃,全国各地均是高危地带,随时都可能发生地震。为什么日本地震灾害如此多发呢?


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其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等现象。


另外,除了这两个板以外,日本附近还有菲律宾海板块、北美板块,因此日本地壳比较活跃,地震灾害多发。



缅甸中文君


日本作为有名的“地震国”,日本公元6世纪就有地震记录。全国每年平均有1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5级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发生过100多次。那么,日本为什么总是地震不断?

我们首先来看了解下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带。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的时候,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气温与地震之间也存在相应的关系。这是因为地下岩石板块发生断裂,在断裂处有强电磁波发生,电磁波传递到地表后,会将地下水变成水蒸汽。地震可谓家常便饭,人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有感地震之中。因此也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发展科学研究和加强灾害管理,减少灾害的损失。地震灾害难于避难,地震一旦发生后,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小的成本去应对灾害和减少损失,所以抗灾是最重要任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还在加强有关防震抗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日本在管理上,也是强调合作团结、互相帮助、学习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日本可以称为“地震大国”,领土还未占据到世界陆地的1%,而地震发生总量却占据了世界地震发生数量的20%左右。至今为止,日本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有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等。

超级地震大国--日本

众所周知,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从上图可以得知,日本处于4个板块的交界处,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之一。地震可以认为是板块积蓄能量的释放,在板块的交界处,随着板块的相互运动,导致挤压从而产生一定的力,而力的释放就带来所谓的地震。根据日本“地震本部”(研究地震的机构)的归纳,日本分为断层地震和海沟型地震。

海沟型地震

上图是日本海沟型地震可能发生的场所以及30年内发生地震的等级和概率的预测,可以看出部分地方已经超过50%,而且超过M7级,多是集中在太平洋一侧。

断层地震

断层地震的分布区域可以说是在日本国土的角角落落,虽然断层地震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但是影响却是十分的严重。之前的东日本以及阪神大地震都是属于断层地震,发生的地方也是在日本大城市,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

在日本,现在有超过2000处断层的存在,这些被称为“活断层”,特别在京都和名古屋附近,十分活跃。前两天,东京还发生了一场小地震,许多在东京的朋友也都发朋友圈报了平安。

部分文章介绍:

《孙正义放弃管理权也要争夺的5G,到底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新晋中国势力VS老牌汽车厂家,胜负难测!汽车界已硝烟四起!》

《日系8家车厂“江湖地位”最新排名,丰田傲视群雄依旧无敌!》


日本二三事


地震学的创立和日本有关。1875年,年仅25岁的英国学者约翰·米尔恩应邀到了日本,出任东京帝国大学工程学院地质学教授,讲授采矿工程学和地质学,于1894年回国。按照米尔恩的自述,在日本的19年时间里,他经历了“早饭时地面会晃动,午饭时地面会晃动,晚饭时地面会晃动,睡觉时地面还会晃动”的生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使米尔恩开始对“地面晃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将学术研究兴趣从采矿学转向“地面晃动”。回到英国以后,米尔恩运用他在日本期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深入研究,同詹姆斯·阿尔佛雷德·尤因和托马斯·格雷一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实验室。约翰·米尔恩因此被誉为“现代地震学之父”。

根据由约翰·米尔恩开创的地震学的“板块结构理论”,地球表面由约十几个大的板块构成,这些板块的边缘处会相互作用、碰撞,这就是地震产生的原因。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仅有15%的地震是否与板块边界的摩擦碰撞有关值得疑问。所谓“地震带”就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拼接处”。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长约4万公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全球约80%的地震发生在这一地震带。2、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全长约2万公里。全球约15%的地震发生在这一地震带。3、海岭地震带,又称大洋中脊地震带。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在板块结构上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在日本列岛的正下方经常发生摩擦、冲突,是日本地震不断的原因。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年)以来,日本已经发生过20多次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其中破坏性最大的有“五大地震”:1、1891年10月28日里氏8级的美浓·尾张地区(名古屋一带)地震;2、1896年6月15日里氏7.2级地震宫城;3、1923年9月1日里氏7.9级、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大地震;4、1933年3月3日里氏8.1级宫城大地震;4、1995年1月27日里氏7.3级阪神(大阪·神户)大地震;5、2011年3月11日里氏9级的东北地区(宫城·茨城·岩手)特大地震。

长时期的地震经历,使日本人在历史上就具有防震抗震意识,积累了丰富的观测地震和防震抗震经验。著名的古建筑五重塔和三十三间堂等,都是抗震建筑。今天的日本,更是构成了包括法律、财政、指挥、研究、观测、预警、宣传、演练在内的相当完备的防震抗震体系。只是,具体谈论日本的防震抗震体系是另一个话题,笔者就此打住。


冯玮


世界上有几个地震带,例如唐山和日本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地震带。以下是世界地震带


和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张滴勤


日本为什么经常发生地震?

日本地处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对冲断裂带附近,发生地震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经常发生地震对于日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经常的地震将会释放板块变形的应力,使其不会积累成超级大地震!

所有红色区域都是地震点,在这些附近也会有火山出现,绝大部分的地震带附件都会伴随着火山!

从上图很明显可以看出,板块与板块边缘就是火山与地震的高发地带,而日本全国都在这个地震带上!

而这张2004年全年的全球地震动态图跟上图太平洋火山带是高度吻合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隔三差五的发生一下地震,一般通过新闻里了解到的都是震级比较高的地震,另一些有感或者震级比较低的地震日本民众甚至都不关注,就像吃个早饭或者买个菜一样平常,不被关注也是正常的,但这并不表示日本民众麻痹大意,相反他们在应对地震上训练有素,而且有一整套的地震预报体系,使用通讯系统将警告信息赶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前让民众获悉,基本上能抢得10S-20S甚至30S左右的时间,这对于逃生是极为宝贵的生命时间......

当然这对于没有频繁地震的我们国家也是一个非常有参考意义的,在这个地震预报体系(此预报非彼预报)我们是有落差的,这跟我们很少有地震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是因为平时的安宁造成地震时措手不及,因此无论是哪里的民众都应该在防震、抗震和自救方面都要有系统和全面的学习,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关键时候能救我们的命!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日本历史上7级地震不在少数,每年有感地震发生次数超过1000次,全球10%的地震都发生在日本周边,日本多地震在于日本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地球大陆是由板块构造,而大陆板块会因为地球自转、地核自转等因素移动,大陆之间就可能发生碰撞。日本刚好处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处。作为地球最大的两块大陆,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移动、挤压、碰撞的强度和频率就可能高于其他地区。日本本州岛从东向西分布着一条地震带,被日本称作“中央构造带”,因为正好处于地震带上,地下活断层密布,不断地断裂引发地震,同时岩浆沿着地壳裂缝的上涌也使日本多火山。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境内每年都可能发生数十万次地震,只是有些地震规模很小,不会对地面的人和建筑造成重大影响。多地震也使得日本人很重视灾难的预警和报道。日本节目中,经常会突然插入响亮、容易分辨的提示音,提示哪里地震了,哪里发生了气象灾难等信息。信息的及时播报,有助于民众了解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很多大型地震都会有余震,可以提前做好灾难防控工作。

日本曾拍摄并上映电影《日本沉没》,描述日本本土面临被强震震裂滑入马里亚纳海沟的危机,人们不得不逃离日本,迁往俄罗斯、韩国等地。而实际上,那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很低很低,地震使得日本岛国在不断地升高,甚至火山喷发等因素还在使日本国土面积缓慢的扩大。地震多造成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好事。


来看世界呀


妖鬼杂谈录,一个专注谈妖论鬼,却成为历史问答大人的糊涂


地震

什么是地震,大家都知道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那为什么日本多地震呢?

看下图就明白。

日本列岛正好坐立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稍薄,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因此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时,就会横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因此,日本会变为火山、地震的活动频繁地带。

所以这一带也是最著名的世界三大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这条地震带有多活跃呢,地震次数占据全球地震次数的80%,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为什么地震越来越活跃?

之前环太平洋地区报到日本以及菲律宾及南美等地的地震时,不约而同的提到进入地震活跃期,为什么会如此呢?六根没查资料也不是专家,就说一下个人看法,不对之处请网友指正。

对于地震的形成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了,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几大板块相互作用,肯定有一个力量的慢慢积蓄期,当积蓄到一定程度之后,这股力量就会不断释放出来,所以地震就频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