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熙凤犯法所得的钱都用来做什么了?

君笺雅侃红楼


我们先来看看王熙凤有哪些收入:

王熙凤的月银收入。

王熙凤的月银收入每个月五两银子,这个钱对于她来说大概还不够塞牙缝的。即使再加上巧姐的,就算是跟探春她们一样一个月二两,也成不了啥气候,所以王熙凤的这一笔收入可能在刘姥姥眼里已经是很大的钱了,可是在王熙凤眼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王熙凤跟李纨开玩笑说她一个月二十两银子还那么抠,有点心不平。她俩虽同为妯娌,差距还是蛮大的。

贾琏的收入。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内当家,贾琏是荣国府的外当家,这夫妻俩里里外外一把抓。贾琏在荣府当差,每个月肯定有收入的,而且应该也不菲,否则不至于李纨月银二十两贾母还说她寡妇失业的,因为没有男人这个支柱财源,而贾琏肯定是有收入来支撑家用的,这一块收入一定比李纨高于王熙凤月银的差额部分高得多。

接私活的收入。

从净虚老尼跟王熙凤的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她找王熙凤帮私活一定不止这一回,一次三千两银子,而且王熙凤此后越发胆大起来,也说明这后来的收入更多。王熙凤在荣府当家,难道说她跟外面就单单跟净虚有勾结吗?那一定不是,肯定还有许许多多别的源头,作者只要点到即可。所以对王熙凤私人来说,这块的收入是不少的。一次三千两,就抵了李纨十来年的月银呢。


放高利贷的收入。

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袭人问平儿月银怎么还没有发放,平儿跟她私下里实话实说是放高利贷了。这是每个月都固定的收入,自王熙凤当家以来,这大概也是她个人最大的一笔固定收入。

平时当差办事的收入。

贾蔷要上姑苏采买教习,一次花费银子几万两,问她要带什么。王熙凤虽然显得满不在乎,但是,贾蔷一定不会空着手回来回她。贾芸为了跟她谋个差使,花了十五两多的银子买了冰片麝香,贾家的那些少爷们都觉得跟王熙凤谋个差比贾琏来得容易得多,因为他们把准了王熙凤的脉。有给物的就有给钱的,或者给了的物凤姐用不上拿去换钱也未必不可能。凤台姐平日里手上处理的大事一天二三十件,小事三五十件,她却乐此不疲,相信一定也收入不菲。尤氏办凤姐生日那件事,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的,少收了了那么多银子,最后事情办下来肯定还会有多的。

其他可能还有我们看不到的收入,暂且不提,大家可以去合理想象。所以凤姐说我们王家地缝里扫扫钱都比你们贾家多,那也未必,说话的那一刻,凤姐的腰包是鼓鼓的,这是实话,比贾琏有钱。

照这上面的样子看来,凤姐攒的钱委实不少,所以凤姐对平儿好,大概也是因为平儿平时在这些事上办事特别得力,又不爱传话,严守秘密。唯一一次漏口风就是因为袭人问月银的事。

那么,凤姐攒了这么多钱,究竟哪儿去了呢?

贾琏私自偷花了部分。

平儿曾经说过,咱们家的爷,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所以凤姐放高利贷是瞒着贾琏的,要是让贾琏知道她有那么多钱,早晚要偷偷地拿出去花。凤姐当然不愿意,贾琏偷偷拿出去,肯定花在女人身上,但是,贾琏一定没少干过私拿凤姐钱的事。

部分高利贷变成了死账。

放高利贷,利息高就意味着风险大。并不是所有放出去的钱都能收回来的。到后来她催着旺儿出去收钱,或者说从袭人问平儿月银开始,就说明凤姐的钱是存在着回收不灵的现象的。这种现象,在贾家还值兴盛期的时候可能还好,毕竟贾府的势力还在,到后来贾家开始出现衰败的现象,可能回收就越来越不灵了。

腾挪转移过程中的亏空。

宫里的太监来要钱,开口就是几百两上千两的,凤姐不好回绝。虽然拿自己的金银珠宝拿出去当,是做给人看的,叫做清汤下挂面,你吃我看见,此举并不能挡住宫里的太监再次来要钱。而这时候府里的周转越来越不灵,庞大的费用支出在等着,时不时的补不上这个缺也是有可能的。凤姐一向掐尖要强,估计也没人可说。说给她的上司王夫人听吗?王夫人自己也无能为力?说给贾母听呢,那就更不可能。只好自己干顶着,期望着时来运转的时候。

抄家的时候被抄了。

以凤姐的聪明,再怎么花,也不会把自己的私房钱一起都花掉,那些剩下来,最后抄家的时候自然不会再留下,肯定是被抄了。这部分钱被抄,凤姐只好吃哑巴亏,不好嚷嚷。倘若说出来,别人要是质疑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那就更麻烦。前面赵姨娘就说凤姐拿了贾家的钱贴了娘家去了。那是站在赵姨娘的角度,她一定看到凤姐得了不少好处,至于贴没贴娘家,不知道,也许只是赵姨娘没有见识的猜测。以王家当时的势头,似乎还不至于要凤姐贴钱。只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连赵姨娘那样的人都看到凤姐得了好处了,王夫人什么的不知道吗?赵姨娘看到的可能只是蝇头小利,别人看到的才是大头。但是,随着贾家被抄,这一定不可能再存在。



苏小妮


王熙凤虽然出身高门,嫁入世家,本是养尊处优的大家小姐,因为没有儿子,却是一个极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因而她对金钱具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之心。她不但自身的嫁妆丰厚,而且挪用下人的月例,放贷赚钱,高利盘剥,那么她赚的那些钱都流向哪里去了?



一,自己和平儿的吃穿花用。王熙凤的穿戴非常考究。《红楼梦》第三回描写: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这样的彩绣辉煌衣饰绝对不是贾府公中出钱,而是个人私房。



另外,平儿的穿着也非常讲究,刘姥姥初次见到她时,曾错以为她就是王熙凤,可见平儿的衣服穿戴也非常华丽。平儿出手也非常大方。刘姥姥二到荣国府,只有鸳鸯和平儿送了刘姥姥布头等东西。

二,贾琏的巧取豪夺。虽说王熙凤赚的钱是自己的,但她与王熙凤是夫妻,夫妻一体,若贾琏真是需要,王熙凤自然要助其一二。平儿也是如此,尤二姐死时,贾琏向王熙凤要钱,王熙凤不给,平儿偷拿给贾王连二百两银子。平儿就曾说过,"咱们家这位爷,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的”,为了防贾琏,连放贷这件事都是瞒着他的。但纸里包不住火,早晚都要露馅,贾琏知道后,等于有了王熙凤的把柄,抓住J王熙凤的把柄,贾琏会轻轻放过王熙凤吗?



三,重复放贷。人常说,欲壑难平,王熙凤尝到了高利盘剥的好处,自然不会见好就收,而且胃口会越来越大,因而扩大投资是必然的。并且是必须的。记得续书中写贾府抄家时,抄出两大箱子押纸地契等,可见王熙凤的投资有多少了。


萍风竹雨123


在贾母生日前,贾家的连吃饭都“可着头做帽子了”,贾母甚至再三吩咐,各房无需再孝敬菜品,当然是为了省检,此举说明,贾府的内囊确实已尽上来了。贾母生日后,贾琏便找鸳鸯借老太太的一箱子金银细软,先当了好支腾一段时间,鸳鸯模棱两可笑着走了,贾琏只得来借凤姐这股东风。

平儿适时参合进来,与凤姐两人要敲贾琏两百银子的竹杠,贾琏气急:“现今莫说是一千两,便是三五千只怕你们也拿的出来,我不和你们要也罢了,这会子烦你说句话也要利钱,果真了不得”。凤姐心虚便回怼:“我有三五千也不是赚你的”。



凤姐真有三五千银子吗?大抵是有的,我们可以算算凤姐的收入。

正当收入,每月自己加上丫头贾琏的月钱,有二十两左右,凤姐曾和旺儿家的算过:

我真个的还等钱作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

但是这点钱明显不够这对贵族夫妇使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凤姐的钱财,只要靠灰色收入。

放高利贷的利钱



关于凤姐放高利贷,文中隐约提及几次,比如贾琏从苏州回来,与凤姐在屋里叙话时,屋外传开平儿跟人说话的声音,凤姐便问何事,平儿回是薛姨妈打发香菱来问话。贾琏走后平儿才道:

奶奶说说,旺儿嫂子越发连个承算也没了。奶奶的那利钱银子,迟不送来,早不送来,偏偏这会子送来……

可知凤姐在外放的高利贷主要由旺儿两口子代理,因为利用下人们的月钱发放高利贷,所以凤姐延迟发放月钱的事儿常常有些风声,袭人就和平儿问过此事,宝钗也和邢岫烟吐槽过凤姐“越发没个算计”,就连王夫人都问过两次月钱发放的事,所以凤姐放高利贷的事儿,渐渐成了贾府众所周知的“秘密”。

贪赃枉法所得



不过在铁槛寺住了一夜,凤姐便在尼姑静虚处接了个私活——借贾府之势干涉他人婚约之事,凤姐因此获利三千两。此后便越发胆壮,后续遇见此种事情,也肆意妄为起来。一封书信就是三千两,凤姐借贾家势力获利了多少?不敢细想。

当然,凤姐除了这些收入,类似大闹宁国府时敲诈的贾蓉五百两,反此种种,不消多记,总之,凤姐的收入,应是贾府多人所不及的。

那么,这些钱最后都去了哪里?其实不过几个原因。

其一,贾琏挥霍,平儿就曾说过,咱们家这位爷,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的。贾琏身为一名典型的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声色犬马无所不为,当然最花钱的应该是风月方面,好比为了勾搭多姑娘,许了多少金帛财物,更有那些鲍二家的,贾琏与这些女子毫无感情可言,不过各有所需,贾琏好色,女子爱财,一笔交易罢了,而这笔交易,花费大抵不菲。

其二,贴补管理亏空


凤姐恋权,一生爱慕虚荣,只爱争荣夸耀。协理宁国府时就可看出,凤姐不辞辛苦,只为享受权力给她带来的容颜,所以对凤姐而言,将荣府管理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又不失大家的体统,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贾府素来进少出多,寅吃卯粮,总有到坐吃山空之时,凤姐为了脸面走不敢与王夫人等诉苦,只得硬着头皮倒贴自己的私房钱维持脸面。

其三,放出的钱收不回

凤姐放高利贷,凭的是贾府的权势,而贾府的权势到后来都压在元春一人身上,可元春后来失宠,凤姐的利钱收回将受到极大阻碍,元春失宠我们是知道的,这在宫里夏太监频道打发人来贾府借银子便知。

外面的借钱的人一旦听到了元春失宠的风声,自然胆壮拒绝还钱,所以到了最后,凤姐为了让旺儿两口尽心竭力收回利钱,即便知道他儿子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还是为他们主了一桩婚事,娶了好姑娘彩霞,白白搭上人家一生。

自然了,即便王熙凤有再多银子,在贾府被抄那一刻,也终究不再属于自己,真真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微影悼红


《红楼梦》中王熙凤实在算不得好人,作者对她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爱她是个脂粉英雄,一方面恨她出手狠辣为人狠毒。所以给了她显赫的身份,也给了她悲惨的结局。王熙凤最大的爱好是无所不用其极捞钱,书中几次描写凤姐私房钱不少,虽然八十回后不清楚凤姐儿赚那么多钱最终去了哪里,我认为不外乎有三个去向。

第一,凤姐儿放高利贷最后来不及收回。

高利贷坏账这事一直都存在。无外乎人死财亡,但作为王熙凤来说,能坏的帐并不大,如果真要坏账太多的话,她早不放了。一直放下去就表明账目回收良好。不过七十二回有一个细节也说明最后还是有一大笔钱收不回来。

旺儿家你听见,说了这事,你也忙忙地给我完了事来。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账,一概赶今年年底下收了进来,少一个钱我也不依的。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

王熙凤和旺儿媳妇说叫旺儿赶紧收账,说不放了。我认为不放是不可能,收不回来也不可能。但有一个问题,有延期的钱收不回来,王熙凤拿月钱放高利贷就需要自己拿本钱补月钱的空,这样才能保证月钱每月都按时发放。问题是一旦贾家出事被抄家,所有放高利贷的月钱都收不回来,也没人收,这等于王熙凤损失的是自己的钱。这一块的损失在最后。坏账坏在最后一把上!也算是王熙凤回哺给那些穷人的血泪印子钱!


第二,贴补给娘家。

四大家族老家都在金陵。贾家金陵一直没上来人。但王熙凤的哥哥却在金陵。因为父亲早逝,王仁又没有正经经济来源,不排除王熙凤的母亲之前几年还活着在金陵。这样王熙凤有贴补娘家的行为也很正常!

赵姨娘唬得忙摇手儿,走到门前,掀帘子向外看看无人,方进来向马道婆悄悄说道:“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她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赵姨娘偶然一句话虽然做不得准,却变相证明王熙凤经常给老家送一些东西是一定的。不然赵姨娘也不会如此说!王熙凤有一部分钱给了娘家是可信的。


第三,祖坟买地。

秦可卿托梦的几条建议我说过就是王熙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八十回前并没见王熙凤实施。王夫人保守之人绝不会同意王熙凤做这样的事,我认为王熙凤私下会自己做一点,起码保证万一出事自己这一支有个保障。王熙凤的【聪明累】曲子有两句表明王熙凤一定有为自己后路打算的动作,只是八十回前没有交代罢了!

生前心已碎……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王熙凤既然虑到了后事,就不可能不做。贾家不做,王熙凤自己也可以做一点。这样即便抄家,祖坟旁边的私产是不抄的。到时候地契在自己手上,自己这一支自然获益最多。既然称王熙凤是脂粉英雄,比男人强一万倍,她就有这个魄力和见识!当然,她的能力有限,也不会做的太多,对整个贾家来说杯水车薪。但安知后面贾琏和巧姐儿不会因此收益?

综上,王熙凤拼命捞钱,还是有这样三个去处的。贾琏说王熙凤起码三五千两银子拿的出是小看王熙凤了!但真正被抄没的钱估计不会多。王熙凤的钱是流动的。损失最大的一定是她放高利贷的钱,最后一笔完全收不回来,但就像因果说的,能够反哺血泪印子钱,也算给王熙凤赎罪了!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凤姐儿敛财的初衷,我认为是为了攒私房!但是后来,应该经常拿来填补贾府的内务!

凤姐儿是很爱财的,“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一回,尤氏就在玩笑中点明了这一点儿:“我看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哪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

这次是尤氏操持,剩下钱了也到不了凤姐儿手里!尤氏话里的意思,说的只可能是素日!说明素日里凤姐儿处处细致敛财,这是众人皆知的!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一回,书上明白写了:“这里凤姐儿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既然王夫人等不知道,这钱自然也就成为了凤姐儿的私房银子!

“私和官司敛财”,书上只具体写出了这一次,但凤姐儿实际做下的,绝不是只有这一次!书上写的明明白白:“自此凤姐儿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这些钱,都是静悄悄的无人知道,估计最初都是进了凤姐儿自己的腰包!

再看凤姐儿放高利贷,书上也借袭人的话说明了:“拿着我们的月例钱,你们主子奴才两个挣私房,哄我们呆呆的等着”!

这利钱,就连贾琏也是不知道的!平儿为隐瞒贾琏曾借香菱撒谎,“所以我就赶着接了过来,叫我说了她两句,谁知奶奶偏听见了问,我就撒谎说香菱来了”!既然贾琏毫不知情,那这利钱,也就尽数成了凤姐儿的私房!

但是,凤姐儿不光爱钱,她还爱弄权,爱争名!只看兴儿对尤二姐说过的话便知了:“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她会过日子”!存了这等“要老太太太太说好”的心思,自然竭力要诸事妥帖!初期还好,但后来贾府财务虚空,外边送来的银子月月缩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凤姐儿争强好胜,少不得把自己的私房贴补出来了!

关于财务缩减,凤姐儿说明过:“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月例减半……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别管这话是真是假,但“外头送来的钱”月月减少,这应该是有的!

有些地方,比如两位姨娘那里可以缩减;但有些地方,是万万缩减不得的!比如夏太府打发小太监来借银子,凤姐儿吩咐的是“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压四百两银子”,虽说是做给外人看的,但如此熟稔顺溜,可见素日是常做的!

“这屋里有的没的……统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的,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挪凑出来还好,挪凑不出来,为了自己的脸面,少不得拿私房银子填补!

一部分填补了贾府内务,剩余的部分,只怕也就被抄家尽数抄去了!墙倒众人推,贾府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放高利贷私和官司肯定会被揪出来,凤姐儿的私库,肯定是躲不过的!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凤姐半生经营,一是敛财攒私房,一是争权争名!到最后,一无所有,钱被一扫而光,名也是一败涂地!最后是孑然一身的“哭向金陵”!金陵等着她的,是“事更哀”!连自己唯一的骨血,都被亲兄弟卖了!


悠然庐


大家都知道王熙凤是贾府里面的管事人,很多人只知道王熙凤的在贾府里面管事是何等的风光,实际上她做贾府的管事人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由于她年轻不懂事,好出风头,摊上了这个事情,最后弄得骑虎难下,不单委屈了自己,而且她辛辛苦苦的为贾府操劳却让只能让众人埋怨。原因何在?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雨村遇到冷子兴的时候,冷子兴就说过贾府已经开始衰退了,不过仗着家大业大勉强维持罢了。

既然旁人都知道贾府已经衰退了,自然贾府的经济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看看贾府里面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味享乐的,根本没有谋划的人。所谓坐吃山空便是这个道理,贾府后期的时候,王熙凤已经开始到了变卖自己首饰,靠放高利贷来贴补贾府的日常支出了。由于贾府经济状况的恶化,王熙凤自然会从日常的支出中省一些银子,这便断了很多人的财路,使得王熙凤被众人埋怨。这便是为什么说王熙凤骑虎难下了。

当初探春在贾府中实行园中承包制,黛玉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度进的少,如今不省检,必致后手不接。”说实话,黛玉是聪明的,也是真心替宝玉算计的。


历史是什么


很多研究者,用“贪财”一词,来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我认为是不准确的。王熙凤的确喜欢聚敛财富,但她的目的,真的像邢夫人那样,就是为了占有财富吗?王熙凤出身“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嫁妆丰厚不说,也一定经过、见过各种大场面。按理说这样的女孩子,不应该太小气。

事实也的确如此。一方面王熙凤“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另一方面,她又用自己的钱来贴补贫困的邢岫烟、为撑场面而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袭人。像袭人探母病一回,王熙凤送给袭人的“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和“玉色绸里哆啰呢的包袱”,又找谁报销去?

因为管家多年,有时难免有点公私不分。像资助刘姥姥的二十两银子一串钱,虽然说是“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但多半可以在公账上开销,因为贾府一定有资助穷亲戚的预算。这,可以算是用公家的钱,结个人的情。

但是也有一些时候,王熙凤出于某些迫不得已,会不得不用自己的钱来贴补家用。

夏太监派小太监来敲诈二百两银子,虽然找的是王熙凤,但针对的肯定是贾府,而不是凤姐个人。但是王熙凤当了自己的金项圈来应付,就很有深意了。

贾府公账上,只会有银子与钱,不可能有金项圈这样的东西。所以这肯定是王熙凤自己的首饰。而当当来应付敲诈,也明显有哭穷有意味。但无论如何 ,当当之事,应该是真实的。因为接下来,王熙凤还拿出另外二百两,让贾琏拿去应付邢夫人的敲诈——哭穷是哭给在场人看的。小太监在场,邢夫人又不在。

当然,王熙凤当项圈之时,未必会想着永久舍弃,多半还是“过几天手头宽裕了就赎回来”。但是贾府的财政一天天败坏,那两个项圈恐怕再也不会有赎回之日了。

两个金项圈,只是管中窥豹,但也可见一斑。王熙凤放高利贷、贪赃受赂,所得一定不少,肯定有一部分会用到贾府的日常开销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