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長春和哈爾濱哪個城市發展潛力大?

用戶65292723


從哈爾濱統計局看的2016年統計情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01.6億元。

從長春統計局看的2016年長春的統計情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28.5億元。

GDP總量非常接近,從GDP增長速度來看,長春比哈爾濱快0.5個百分點,因此長春的發展潛力更大點。

整體來說,哈爾濱作為曾經的遠東第一大城市,瀋陽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兩個城市最近的發展都不盡人意。自然因素並不是必然因素,北歐也很冷,但是北歐應該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

目前國家已經批覆了《哈長城發展規劃》,希望兩個城市能過互利共贏,共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成在東北亞區域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城市群。


火車上遇見666


我是長春人,站在公正的角度去說,應該是短期內是長春,長期來看應該是哈爾濱,為什麼這樣說呢,短期內長春的工業似乎要領先那麼一點點,從2017年的GDP總量來看兩個市差不多少,都是6000億多一點,長春比哈爾濱略多一點,大家都知道長春工業領先的原因,長春有一汽和軌道客車工廠,這也是目前我國發展比較快的產業了,長春圍繞這兩個企業的配套產業也很多,估計這兩個產業的總產值得佔到30%左右,哈爾濱的工業基礎也是不錯的,比如發電設備、醫藥產業等,但哈爾濱目前工業產值的增速不如長春,但30年河東30年河西,再過10年活20年國內的汽車和高鐵的增速還會像現在這樣快嗎。長遠來看哈爾濱地大人多,而且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所以這是長春比不了的,南方人來東北都要去哈爾濱,到長春的就很少了,所以哈爾濱的後勁要比長春大。長春、哈爾濱以前都屬吉林省管轄,滿洲國時期長春變為國都,哈爾濱變為松江省省會,建國以後哈爾濱變為黑龍江的省會,長春變為吉林的省會,而且語言極其相似(和遼寧不一樣),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誰發展好了都是好事。


關東漢子6


很高興來說說我的觀點。就目前兩座城市發展勢頭來看,長春相對發展潛力大一些。哈爾濱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人口也超過千萬級,但是城市建成區面積卻已經沒有長春大,大部分的農村必然使全市發展壓力巨大。同時,近幾年哈爾濱與東北大部分城市一樣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經濟增速緩慢,然而長春GDP增速卻始終領跑東北,今年的GDP總量已經超過哈爾濱幾百個億,增速高出哈爾濱1.3個百分點,而人口卻比哈爾濱少300多萬,所以長春經濟實力要強於哈爾濱,兩市的經濟運行情況差距明顯。

同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國家振興東北的浪潮中,兩市都在積極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國家級新區就是開放發展的橋頭堡。然而近幾年來,哈爾濱除了著力發展傳統旅遊業及服務業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新興產業,哈爾濱新區雖然定位是對俄貿易,但外貿經濟對經濟結構的影響並不明顯。哈爾濱還有很多重工業落後產能等待去留。哈爾濱還始終是那個人們心中洋氣的冰雪旅遊城市,這兩年旅遊吸引力上升明顯,這似乎也成了哈爾濱唯一的優勢。有人說長春靠的是一汽,但是中國哪個大城市還沒有幾個厲害的央企,長春的汽車、軌道客車、農產品深加工始終是三大支柱產業,而且近些年工業轉型速度很快,營商環境也大大提升,現在生物製藥、高端裝備製造、文化與創意、光電衛星、大數據等新興產業也成為城市的經濟增長極。長春有著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為長春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持。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長春的服務業短板也在逐步補齊。

雖然說長春的城建水平很差,與哈爾濱、瀋陽、大連比起來並不繁華,但是長春基礎設施十分完備,特別注重城市內涵的提升和民生福祉。近些年的軌道交通、快速路建設,舊城改造提升工程、伊通河改造工程及眾多的公園綠地建設,都讓城市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長春更加宜居宜商。我覺得長春更注重城市規劃,這就是在踐行以強烈的文化意識去引領城市規劃建設,經濟也在科學穩步發展。比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近期國家發改委叫停了一批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其中就有哈爾濱,原因是政府負債率不符合條件,由此哈爾濱所有待審批待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都將暫停,然而與此同時,長春被列為完全符合軌道交通建設條件的城市,包含8條線路的第三輪軌道交通建設計劃預計很快就會獲批開工。就目前,哈爾濱僅有一條加一段支線地鐵開通,而長春早在2002年就通輕軌了,現在有一條地鐵和兩條輕軌構成的軌道交通網絡,今年內還將有地鐵2號線與北湖線開通,軌道交通總里程將突破100公里。如果今明兩年獲批的8條線路陸續開工,預計到2022年,長春市軌道交通網絡規模將遠超哈爾濱,交通給城市帶來的經濟發展影響不容小覷。

我忽然想到“哈長城市群”的概念,想必這也是國家希望東北振興的一個新引擎,我們也都希望哈長兩市能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大家覺得呢?歡迎一起來理性探討。


小鹿陪你


這兩個城市過去是沒法比的,哈爾濱要遠遠超過長春,但最近可真難說了,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收入,兩者都差不多,但未來我更是看好長春一些。為什麼,因為人口,不是看兩個城市的人口,而是看兩個省的人口負擔,省會發展不僅僅只管自己,全省的負擔省會都要背起來。而從這點看,吉林全省人口2500萬,長春就佔了近1000萬,油田城市松原能自給自足,需要揹負的負擔只有個通鋼和吉化,揹負的煤礦城市只有遼源和琿春,吉煤員工只有幾萬人,可以說負擔是極輕的。而黑龍江人口多達3700萬,哈爾濱同樣佔了1000萬,但需要揹負的龍煤就有24萬人,鶴崗,七臺河,雞西,雙鴨山,都是煤炭城市,大型國企第一重機之類的問題要比通鋼嚴重的多,還有為數眾多的財務狀況極差的林業局。這些都是一張張的嘴,國家是會給一部分,但要發展國家不可能全包了,肯定要本省出一部分,這部分錢從哪來,不就是從省會上想辦法。哈爾濱面臨這麼大的負擔,就算經濟發展比長春快幾個百分點,也未必能比負擔輕很多的長春更有餘力投入自身的持續發展,更何況目前兩者的發展速度最多說伯仲,甚至長春還要稍快一些。就像兩個人跑步,本來兩個人正常水平差不多,但一個揹著50斤重物跑,另一個只揹著10斤,誰先跑到重點就不言自明瞭吧。


時空之門2839


哈爾濱行政區是長春的2倍還多,這倆在大城市中一個第二,一個三,人口差300萬,但GDP沒差多少,哈爾濱的經濟發展速度慢於長春,哈爾濱政府的管理能力不如長春,比如交通和中山路181號的辦公能力,我覺得兩點差距,就是長春沒有松花江和中央大街!要不就可以追瀋陽了。現在兩個城市是一個城市群,不應該相互詆譭,一起加油!


n_c


哈爾濱的優勢在三產,但三產達到一定水平就不會發展的太快,哈爾濱的短板是一產和二產尤其二產很乏力。由於哈爾濱三產比較發達現階段看哈爾濱確實比長春繁華。長春的優勢是一產和二產,而且GDP也高於哈爾濱,在人口比哈爾濱少的情況下人均GDP比哈爾濱高很多,可以說長春的經濟活力要高於哈爾濱,雖然三產略低一些,但三產其實是最好發展的產業。所以說未來長春的前景肯定好於哈爾濱的。另外長春市區也比較整潔,綠化很好。


平凡野鶴


客觀的來說哈爾濱整體的發展水平要略高於長春!這是事實!哈爾濱國家級新區的設立就很能說明問題!你要說發展潛力!哈爾濱和長春地理距離那麼近,以後更是要捆綁式協作發展!都非常有潛力!東北經濟經濟已經觸底!曾經制約東北經濟的問題正在改變!我相信東北早晚會再次崛起!曾經的輝煌還會回到這片黑土地上的!


小宇52300368


黑龍江拖後腿的城市太多,想林業,煤炭行業,哈爾濱在全省比重小,當年的重工業都去三線了,現在沒有找到發展的突破點,長春在吉林的比重三分之一強,一個軌道客車,生產的高鐵也夠十年的GDP。還是難兄難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