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从江县翠里乡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藤编饭盒250元一个,藤编茶具700元一套,藤编箩筐80一双,这几个月我们卖出了几十个编织品了,收入有7000多元”高芒村一位编织能手高兴的说。

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忙村、新寨村是两个瑶族村寨现有黄藤面积300亩。借助乡村旅游和农村网络覆盖契机,翠里乡党委政府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采取“发展与保护”策略,倡导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模式,借鉴旅游景区特色产品营销模式,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鼓励高忙、新寨村瑶族同胞发展藤编艺术品对外销售,利用黄藤编织成“酒壶、饭碗、碟子、勺子、酒杯、茶盘”等装饰品和一些农用具,科供给游客和农民兄弟选购。编织能手在乡村旅游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下,获取更多收入,既为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提供了方便,也逐步圆了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从江县翠里乡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图为高忙村景色一角

从江县翠里乡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精致的茶壶

据悉,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忙村、新寨村是两个瑶族村寨,村里中年以上男女均是藤编高手,农户家中大部分农具是藤编制品,精美的藤编制品悬挂在墙角、悬梁之上,如民族博物馆。高忙、新寨两村现有黄藤种植面积有数百亩,藤编工艺品以黄藤为原材料,通过手工编织而成。

从江县翠里乡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黄藤编织好的水果盘

从江县翠里乡瑶家姊妹巧手编织致富路

黄藤编制好的坛子

“下步我们将通过合作社、电商和旅游点推销藤编制品,逐步扩大藤编制品的影响力,促进群众收入增加,圆群众在门前致富梦”高忙村支书邓昌德信心的说。(潘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