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毛遂自薦的故事,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但對於毛遂自刎卻知之甚少, 即使見到這個詞語,也可能會覺得出現了錯別字。難道是有兩個毛遂?當然不 是。事實是,毛遂第一年自薦,第二年就自刎了,這真是一個“悲劇”。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回頋歷史,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他本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一位普 通門客,但憑藉自信和勇氣,憑藉膽識和智慧,自薦出使楚國,促成了 楚、趙合縱,同時也得到了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這就是 “毛遂自薦”。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然而,就在他自薦之後的第二年,燕軍派大將軍粟腹領兵大舉進犯趙國, 由於平原君沒有章識到毛遂只是個外交人才,而非統率千軍的將才,便力舉毛 遂統率大軍前去禦敵。結果在昌都-戰,趙軍被燕軍殺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對 —敗塗地的慘狀,羞憤萬分,最終自刎身亡。這就是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毛遂自刎”。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從“毛遂自薦”的輝煌到“毛遂自勿的淒涼,短短一年時間,毛遂從人 生的頂峰墜落低谷,乃至殞命,誰能說這不是一大“悲劇”呢。

從毛遂自薦到毛遂自刎

微搜索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個為人莽撞、大字不識的粗人。然而事實上, 張飛雖然相貌剛猛,但他並非就是一個“大老粗”。史料記載,張飛並未出身 屠夫,而是河北涿郡的豪紳,是三國時期蜀國著名書法家、畫家,還是個善畫 美女的畫家;而且,史書記載張飛有智有謀,謀略並不在諸葛亮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