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疫情期间的京东火了。

不仅仅是在特殊时期内京东物流依旧保持着快速送达的速度,远超同行电商商家,更在于京东集团在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之际,发布了一份十二分亮眼的财报,给行业打了一针定心剂,同时也用实力回应那些嘈杂的质疑。

由此可以看出以下三点:首先,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零售行业面临寒冬的趋势下,京东集团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再创新高;其次,京东集团的主要核心业绩指标均超预期,这意味着京东集团前期积蓄的势能已开始释放,后面的想象力无穷大;最后,从目前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来看,由于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和物流速度影响力,再加上自身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战略定位下,京东还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增长。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零售市场寒冬,京东四大核心业务逆势增长回应行业】

3月2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震惊行业的2019年第四季和全年财报。从其财报数据来看,京东集团各项核心业绩指标延续了前三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势头,均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为5769亿元人民币(约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707亿元人民币(约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6%。这其中,全年净服务收入为662亿元人民币(约9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4.1%;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长至3.62亿,环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大幅增长2760万,单季新增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创下过去12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2019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2亿元人民币(约18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11%至107亿元人民币(约15亿美元)。2019年全年京东的自由现金流增长至195亿元人民币(约28亿美元)。

行业公认,自2019年经济步入新常态起,各大市场都不太好过,甚至于某些企业断臂求生(此处没有任何嘲讽的意味,更多的是悲悯,毕竟活下去才是最主要的)。而在此背景下,京东集团的2019年全年业绩以及第四季度所贡献出的力量,却让行业看到了零售市场的希望。

纵观京东各大业绩数据来看,在经过前期不断的积蓄充能后,京东正在释放自身的行业影响力。用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的话说就是,京东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获得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推动京东集团在2019年第四季度实现净收入的强劲增长。

【撑经济、稳就业、抗疫情、保民生,蓄能完毕的京东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行道,社会责任凸显】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天疫情,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压力。全民宅在家中,多个民营企业向全社会发出求救信号,多个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彻底“消失”。而为了抗击疫情,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工作,京东集团在全国“摸底大考”中表现出色。

首先是经济方面,要知道中小微企业虽然是经济共同体的毛细血管,但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为此,京东集团面向超过27万商家推出多项补贴支持措施,尤其为湖北商家提供重点支持,同时对入仓京东物流的商家再追加1亿元进行重点补贴。此外,还通过“企业复工保障计划”、设置疫情专项资金助力中小微企业纾解困难。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其次是在抗击疫情面前,京东集团的立即响应、快速部署给整个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京东也是第一批向武汉医院捐赠并送达口罩及医疗物资的企业。凭借着供应链和物流优势,截至2月28日,通过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特别通道,京东物流累计承运了约5000万件、总重量超过1.5万吨的医疗应急物资。甚至于国家邮政局公开表示,在春节期间,京东能够提供正常的服务保障,并迅速参与医疗物资的集疏运工作,为打好防疫战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的第三方平台的签约商家数量已超过27万,京东共有超过22万名员工,一年新增了超过4万个就业岗位,远远超出了京东集团在2019年初作出的新增1.5万个岗位的承诺。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京东集团在扩大自身声量,释放充沛活力的同时,也在解决着周边和生态链上下游的人员就业问题。就业“稳定器”的称号,京东是实至名归。

众所周知,这两年来国家经济的核心基调是六个稳:所谓“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什么把稳就业摆在第一位?因为没有就业,就没有一切。在国外政客竞选中,“创造多少个就业机会”opportunity for being employed一直是最重要的承诺。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量变引起质变,步入高质量增长通道京东,在提升国内经济增长动力的同时,也在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彰显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继续夯实物流和供应链地基,增强企业自身免疫力】

是时候说出那句话了: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供应链才是其最好的免疫力。

你可以看到,在本次的疫情期间,有不少的被迫宅在家中的消费者打开了京东商城,选择了京东物流,其本质原因还是在于,当其他电商商家无法复工和快递公司停业,商品迟迟发不出来时候,京东领先于行业布下的供应链成为其最稳定增长的秘密武器。

零售市场身处寒冬,京东集团为何能够逆势增长?

最开始京东埋头打造物流体系的时候,多少声音萦绕于耳,甚至于有人嘲笑刘强东与京东是个傻子。要知道,供应链的投资向来是见效慢的,只有具有远见的人和企业才能看到这一点。如今,京东正在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其打造的物流体系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今年年初,京东集团将其战略定位明确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种战略升级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在2019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也从2017年、2018年的16.8%、27.0%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35.5%。

借助于供应链能力,京东各个体系以组合拳的方式投入到低线城市的广阔市场中,不仅打造了独特的产业带拓展计划和C2M定制模式,还在线上线下不断衍生出多样化的场景触达用户,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超高性价比的商品。

【结束语】

我多次说过,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让平时看不透摸不着的东西都显现在眼前。通过这次的疫情大考,不少人又重新认识了京东。

其实,京东和刘强东这一路走来,被嘲笑和嗤之以鼻的还少吗?可又有多少人的眼镜碎了一地呢?如今京东积累了良好的品牌优势后,一旦疫情结束,消费者需求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那个时候,我们也将见证京东指数级增长的新态势!

公告:疫情期间【王冠雄频道】除了科技赈灾,也在关注企业如何渡过难关、会引发什么样的未来商业变革。欢迎交流和提供线上采访线索。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一起转型

王冠雄,新经济观察家、意见领袖,首个竖屏科技脱口秀雄辩·科技show主讲人、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4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