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千字文》內容華麗,1000個不重複的字對仗成文,韻味十足,不僅使它成為流傳極廣的蒙學讀物,更因為歷代書法家的演繹,使之成為千姿百態的書法學習範本。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書法家都有《千字文》的作品傳世,如智勇和尚,趙孟頫,文徵明等。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描紅字帖

如果你喜歡篆書,那清代大師鄧石如的小篆《千字文》就不容錯過了,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適合學習小篆的作品。不過很多書友反映篆書寫得少,在筆順筆序上有些吃不準,因而在書寫中遇到了一些難點。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大體上,篆書的筆順筆序遵循著“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外後內、先主後次”的順序,篆書和其他書體不同,有主筆和副筆一說。下面就來結合鄧石如小篆《千字文》字體結構,來探討一下筆順筆序的安排。

獨體字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獨體字一般指的是不能再拆分的字,這樣的字一般要先完成主筆。主筆起到定位的作用,主筆寫好了,其他的副筆也就容易了。否則整個字很容易出現平衡上面的失誤,要特別注意。比如“金生麗水”的“生”字,以及“龍師火帝”的“火”字。

左右結構的字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兩邊的平衡與對稱。一般來說,哪一邊筆畫多,或者所佔比例重,相對另外一邊要讓一些,否則整個字會因為擁擠而難以協調。筆畫多的字要寫得緊密,筆畫少的字要注意布白。比如“劍號巨闕”的“號”字,“海鹹河淡”的“鹹”字,以及“龍師火帝”的“師”字。

上下結構的字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上下結構的字,要把握字的重心。重心過高,頭部寫大了,就頭重腳輕;反之重心寫低了,頭部會顯得鬆散,顯得整個字往下塌。比如“始制文字”的“制”字以及“弔民伐罪”的“罪”字。

包圍結構的字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包圍結構的字,主筆是外框的結構,要先寫,這樣才能控制整個字的大小和寬窄,空間布白才能夠均衡。比如“推位讓國”的“國”字,以及“乃服衣裳”的“裳”字。

靈活運用接筆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接筆是篆書獨有的書寫技巧。很多筆畫看似一筆完成,實際上是由若干筆畫搭接完成的。其特點是在接筆的地方不能留下明顯的痕跡,看起來要流暢而乾淨。遇到有接筆的筆畫,前一筆完成的時候無需回鋒,接筆可在前一筆中起筆,使得搭接之處重合在一起,藏於筆畫之中。接筆的使用使得筆畫複雜繁多的字,寫起來更加簡單,並且能夠保持篆書婉轉流暢的特點。

比如“鳥官人皇”的“鳥”字,以及“有虞陶唐”的“虞”字。

從筆順筆序以及字體結構,淺析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書寫

最後一點要提醒各位書友的是,雖然大部分筆畫要遵循從左到右的寫法,但有些筆畫還是需要從右到左書寫,比如“弔民伐罪”中,“伐”字有伴部分“戈”下面的那一撇。這要求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保證手腕的靈活性,才能夠做到八面岀鋒,筆鋒不散。從某種意義上講,篆書的筆畫筆順寫好了,對中鋒的鞏固加強有的很大的幫助。相信能夠把鄧石如的小篆千字文寫得熟練,基本上篆書的筆法就過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