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豐田與本田混動的區別在哪?

近年來,各家車型一直在混動方面發展,日系兩田之間的競爭關係,不斷推薦改良混動方面發展,朝著更加高效的運行方向走進,雖是混動,只是它兩走的道路是不一樣的。

豐田與本田混動的區別在哪?

來說說豐田第四代混動版本,它最大的駕駛感就是平滑,根本感覺不到電機之間之間的介入,這一點要歸功於豐田的核心部件(power spit device)動力分流裝置,簡稱psd。

豐田與本田混動的區別在哪?

行星齒輪機構是這個玩意的精華,大電機MG2與行星齒輪的外圈(Ring Gear,紅色)相連,再與驅動輪相連,中間的行星齒(Planetary Gear,藍色)與發動機的曲軸輸出端相連,中心的太陽齒(Sun Gear,綠色)與小電機MG1相連。可以看到,在這種設置下,發動機與兩個電機之間是一直保持連接狀態的,所以在發動機的動力介入的時候,不會產生明顯的頓挫感。

大電機MG2的主要任務是直接為驅動輪提供動力,然後在減速時發電,為電池充能。小電機MG1除了可以發電外,還能通過調節自身轉速,來控制發動機的轉速,使其儘量維持在高能效轉速區間。

豐田混動系統工作原理為,車輛溫柔起步時大電機為車輛提供動力,到達純電模式最大速度時燃油發動機啟動電機停止提供動力,由燃油機發動機接手。

急加速時,大小電機與燃油發動機一起啟動,一起推進車輛前速前進。

而本田的則是另一種混動方式。本田的混動系統比豐田混動要簡單許多,發電機與驅動輪相連接,發動機與發電機相連接,而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則通過一個可開合的離合器相連接。

豐田與本田混動的區別在哪?

與豐田的混動模式不同,本田在混動模式下,離合器處於斷開狀態,因此發動機的動力並不能直接作用於驅動輪上,而是全部給了發電機,最後還是由電動機驅動車輪。

當車輛進入高速巡航狀態時,離合器閉合,系統進入一種豐田混動系統沒有的模式——發動機直驅模式。在這個模式下,發動機代替電動機,通過齒輪組直接驅動車輪。此時發動機在最佳工況下運轉,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豐田混動模式由於發動機與電機無法分離,在加減速不均勻的複雜工況下,發動機需要動態調節自身動力,所以要想持在在最佳工況工作,難度略大。而本田的發動機與電機可以完全斷開,發動機可以長時間工作在最佳工況,所以從理論上講效率會高一些。

與豐田的混動模式不同,本田在混動模式下,離合器處於斷開狀態,因此發動機的動力並不能直接作用於驅動輪上,而是全部給了發電機,最後還是由電動機驅動車輪。在效率層面上,豐田和本田差別不大。但因為兩者在機械結構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它們帶來的駕駛感受就有所不同。

豐田在傳統內燃機非線性的動力特性上,加入了動力非常線性的電動機,內燃機和電動機這兩股動力有機混合在一起,傳送給驅動輪,從而獲得了比傳統內燃機更加平順的駕駛體驗。而本田的除了發動機直驅模式,在其他模式下,都是由電動機直接向車輪輸出動力,內燃機的動力更多地轉化為電能,徹底告別了內燃機不線性的輸出特性,加速平順且輕快,駕駛體驗更接近一輛純電動車,甚至有點運動的味道。

總體來看,豐田用傳統內燃機車思路做混動車,而本田則是用電動車的思路做混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