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有哪些很厲害的廣西人?

九六郎


說起廣西厲害的人,那還真是不少,袁崇煥,石濤,朱亨嘉,慈禧太后,馮子材,劉永福,陸榮廷,洪秀全,石達開,楊秀清,李秀成,李開芳,李膺品,岑毓英,呂調陽,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蔣冕,蘇三娘,杜月笙,李兆焯,韋國清,韋朝暉等。這裡就略述幾位吧。

劉永福(1837年至1917),字淵亭,廣西欽州人,從小跟父親學船工,工餘就練拳棒等,曾組織黑旗軍,在越南廣西等地抗擊來犯的法國侵略者。1885年,劉永福的黑旗軍與清軍在宣光地區給法軍以沉重打擊;次年三月,又同清軍聯合越南人民義軍,並肩作戰,在臨洮再次大敗法軍。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命劉永福趕往臺灣,幫辦軍務。面對兇殘的倭寇,劉永福的福軍為守臺灣“萬死不辭”,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現在,廣州動物園斜對面有一條永福路,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這都是對民族英雄最好的紀念。

石達開(1831至1863),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港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被封為“翼王”。他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短短的三十二歲生命,卻是軍功無數戰果非凡,足智多謀,用兵神出鬼沒,奇計盡出,讓敵人提心吊膽,聞風喪膽。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奇人。

李宗仁(1891至1969),廣西臨桂人,字德鄰,黃浦軍校南寧分校總負責人,國民黨高級將領,軍事家,抗日名將,愛國人士。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與白崇禧合稱“李白”是桂系軍閥的領導人。



綺閣書生


廣西曆史上稱得上厲害的人有很多,大家都知道的李宗仁、陳濟棠、白崇禧、陸榮廷等等,都在此列。下面再介紹幾位厲害的廣西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河池市東蘭縣人,壯族。1916年參加護國戰爭,1921年在東蘭領導農民運動,1925年在東蘭主辦農講所,發展農會和農民武裝,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1929年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建立右江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第3縱隊司令員、第21師師長。1932年10月被叛徒暗害。他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韋國清(1913——1989),廣西東蘭縣人。在長期的革命過程中,參加過百色起義和長征;為皖東北和津浦路東地區抗日根據地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李濟深(1885——1959),廣西梧州市龍圩區人。曾任粵軍第一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第八路總指揮等職,1933年與蔡廷鍇等組織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抗戰時期,反對蔣介石的反共政策。1948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程思遠(1908——2005),廣西賓陽人。羅馬大學政治學博士。1930年至1934年任李宗仁秘書,1938年至1942年任白崇禧秘書,屬桂系核心人物。曾參與籌劃反蔣,兩次逼蔣下野,與共產黨和談等重大歷史事件。後認為新桂系不能實現其救過夢,赴香港做專欄作家。1956年轉而支持共產黨, 1965年7月陪同李宗仁夫婦歸國。著有《蔣李關係與中國》、《李宗仁先生晚年》、《我的回憶》等。

黃紹竑(1895——1966),廣西容縣人,新桂系主要領導人之一,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927年後,曾任廣西、 浙江、湖北三省的主席,國民政府內政部長;抗戰期間,曾任軍事委員會作戰部長、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1949年參與國共談判。談判破裂後脫離國民黨。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政務院政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你知道廣西還有厲害的人,請來補充吧。


鄭國柱


數不勝數,隨便寫幾個,排名不分先後。

李宗仁,廣西桂林臨桂人。

馮子材,廣西欽州人,晚清抗法名將。

石達開,廣西貴港人,太平天國翼王。

楊秀清,廣西桂平人,太平天國東王。

李開芳,南寧人,太平天國名將。

劉永福,欽州人,黑旗軍首領。

岑春煊,廣西西林人,兩廣總督。

黃文金,太平天國將領,廣西博白人。

陳繼昌,臨桂人,乾隆時著名宰相陳宏謀的玄孫,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三元”狀元。書法家,詩人,清官。

廣西人真的很厲害,牛人太多了,請條友補充…

有沒有你家鄉的名人呢?留下家鄉名字,說出家鄉名人,或者為你找到家鄉名人。


九六郎


大寶認為廣西曆史上的厲害的名人數不勝數

前面朋友也已經舉過不少例子

諸如近代的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等 也有再早期太平天國時期的石達開

大寶不一一舉例了

其實在我們廣西有這樣一位畫家

古代十大畫家,清代畫壇四僧——石濤


石濤(1641一約1718)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號大滌子、清湘野人等,晚號瞎尊者,自稱苦瓜和尚、濟山僧、石道人。石濤是其常用號。祖籍廣西桂林。


石濤的書法特色是融蘇軾的端重、黃庭堅的欹斜、倪瓚的雅逸、漢隸的波磔、魏碑的澀勢等為一體,形成結體上的非隸、非楷、非行、非草多姿多彩的風格。康熙六年(1667)所作的《十六應真圖》卷,這是石濤早年白描工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以清圓細緻的筆墨線條,描繪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與曲折盤亙的松石。

他一生浪跡天涯,雲遊四方,縱覽五湖三泖(松江古有三泖湖),越煙吳月,江南名秀,搜遍匡廬、黃□、華嶽諸山萬千丘壑,乃至遠遊燕、魯眾多勝地,足跡踏遍半個中國!於是畫出了山山水水的千情萬態,留下了無數精勁秀逸之致、奇氣異彩橫溢的作品,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深深地影響著後世的畫風。

遙遠的明朝時期,有一位內閣首輔蔣冕也是今桂林全州鎮人。


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禮部、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從一品)。由於他在嘉靖三年代理首輔內閣大學士(宰相),縣人尊稱他為“蔣閣老”。


蔣冕一生為官清廉秉公,為人剛正不阿。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武宗駕崩,寵臣江彬外握邊兵,常懷判亂,蔣冕設計誅殺了江彬,除掉明朝一大隱患。後又輔佐新主嘉靖帝,廣施仁政,後因反對嘉靖帝為生父立廟而被罷官回鄉。


他不甘閒居,為廣西第一部通志——《廣西通志》作序,並著下33卷的《湘皋集》。


長壽賀州


1、馮子材

馮子材,廣西欽州人,晚清著名將領、民族英雄,在中法戰爭中表現英勇,取得鎮南關大捷。他年少流落江湖,後加入清軍,參與鎮壓天地會和太平軍,因軍功受賜黃馬褂,封廣西提督,後因官場繁雜賦閒在家。

中法戰爭時,清軍節節敗退,年近70歲的馮子材臨危受命,取得鎮南關大捷,並率軍深入越南,重創法軍。1885年,授雲南提督。1894年改授貴州提督,後重回雲南督辦軍務。1903年去世,享年85歲。

2、劉永福

劉永福,廣西欽州人,晚清著名愛國將領,晚年加入同盟會。他原本是天地會成員,組建了反清復明的黑旗軍,遭到馮子才的鎮壓而轉入越南。

進入越南後,劉永福受到越南國王重用,在紙橋擊敗法軍。1883年,劉永福歸順清廷,後參加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期間奉命入臺抗擊日軍。清政府割讓臺灣後,他領導軍民進行反割臺鬥爭,後無奈回國,厭倦官場鬥爭而賦閒在家。

清末,劉永福支持同盟會,並於辛亥革命前夕加入同盟會,出任廣州民團總長。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後,他義憤填膺,堅決反對復辟。1917年,劉永福去世,享年80歲。

3、李宗仁

李宗仁,廣西桂林人,新桂系軍閥代表人物,抗戰名將,指揮了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國民黨政府潰敗時因受到蔣介石的排擠而客居美國,1965年衝破重重險阻毅然迴歸祖國,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熱情接見,1969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7歲。

4、白崇禧

白崇禧,廣西桂林人,回族,新桂系軍閥代表人物,北伐名將,人稱“小諸葛”。白崇禧本來和李宗仁是鐵板一塊,但被蔣介石用重金收買,和李宗仁分道揚鑣。國民黨潰敗後,他隨蔣介石赴臺,遭到閒置和監視。1966年在臺北去世,據說是被蔣介石毒殺的。


石頭說歷史


近代廣西最有名的將軍,主要有六個,聽我給你盤點一下:

1,陸榮廷。

陸榮廷的舊桂系軍閥的傑出代表,辛亥革命後曾任廣西都督、廣東都督、兩廣巡閱使。陸榮廷曾在唐景崧、劉永福帶領下參加中法戰爭。陸榮廷原本是廣西幫會三點會的首領,還曾當過土匪,受招安後鎮壓三點會、剿滅土匪,逐漸成為兩廣總督岑春煊的部將。岑春煊任命他為榮字軍十營統領,從此成了廣西最大的軍頭。

陸榮廷在岑春煊的重用和信任下,一面擴充自身力量,一面加入同盟會尋求退路。辛亥革命前夕,陸榮廷已經擔任了左江鎮總兵暫行兼署廣西提督,辛亥革命後,陸榮廷順理成章擔任首任廣西都督。

1913年,陸榮廷維護國家統一,拒絕響應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凱幾乎完成了對全國的武力統一,只有雲南唐繼堯、貴州劉顯世還有廣西陸榮廷和他同床異夢。為了籠絡陸榮廷,袁世凱授予他為陸軍上將、耀武上將軍,一開始陸榮廷假意和袁世凱一起討伐唐繼堯的雲南,當出兵貴州後,他發動兵變,掌握桂軍,迅速拿下貴州、廣東、湖南等地,成了護國運動中功勞最大的一支軍隊。

正是在護國運動中的表現,陸榮廷被推選為副總統候選人,但他推辭了。不過,他因此得到了兩廣巡閱使的權力,兩個親信陳炳焜調為廣東督軍,譚浩明為廣西督軍。自此,陸榮廷權勢達到頂峰,民國時期最牛的廣西人。

2,李宗仁

相比陸榮廷的出身草莽,李宗仁的教育經歷也好不到哪裡去。李宗仁一開始學織布,學不好被村裡人笑話。於是,他效仿曹錕大總統投部從戎,先後讀了陸軍小學和陸軍速成學堂,期間把湖南人蔡鍔奉為偶像,仔細研讀他的“曾胡治兵語錄”,成了年輕的軍事家。

李宗仁胸懷大志,看不上互相鬥來鬥去的廣西軍閥,他當營長時就串聯十幾個連一起上山割據,成了玉林山區的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定桂軍”總指揮。和陸榮廷一樣的是,李宗仁一面接受北洋政府的職務,作為北洋軍閥瓦解西南軍閥的暗子,另一方面和孫中山革命政府建立聯繫。也正是這種軍事政治兩項作用下,李宗仁以小博大在國民革命戰爭中,成了廣西的土皇帝,又控制了湖北、安徽等地,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新桂系軍閥。

3,陳濟棠。

陳濟棠是廣東軍閥首領,但他出生的廣東防城港,現在屬於廣西。陳濟棠比李宗仁大一歲,卻成了廣東軍閥的主要代表,他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長期主政廣東,被稱為南天王。原本粵軍首領應該是張發奎,可是張發奎在反蔣戰爭中多次站錯隊,第四軍老底子被折騰的只剩兩個團。陳濟棠則是在薛嶽的幫助下把廣東建設成為蔣介石的反共基地。

陳濟棠不管對蔣介石多忠心,可是在削藩令的大指導方針下,不可能有陳濟棠的一塊獨立王國存在。隨著粵軍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在福建事變中被解決,陳濟棠終於感到了兔死狐悲。1936年,陳濟棠發動反蔣政變,失敗後失去一切勢力,抗戰期間擔任一些閒職,無關大局。

4,白崇禧。


白崇禧在新桂系軍閥中有較高的軍事才能,被稱為“小諸葛”。在桂系軍閥的開創歷程中,李宗仁和黃紹竑在白崇禧的撮合下聯合起來,形成了桂系鐵三角,李黃白。因為黃紹竑去南京任職,李宗仁和白崇禧成了桂系兩巨頭“李白”。這兩人砣不離稱秤不離砣,相互扶持把新桂系軍閥建設成為最難被“削藩”的地方軍閥。

到抗日戰爭後期,幾乎所有的地方軍閥都被掃除一空,只有桂系和晉系兩根獨苗。並且隨著淮海戰役的進展,蔣軍被消耗大部,李宗仁居然得到了總統之位。不過,蔣介石遙控何應欽、孫科、林森、等人給李宗仁上眼藥水,李宗仁只好隻身逃往美國。此時的白崇禧沒有聽李宗仁的話,赴臺當“國防部長”,沒想到成了階下囚。60年代在寓所被特務所殺。

5,韋國清。


在廣西發生的百色起義,創建了紅七軍和紅八軍。這兩隻紅軍中,廣西籍將領主要是李明瑞韋拔群等人,後來都在戰爭中犧牲。韋國清在百色起義中僅是普通一兵,在長征中逐漸成為特科營營長、特科團團長。抗日戰爭中,韋國清先後在抗大、山東縱隊工作,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第9旅政治委員、旅長。1944年,第四師師長彭雪楓犧牲,張愛萍接任,韋國清依舊擔任副師長。

解放戰爭中,韋國清先後擔任華野2縱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政治委員等職務,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6,李天佑。


李天佑在桂軍中當兵時,是李明瑞的勤務兵,百色起義中,僅15歲的他就擔任了紅七軍軍部特務連副連長。紅軍時期,李天佑先後擔任了紅七軍第58團副團長、紅三軍團第5師13團團長、任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是紅軍中戰績最輝煌的團長之一,也是紅軍長征的開路先鋒。

抗日戰爭中,李天佑擔任了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團長,參加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中,李天佑擔任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38軍軍長,實際上他長期指揮3個縱隊和4個炮兵團,38軍和39軍協同作戰,作用不亞於兵團司令。

以上就是近代廣西的六大名將,歡迎關注歷史知事。


歷史知事


在廣西曆史上的名人數不勝數,要一一列舉出來真是累的夠嗆,就挑幾位耳熟能詳的厲害人物說說。

李宗仁

李宗仁是廣西臨桂人,和白崇禧被人稱為“李白”,二人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直合作。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李宗仁在抗日期間也參加過多次大型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在國共內戰期間與蔣介石意見不和,產生分歧,解放戰爭後移居美國,1965年從美國返回中國大陸,1969年逝世於北京。


石達開

石達開,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客家人,太平國名將,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


楊秀清

楊秀清,出生在廣西桂平市,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1856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楊秀清聲望達到頂峰,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的他實質上已經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者 。之後爆發了天京事變,被韋昌輝乘夜率三千兵眾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幾乎盡遭屠戮。




馮子材

馮子材是晚清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咸豐年間和向榮、張國樑鎮壓太平軍,同治年間任廣西提督。中法戰爭時,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之後相繼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


小夏新視覺


廣西地處祖國的南方,位置雖然偏遠,但人才層出不窮。

在近二百年時間裡,廣西出了不少好漢,接下來我們介紹幾位響噹噹的厲害人物。

太平天國優秀將領石達開

石達開(1831-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他是廣西貴縣(貴港)客家人,是太平天國呵呵有名的戰將,在太平天國將領中,其軍事指揮能力首屈一指。

石達開16歲時,名聲就遠播在外,洪秀全親自前去邀請。19歲時,石達開開始率領千軍,被封太平天國的“翼王”。

在領兵過程中,石達開打了很多勝仗,再加上對士兵非常體諒,因此廣受愛戴。在對陣清軍期間,曾大敗江忠源,讓後者自殺;也曾大破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三年的包圍;湘軍主帥曾國藩也差點讓石達開滅了。

但,“天京事變”爆發後,太平天國高層之間內鬥不止,石達開兩次被迫避禍逃出天京。

1863年5月,石達開所率將士被百年難遇的洪水漲潮所困,將士們陷入絕境,為了部下們能夠活命,石達開前去談判。談判後,四千士兵被解散,得以活命,但石達開被抓,2000剩下的將士被殺。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從容就義,接受了凌遲酷刑,其面對酷刑時的英勇表現,讓周邊眾人無不敬佩。

陸榮廷,崛起於1894,沒落於國民黨的崛起

陸榮廷(1859-1928),是廣西武鳴縣雄孟村人,早先就是個遊勇。何謂遊勇?就是非正規士兵,比如民兵一類的。

1894年,陸榮廷受到了清朝的招撫,成為了清軍健字前營的一員。成為正規軍了,陸榮廷開始格外賣力,於是,職位也就不斷上升,管帶、督帶、分統、統領。

1911年,陸榮廷成了廣西提督,可謂位高權重。辛亥革命時,廣西獨立,陸榮廷成為了副都督,在此期間,陸榮廷提出“桂人治桂”的理念,就此逼走了沈秉坤、王芝祥,陸榮廷就此成為了廣西都督,成為了真正的一方大員。

其後,陸榮廷根據形勢,支持袁世凱,反對袁世凱,支持孫中山,反對孫中山,就這樣,陸榮廷帶著自己的一幫兄弟和一方土地左右搖擺。

1923年,陸榮廷在沈鴻英和新崛起的李宗仁部的影響下,退出了政治舞臺。

1928年11月,陸榮廷病逝。

李宗仁接過陸榮廷的旗,開始掌控桂地,並且挺進中原大地

李宗仁(1891-1969)是陸榮廷的老部下,但這個部下向來有大志,經過幾年努力,取代了陸榮廷,成為桂系新軍閥。

李宗仁就服氣孫中山,這也難怪,這個革命導師對年輕人影響非常大,李宗仁也未能免俗。可惜,孫老師去世得早,年輕一輩們少了方向,蔣介石浮出了水面,但很多人都不服,那就打。

蔣介石資源整合能力相當強,李宗仁等人實在打不過。看來,只好合作了。

李宗仁的輝煌在抗日戰爭,擔任臺兒莊戰役的總指揮,取得了抗戰以來的一場重大勝利,殲滅日軍兩萬餘人,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解放戰爭後期,李宗仁擔任了副總統,以及代總統。只是,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和政府已經日落西山,處於不可挽回的頹勢了。

解放後,李宗仁沒去臺灣,而是去了美國。1965年,李宗仁回國,1969年,因為肺炎在北京去世。

李宗仁是近百年最出色的廣西籍政治家、軍事家。

小諸葛白崇禧,是李宗仁最好的搭檔,最後在臺灣去世

白崇禧(1893-1966)是李宗仁最好的搭檔,兩人合稱“李白”。

李宗仁強的是大方向的把握能力,而白崇禧強的是“出謀劃策”的能力。在李宗仁的各個關鍵階段,都有白崇禧的輔佐,如果沒有白崇禧,就沒有李宗仁的輝煌,也就很難有桂系的輝煌。

抗日期間,除了輔佐李宗仁打了漂亮的臺兒莊戰役外,白還擔任了軍訓部部長,還兼任了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在武漢軍事會議中,白崇禧提出“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軍”、“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建議,這些建議被蔣介石所逐一採納,而且成為了最高戰略指導方針,這對抗戰全盤策略影響非常之大。而蔣介石也是更加看中白崇禧。

解放戰爭時,白崇禧擔任了國民政府國防部長,只是國民政府整體出現問題,作為國防部長的白崇禧也是難以扭轉供形勢。

1949年後,白崇禧沒有聽從李宗仁的勸告,去了臺灣,很快,白崇禧失去了職權,看來老蔣還是有防範之心。

1966年12月2日,副官發現白崇禧死在臥室,屍身發綠,死因不明。

廣西出過不少人才,近二百年,這四位是典型代表。


藍風破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認為歷史上厲害的人物莫過於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擔當者,這些人物最值得大書特書,值得後來人永遠的學習紀念。


廣西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有名的人物,例如太平天國的很多將領生於廣西,例如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等,還有近代有名的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但是這些人物在我心中都不算最厲害的廣西人,我認為清末抗法將領馮子材才是我心中最厲害的廣西人。馮子材出生於現在的廣西欽州,清朝時期欽州還屬於廣東。

我最近看了以中法戰爭為背景的電影《龍之戰》,這部電影就生動地講述了七旬老將面對法國侵略者身先士卒、捨身忘死的歷史故事。面對法國侵略者對廣西的進犯,年過七旬的馮子材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因為他當時已經解甲歸田,一無實權二無軍餉,就有個督辦四府二十五縣總團練的虛職,況且年事已高,李鴻章都認為他年老血衰。等張之洞當了兩廣總督之後,馮子材又主動上書要求帶兵打仗。出征時馮子材還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準備萬一戰死沙場,好料理後事,可以看出來馮子材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法國侵略者一戰。


後來在馮子材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再加上正確的指揮和嚴格的管理,中國軍隊取得鎮南關大捷,並攻佔了諒山,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另外,馮子材抗法戰爭的戰友劉永福也是很厲害的廣西人,他也是欽州人,他率領的黑旗軍不僅參加了抗法戰爭,後來還去了臺灣參加了抗日戰爭,即便清政府已經通過《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但是劉永福還是要帶領軍民堅持抗日,最終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失敗。據歷史記載,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仰天捶胸,呼號哭說:"我何以報朝廷,何以對臺民!"

可以說馮子材和劉永福是廣西曆史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更是廣西人民熱愛祖國、抵抗侵略的模範英雄,他們自覺抵抗侵略充分體現了歷史擔當,並不是別人逼迫他們抵抗侵略,所以這一點最值得尊重和肯定,所以也最值得紀念和關注,完全可以稱的上廣西曆史上最厲害的人物。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關注我,歡迎討論!



心懷17


中國著名劇作家、詩人、國歌詞作者田漢先生曾作七律一首:

泥橋嶺畔古城東,

且駐徵車吊萃翁。

松嘯如聞嘶戰馬,

花香端合獻英雄。

妖江左成遺憾,

抗法關南有大功。

近百年來多痛史,

論人應不失劉馮。

這裡的“劉馮”是指劉永福和馮子材,他們是廣西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末民初軍事人物,著名“黑旗軍”首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曾指揮著名紙橋大捷,屢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1895年6月被公推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但他三拒總統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領導臺灣民眾抗日。

馮子材(1818—1903),字南幹,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在清代抗法戰爭中以指揮鎮南關大捷聞名於世。

(圖片為號主本人所攝,發於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