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這兩天,《空腹吃荔枝10個孩子死亡!醫生的呼籲為所有人敲響警鐘!》一文在朋友圈刷屏,說國內曾有醫院介紹,接診71例荔枝病患兒,年齡2至10歲,其中10例患兒死亡。嚇得好多網友“趕緊扔掉了手裡的荔枝”,各位寶爸寶媽更是如坐針氈地囑咐家人:給寶寶吃荔枝絕對不能超過5顆!

於是,開始有熱心網友分享既往經歷,以血淚史告誡大家:珍愛生命、少吃荔枝。至於楊貴妃同學當年日啖三百顆的記錄,可能只是詩人的意淫......

↓↓↓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一部分醫生就此事的解釋是這樣的:

首先,這是一種病,叫做“荔枝病“(不知為何,屋主聽到這個名字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哇!富貴病),簡單說,是一種“低血糖症”:由於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而果糖必須經由肝臟轉化成葡萄糖,轉化速度不夠快的情況下,會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生成,外加上高濃度果糖刺激大量胰島素釋放,強強聯手導致血糖不斷降低。外加上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會出現一系列低血糖症狀......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其實呢,荔枝惹禍的事兒,真的不新鮮,也真的不是中國才有,而且罪魁禍首的鍋蓋,真的不能往果糖身上扣——這方面的研究和文獻報道已有不少。

早在1995年,印度的穆扎法爾布爾就報道了一種“急性神經症狀”的疾病的爆發,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同時感覺大腦迷糊,且發病的時間通常是在清晨,常常還會因為搶救無效而死亡。據報道,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這種病的發病月份也非常集中,通常是在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越南和孟加拉國也報道過類似的情況。

由於穆扎法爾布爾是荔枝的集中產地,而該病爆發的月份也恰好是荔枝成熟的季節,所以,人們最初懷疑過與殺蟲劑、傳染病、腦病、過敏、有毒金屬等相關,但一直沒能揭曉謎底。

直到2013年,印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這一併非小事的情況展開調查研究,發現:在2014年5月26日到7月17日,有390例兒童發病後被送往醫院,其中122例死亡(病死率高達31%),在全部患兒中,有204例(62%)出現血糖降低(<3.89mmol/L)。

研究者針對孩子們統一出現的低血糖症狀進行了深入研究,選擇了其中104名兒童進行調查,並另外選取104名年齡相匹配的兒童作為對照,結果發現:相比於未患病的兒童,患病兒童吃過荔枝的可能性要高9.6倍,進入荔枝園的可能性要高6倍,前一天晚上空腹的可能性要高2.2倍。也就是說前一晚沒吃晚餐(也就是空腹)就吃荔枝的孩子們,比吃了晚餐再吃荔枝的更容易發生低血糖。不僅如此,發病與否、程度輕重,還與孩子們的營養狀況和荔枝進食量有關。另外,患病兒童還可能吃了未熟或者腐爛的荔枝。

研究者通過相關檢測,先後排除了傳染病殺蟲劑的可能性。從發病兒童的尿液中發現了降糖氨酸A(hypoglycin 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MCPG),這兩種化學物質,都是存在於天然水果中的毒素,它們在人體動物身上都會造成血糖降低及代謝紊亂。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9月的《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上,是目前為止關於穆扎法爾布爾神秘大腦疾病最大規模的研究,研究最終通過有力的證據證明:荔枝是造成疾病爆發的原因,而hypoglycin A和MCPG是大量進食荔枝後導致低血糖發生的罪魁禍首。

所以,真的不要怪罪果糖啦,至少別讓它寄幾個兒單獨背這口大黑鍋~

而其它的一些研究也發現:不僅僅是荔枝,它的一些遠親近親們,比如西非荔枝果龍眼等,都含有降低血糖的物質,尤其是未完全成熟時。

另外,其它一些研究還考慮過在荔枝產區的豐收季節,因蚊子和老鼠傳播病毒導致了病毒性腦病。當然,最終也並沒有定論,還有待更多的研究佐證。

10個孩子空腹吃荔枝死亡,你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預防辦法

到底怎樣避免“意外傷害”?

真的只能吃5顆荔枝嗎?

敲黑板劃重點

  • 一定要讓孩子吃好三頓飯,一頓都不能少!
  • 成年寶寶也要吃好三頓飯,一頓都不能少!
  • 晚餐尤其重要!!!
  • 即便吃飯了,空腹時候也不要大量吃荔枝。
  • 發生疑似症狀,服用葡萄糖來糾正低血糖。
  • 營養不良的孩子更容易踩坑,吃荔枝別多!
  • 營養不良的孩子需要看營養門診(屋主備註)

今天沒有碎碎念,正忙著吃荔枝呢~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