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国的雷达能发现我国的歼20战机吗?

爱君如我


歼20作为一款隐身战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技术积淀的结晶,在中国战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歼20是一款隐身性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先进战机,除了当前发动机矢量口没有解决之外,其他方面的隐身指标都是一流的。但隐身战机的隐身能力主要是靠减少雷达回波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隐身战机能够减少雷达发现的概率,缩短雷达发现的距离,但不是雷达发现不了。

近期美国举行了战机对抗演习,阵风战机就击败了F-35,这说明在近距离上隐身战机不仅仅能够被发现而且优势并不明显。按照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隐身性能也是如此。无论是F-35、F-22还是俄罗斯的苏57,中国的歼20等都是可以被雷达发现的。正是因为隐身战机能够被雷达发现,所以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大力研制新型的反隐身雷达。

中国是在反隐身领域起步较早,研发成绩最突出的国家。目前中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部分领域可以说超过了美国开始引领世界。公开资料可知,中国反隐身雷达出口型号在国际防务展上引起密切关注,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另外根据最新的消息,中国在米波雷达领域已经领先俄罗斯一代,也就是说在米波反隐身雷达领域,中国是绝对领先的。米波雷达是针对隐身战机的隐身的特点,专门打造的新体制雷达。

总体而言,中国自己的雷达发现歼20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关键的还是发现的概率多大,能够在多远的距离上发现。当然雷达和隐身战机是矛与盾的两个方面,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成绩也是一种相互促进,对于隐身战机和反隐身雷达发展都是绝对有益的。


深度军备


答案是:不可确定!

中国的歼-20“威龙”是我国自主研发最新一代重型双发战机,据不完全和非官方统计,中国已经装备了至少两个飞行旅的量级,她代表了中国航空航天及军工制造的最高水准,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否也适用于“威龙”?很难说!

众所周知,中国的反隐身雷达系统世界NO.1,如果站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角度来讲,在特定条件下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可以“轻松”发现“威龙”,如果“威龙”不愿意让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发现,那也非常容易。

按照国际惯例,隐身战机在执行非国土防卫任务的前提下,一般都会挂载龙博透镜,该透镜就是为了避免“己伤”才会挂载。此外,歼-20飞行一般都会实时互发数据链,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时候,即使不挂载龙博透镜,在特定的距离上也会被我国的部分型号雷达所“捕捉”。倘若歼-20主动发送位置,也就是通俗所说的二次雷达,在这情况下是故意让雷达捕捉,为了安全起见。

目前,战机执行任务核心点就是返航时刻要加入既定管制航线,一般情况下16-20公里的距离内我国部分型号的雷达会发现歼-20,超过既定距离就不可发现。

二次雷达其实是属于大雷达系统的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通俗来讲,二次雷达是“信号发射器”,歼-20是“信号接收机”,识别之后就会被我军雷达发现,即使在隐身状态下。

二次雷达的固定发射频率约为1000MHz,接收固定频率约为2000MHz,其中由三段脉冲组成,二次雷达作用距离一般在280-400公里内,在这个距离上足以使歼-20安全起降执行各种国土防卫任务。


墨墨观察


可以,我们目前完全有发现隐身战机的能力,关于这点,我先说个题外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6年春节期间美国的"F娘娘"进入我国领空,然后被我们的米波三坐标雷达发现的新闻,而发明这个米波雷达的38研究所还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奖,如下图:

而当时一群不知所谓的黑子还在说什么当时“娘娘”是带了龙伯透镜(起到放大雷达波的作用)才被发现的,但是,发现“娘娘”这件事已经在去年的12月份已经被石锤了,中电38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吴剑旗院士在安徽大学的讲座资料PPT别贴到了网上,直接给出了雷达屏幕证据,可以石锤我们完全有能力发现目前号称最先进战机的F娘娘,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次的空情预警常规微波雷达根本没有反应,只有米波雷达观测到了,如果是带了龙伯透镜,那么这些常规微波雷达是不可能没有反应的!

所以,我们连F娘娘都有能力发现,歼20也同样可以,毕竟在隐身能力方面,F娘娘确实要更加的优秀,这个是必须承认的,但是本身米波雷达就是各类隐身战机的克星,但是由于传统的米波雷达确实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主要有这三点:

1.探测仰角低、盲区大,导致不能推远发现目标;

2.不具备准确测高能力,导致无法引导航空兵空战;

3.探测空域的覆盖不连续,导致无法连续引导。

所以一些西方国家认为该淘汰这种雷达(上世纪的玩意了),但是电科团队恰好解决这些缺陷,使用了各种先进的算法、数字阵体质,以及各种空域、地形匹配波束,成功搞定了米波雷达在精确性、分辨率、测高等方面的不足,可以说,我们国家弄出来的这种米波雷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雷达了,这是更加先进、更加前卫的东西,不然,你们以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那么容易拿?因此,发现隐身飞机我们完全有能力,这个没必要去怀疑,当然,某些美分不能接受那也没办法,爱信不信!


哨兵ZH


中国雷达能不能发现歼20?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战斗机隐身。所谓隐身,不是看不见,而是被发现的距离近,这里的发现距离是X波段雷达发现锁定,在导弹给力的情况下,锁定就是击落,战争时期就是导弹伺候了。这就是隐身的过程。

所谓隐身,只是在X波段比较有效,其他波段即使发现了,还有能不能确定的问题,还有持续跟踪的问题,C段还能凑合,到了S波段,只有搜索了,这是一个系统。

而反隐身雷达,看的更不清楚,已经到了米波段了。在米波段,反隐身是天然的,隐身雷达是不隐身的。即使被米波的雷达发现,也不容易跟踪。因为隐身飞机是动的,飞机移动,飞机反射雷达不是漫反射,而是定向反射,有的反射,方向是很弱的。所以反隐身雷达要解决的就是能够持续跟踪,不被甩掉,这一步是很困难的。而中国成功了,真的很了不起。反隐身雷达对隐身目标越经常演练越好,所以,希望F22常来,但美国也不少,所以,把F22藏在了本土内,而且很难常见,而且绝对保密。隐身战斗机,就是一个杀手,要出其不意,如果经常来往,效果就会降低。

人们会经常举个例子,1999年美国F117被击落 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大意了。美国感觉当时天下无敌,人爱走顺路,也被X之外的雷达发现其规律,然后让火控雷达埋伏好,结果F117又来了,所以被击落了。不是反隐身雷达多么厉害,因为是不变对不变,被攻击方对攻击当然成功了。在经常改变的情况下,而且隐身飞机琢磨不定,隐身战斗机是很难被锁定的。

所以,反隐身雷达发现很正常,确定很难,如果能够确定,那是很了不起的。即使确定了,跟踪下去,但长波雷达是不能火控的,也就是说不能击落的。所以从搜索到跟踪再到火控,这是一个大系统。面对隐身战斗机,反隐身系统涉及到方方面面,成本是极高的。就像导弹和反导弹,导弹永远走在反导弹前面,隐身永远走在反隐身前面,这也是中国努力研制歼20的原因。



大志远思想空间


可以,但是要看是什么雷达,和这种雷达的工作波段!


▲就在去年12月25日,中电科首席科学家、三十八所科技委主任吴剑旗,还在安徽大学的学术报告会上,透露了我国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在2013年成功在东南沿海方向450公里处成功探测F-22并并绘制了其飞行轨迹的消息,我国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能发现F-22,自然也就可以发现歼20。

其实隐身战机对雷达隐身效能本身也并不是指雷达看不见,而在某些常见雷达波频段内,让雷达的探测距离变近而已。



▲俄罗斯各型雷达对不同RCS面积投影目标的探测距离示意图。

所以雷达可以发现隐身战机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不过要看概率而已,但是军事装备的应用不是撞大运,所以在雷达探测隐身飞机的具体应用中,要将这种功能实用化,因此也就诞生了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

米波雷达其实指的就是雷达工作波长1米-10米、波段在30-300兆赫兹的长波雷达,这种雷达多采用巨大的八木天线或矩形抛物面天线,体积、重量都十分巨大,并且存在低迎角盲区大(波段在低于一定角度时会产生镜面反射)、不能准确测高(多为两坐标雷达)、空域覆盖不连续三大问题。



而先进反隐身米波雷达就是解决了以上问题的一种雷达,比如用分区独立波束保型(波束多焦点)等技术手段克服了低迎角盲区问题、用MIMO新体制和地形匹配数学模型计算解决了不能测高问题等。


同时,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也为火控雷达指示目标提供了依据。

▲通常火控与目标指示雷达不同,其不需要360°全扫描和多高度扫描,只需要紧盯目标发射电磁波就可以,而在有了反隐身米波雷达提供目标指示的后,火控雷达就可以采用“凝视”模式对很小的角度照射就可以了,虽然不能完美的解决火控雷达对隐身目标的锁定问题,但是可以让火控雷达对隐身目标“看”的更远一些。

而我国自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出事后,空军就一直对反隐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单以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多代更迭,不仅建立了以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为骨干的反隐身防空网络,还用全世界首型使用化米波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覆盖了我国主要的战略方向。



而随着我国高新科技成果的集中爆发,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喜人的消息等着我们。


武备趣科普


当然可以!隐身战机只是缩小了雷达反射面积,并不是真的就能够隐身。以美国f22猛禽战机为例,f22的隐身能力大约是0.01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一只海鸥大小,确实是不易发现。但是呢,由于战机的飞行速度比海鸥快得多,所以只要是阵控雷达就可以通过测速来发现f22,只是锁定有难度而已。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雷达,俄罗斯s300能够在300公里左右发现f22,在100~150公里左右的距离锁定f22(数据来源于伊朗)。s400则能够在400公里左右发现f22,锁定距离则是150~180公里(推测没有实现监测)。我们的反导系统师从于俄罗斯s300,因此识别距离大约是在300公里,锁定距离在100~150公里。目前我们已经购入了s400反导系统,应该很快可以跟随俄罗斯技术再次提升雷达识别锁定能力。这也是为何美国在给f22升级导弹,配备射程300公里以上的对地攻击导弹,就是为了躲俄我两国的反导系统;

美国f15的机载雷达大约在120公里左右发现f22,在86公里左右可以锁定f22,这是美国红旗军演时的数据;

俄罗斯的苏35大致可以在120公里左右发现f22,但是锁定距离则提高到96公里,这是在叙利亚战场时得出的数据。

我们的歼20隐身性能应该还没达到f22水平,因此,能够发现f22应该也能发现歼20。


优己


可以的。当然只能给讲讲大概。

雷达识别目标主要靠反射回来的雷达波。无论再怎么先进的隐形战机,都做不到100%隐形,因为你吸收雷达波也好,折射也好,始终会有一部分雷达波被反射回去。

我们就可以通过反射回来的雷达波判断是个啥。反射得越大,这东西体积就大。但我们通过隐形技术,把这反射面积弄小以后。雷达识别的屏幕上,这飞机反射面也许就和一只大鸟体积差不多了。这要按大鸟算,每天警报都停不了。

但体积是一回事儿,图形就不同了。计算机比人方便多了。一只鸟反射回来,他的图形是差不多的。一架飞机反射回来的图形和鸟肯定就不一样了。

飞机通常都是量产的,我们只需要一架飞机作为蓝本,告诉计算机,找出凡是反射回来图形是这个样子的东西。那就简单多了。雷达波的速度比飞机快得多多了。

电脑一找到这种图形就会报警。预警的时间就大大提前了。所以xx国家隐形战机掉下来后,拼了命,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它炸掉。

不然就相当于你家的门钥匙丢了,只有换锁了。


九门提督坎震离


提这个问题的人在这里设了一个陷阱,那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么我们自己的雷达到底能不能发现歼20?如果能够发现,歼20隐身性能存疑。如果不能发现,我们的反隐身能力又值得担忧。这便是这位题主包藏的祸心。

实际上,当今世界上,隐身技术不是万能的,反隐身技术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大多数国家装备的雷达都无法有效识别隐身战机,目前只有中美俄具有一定的反隐身技术能力。而且谁也不敢说万无一失。因为反隐身技术不是随便一个雷达完成的,而是一整套囊括远、中、近程和各种波段雷达构成的防空预警体系来实现的。

一般的小国根本无法具备这样一个预警体系。所以,既然大家都还在拼命开发隐身技术,就说明到目前为止,战机隐形技术还是有效的。那么在测试战机性能时己方如何全程有效监控隐身战机呢?那就是在战机上安装一个特殊装置,龙勃透镜。龙勃透镜的作用就是专门用来让己方雷达可以发现并追踪影身战机行踪的。

说到这里,题主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陷阱已经跳跃过去了。








谢金澎


先来回答题主的问题,答案是唯一的、肯定的:可以。

歼20是我国的第一款四代机(我军方划代标准),与F22、F35、苏57一样,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隐身性能。现在所说的隐身性,当然不是“肉眼看不见”,而是指“具有雷达低可探测性”。那种连肉眼都看不见的真正的“隐身飞机”,以现在人类的科技,也就是只能想想:将来倒是很有可能出现。


隐身飞机对于普通的传统雷达来说,也不是探测不到、发现不了,而是探测的距离太近,没什么实战意义。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雷达都能探测到隐身目标(包括隐身战机、导弹等),只要距离够近。等到传统雷达发现隐身战斗机的时候,早已经进入人家的攻击范围内了,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这也是有人称歼20为“踹门的那一脚”、“破网的那根针”的原因。


网上歼20的照片等,经常能够看见在歼20机腹下挂有龙勃透镜,有人就根据这个说“歼20隐身无敌,只能挂龙勃透镜参加演习、训练、转场等,否则雷达根本就发现不了”、“苏57隐身能力不足,所以才不用挂龙勃透镜”,等等。这些言论,不过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当不得真。

龙勃透镜确实可以“放大雷达反射截面积”,但这并非是它的惟一用途,龙勃透镜最大的作用就是欺骗对方——它可以改变己方战机的雷达反射信号特征,让外界无法掌握战机的真实雷达信号特征,这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一款战斗机的雷达反射信号特征具有唯一性,打个比方说就像人的虹膜、指纹一样:根据雷达反射特征就能迅速判断出目标的类型,就像派出所根据指纹就能知道你是谁一个道理。



如果隐身战机的真实雷达信号特征被对方掌握,那么对方的雷达在发现该目标时,就能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 所以说隐身战机在非本国的公开场合出现时都会加挂龙勃透镜,俄罗斯的苏57在叙利亚期间始终都挂着龙勃透镜,就是怕被其它国家掌握苏57的雷达反射特征。同样,美国的F35在参加航展时、F22在参加多国演习时也都挂有龙勃透镜,就是怕泄密。再有一个好处是:避免成为对方进行反隐身测试的目标。

在本国内,加挂龙勃透镜,一方面是为了飞行安全,毕竟不是所有的雷达都能及时、准确的探测到隐身战斗机;另一方面就是任务需要了,比如说对抗演习、飞机测试等等。

回至主题:我国的雷达能发现歼20吗?答案就是:能,我们装备的反隐身雷达不仅能做到有效探测包括歼20、F22等在内的隐身目标,还能对这些目标做到有效跟踪、监控。

能够有效探测隐身目标(隐身飞机、导弹等)的雷达,叫做反隐身雷达。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绝对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研制、装备了多款第四代反隐身雷达,我们拥有的反隐身雷达型号也是世界上最多的。



现在的隐身技术对于长波雷达来说,其隐身效果不大,也可以说是:在长波雷达面前,现在的隐身战机不具有隐身性。利用这一特性,各军事大国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反隐身雷达:米波雷达等。

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公开展示了反隐身米波雷达,《简氏防务周刊》称:中国已经成为反隐身雷达的全球引领者。 2017年6月,我国共有四款反隐身雷达参加了巴黎航展。为此,美国海军在2018年预算中,还专门拨了一笔20亿美元的经费,用来研制新型干扰机。




我国的反隐身雷达有JY—27A、JY—26、YLC—8B雷达等等,型号不同,探测隐身目标的距离也不相同,最近的也在300公里以上。其中JY—26雷达还两次跟踪、监控到F22,媒体曾对此做过,包括简氏防务。

歼20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虽未公开,只能说是应该与F22的RCS差不多,既然F22能被探测到,歼20也一样。


儒道之主


这是典型的矛与盾的关系啊,毫无疑问可以探测到,说到这咱们先明确一个概念吧,五代机(中国标准四代机)并不是说完全隐身了,甚至更夸张的说看不见,五代机是低可探测性,意思就是说缩短发现的距离,可以探测的距离越短,则代表着这款战机的隐身性能的越强。

这就衍生出一个概念,超视距作战,在互相看不见的地方战斗就已经发生,随着现在各种先进空空导弹的服役,五代机携带的远程空空导弹射程普遍都在100千米以上,像二战那样“狗斗”的情况,在现代空战中几乎不存在了,把随身携带的导弹打完以后撤出战场是唯一明知的选择。


由于国内歼20的RCS值咱们不知道,不要紧,咱们可以用小学就学过的类比法进行推测一下。在2018年12月份咱们得到了这个答案,中科院的首席科学家,国宝级任务吴剑旗院士,在安徽大学的讲座中,就介绍了中国的先进米波探测雷达研发成功,并且在2013年的东南沿海成功探测到美国F22“猛禽”战斗机的位置,连F22都可以探测到,你说可不可以探测到歼20呢?

这种雷达说先进也不先进,不但不先进而且还落后了,唉唉唉,兄弟先把你那40米长的大刀收回去,这种米波雷达虽然优点很强势但是同样的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三大问题,空域覆盖不连续,导致不能连续引导战机跟踪,不具备高探测能力,探测仰角低盲区大,无法有效发现战机,但是咱们中国的科学家把这些问题奇迹般的解决了,于是本来被西方所抛弃的米波探测技术到了咱们这成了对付隐身战机的利器,为中国科学家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