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物联网业务应用安全风险中,远程控制命令风险最大

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是通过采集数据上行与远程命令下行的方式来进行的。业务系统通过海量终端节点的数据采集形成业务云端数据,同时业务云端发送远程控制命令对感知终端进行控制、管理。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在物联网应用的这个过程中,业务云端对感知终端的远程控制命令的安全非常重要。一旦被黑客劫持取得,就有可能存在物联网业务应用被接管、控制的风险。所以,远程控制如何抵御非法劫持控制就尤为重要。

指令作为程序的最小单元,保护好指令就保障了业务应用的核心安全

远程控制指令是一种数据单元,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程序中的指令。指令是程序中最小的基础单元,就像人的细胞一样,如果我们对这些基础单元进行认证识别,保障它的安全,不被非法复制和修改,那整个应用程序也就会变得安全。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基于以上指令保护的安全原理,对物联网业务系统的核心指令(即:远程发送的关键命令)进行安全加固和识别管理,并在业务系统中加入主动安全防御管理机制,在不影响带宽功耗和性能的条件下,业务系统与终端建立起对非法攻击的主动防御。这样形成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体系。

主动防御建立在我方识别的基础上,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不动

主动防御体系形成后,在业务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一旦遭遇非法攻击,这些已经加固的远程命令便与业务系统配合起来一同反抗,实施主动防御,完全杜绝黑客非法的入侵接管风险。当然,如果业务系统不遭遇非法攻击,那整个系统自然也就会正常运行。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之所以是主动防御,是因为防御是建立在我方对敌方攻击行为判断的基础上的: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不动,且整个防御不影响业务执行效率,这就是主动防御的核心。

引石老王重磅:IPK主动防御安全系统简介

IPK(Identity Public Key)主动防御系统,融合了目前主流的组合公钥、IBC(SM9)、CLA无证书认证系统等,兼容各种基于标识公钥的新型算法,解决了不同标识算法体系下的密钥统一管理问题。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IPK安全系统的特点:

① 支持去中心化、点对点认证,且适用物联网窄带应用。

② 密钥管理更加灵活、方便,与业务系统紧密结合,通过业务系统完成对物联网感知终端的密钥签发。

③ 对业务系统的远程关键指令与数据实现安全加固与授权,并提供系统安全策略与参数设置,实现业务系统主动防御。

基于控制命令,让物联网应用主动出击,彻底抵御黑客的应用劫持

引石老王:从事信息安全工作20年,国内首批商业密码从业人员,国家商业密码应用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专注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的远程控制指令的加固授权,致力于系统的反劫持防御与信息安全反黑。

关注引石老王,为您解读安全与高科技,提高安全意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欢迎关注交流、留言探讨,期待与您的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