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阿里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用戶62713873615


這個問題,特別考驗想象力,也很燒腦,需要認真思考,給出靠譜的答案。


投資是一場旅行,在旅途,遇見您。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亞洲最大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榮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騰訊和阿里巴巴,活得一樣久。


騰訊是國內社交行業的第一名,阿里巴巴是國內電商行業的第一名。


騰訊的微信,我們無法離開,每天都在使用。阿里巴巴的淘寶和天貓,我們也是無法離開,每天都在用。


兩家公司都是5000億美金市值左右的公司,不會輕易倒閉,公司的收入和利潤非常穩定,能夠確保自身的持續平穩發展。


所以,我認為兩家公司活得一樣久,就如全球餐飲品味麥當勞和肯德基,也如全球運動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

二,少了誰,都很麻煩。


根據全球幾百年的商業發展史,每個行業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形成雙子星,也就是形成兩個巨頭公司,就如汽車行業的寶馬和奔馳。


兩個巨頭公司之間,會不斷競爭,相互促進對方的發展,也讓對方始終保持危機感。有危機感的企業,不會倒閉,壓力反而是好事情。


因此,如果騰訊沒了,那麼,阿里巴巴也有風險。如果阿里巴巴不見了,騰訊也會有問題。

三,競合和人生。


商場如戰場,戰場之中,你的敵人和競爭對手,決定你的水平。因此,在人生之中,我們需要擁抱對手,向對手學習,向對手致敬。因為有你,我更加勇敢。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有投資問題,歡迎與我私信溝通,將給您一個專業和靠譜的回答!



雄風投資


阿里和騰訊目前都發展的很好。從長期來看,我覺得騰訊會走得更遠。下面從幾個具體的角度進行對比分析,包括用戶、戰略、投資佈局和朋友圈四大部分。

在用戶方面,騰訊優勢很大

在國內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當中,騰訊的兩大社交產品微信和QQ穩居在金字塔頂端,並且從較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都不容易被取代。一個微信佔據了大學生、白領以及更高的年齡和社會階層,一個QQ佔據了青少年,可以豪不誇張的說,騰訊的用戶幾乎與中國的網民數量相等。在中國目前來看,再也沒有第二家公司能做到。騰訊以QQ的社交關係鏈為基礎發展起來了騰訊遊戲、視頻、音樂等娛樂性產品,打造了互動娛樂的帝國。以微信的熟人社交為基礎,發展起來了微信支付,擴展了騰訊的金融版圖。

關於用戶活躍的問題,這是社交產品的另一重大優勢。簡單來說,用戶數量越大,且越活躍,就可能產生更多的行為(遊戲、視頻),帶來更大的價值。而阿里的根基在電商,主要是一種交易行為,整體的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會短很多,且用戶女性較多。兩個公司的基因不同,也就導致的發展方向上的差異。但是騰訊手握巨大的用戶流量,明顯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兩家戰略各有千秋

騰訊提出“連接一切”的戰略。社交是連接人與人的產品,而這個社會的核心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關係基礎之上,去發展人與商品、人與信息、人與企業、人與服務之間的關係是具備很大的可能性。在著名的3Q大戰之後,騰訊開始走向了開放,在劉熾平的主導之下,騰訊施展財技,這幾年陸續投資了京東、搜狗、滴滴、美團、58等眾多的公司,且把他們拉入到騰訊系的陣營中。騰訊將自己的用戶流量導入到各個領域的優秀公司,同時利用資金來扶持他們的成長,大大加速了這些小巨頭的發展。並且對於用戶來說,也得到了更好的服務體驗,這樣何樂而不為呢?另外騰訊也持續在擴大ABC(AI+Big data+Cloud)的投入,在即將將入的智能互聯網時代,騰訊也佔據了一定的先機。

阿里在2017年提出的是“五新戰略”,包括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馬雲將會集合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生態體系內的所有力量,在未來3-5年堅定推進“五新”戰略。以“五新”戰略為指導,馬雲希望阿里要做到“五個全球”,即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五新”打造的是商業基礎設施,將會重新定義很多產業和行業,但同時也會加速阿里巴巴“五個全球”目標的實現。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騰訊的“連接一切”和阿里的“五新戰略”各有偏重,不好說哪個更好,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在投資佈局方向,騰訊有優勢

阿里和騰訊都在瘋狂的“買買買”,幾乎買下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對於騰訊、阿里這樣的生態級企業來說,都是可以收創業稅的,甚至京東、小米這些都是可以去做的。海量的用戶,巨大的流量,鉅額的資金,強大的背書,豐富的資源,每個創業公司都想要這些。看騰訊投資或併購的企業,目前有很多都是如日中天,廣為用戶所知。目前在互聯網圈裡面影響很大的TMD(今日頭條、美團點評、滴滴出行),其中有兩個是騰訊戰略投資,且大力扶持。美團和滴滴已成為新一代的小巨頭,從這個可以看出騰訊投資的眼光是非常好的。

反觀阿里,之前投資了快的,結果滴滴和快的合併,滴滴佔據主導地位,騰訊也獲得了領先優勢。投資餓了麼,現在美團的聲勢會更大一些。有一種感覺是阿里在投資上看得不太準,或者會慢一些。還有就是阿里收購的企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創始團隊都不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阿里投資的主要企業。

在朋友圈方面,騰訊更有人情味

這是一個講究“朋友圈”的時代,政府都希望擴大在國際上的“朋友圈”,每個人也不例外。在公司內部騰訊五虎將可以說相親相愛,雖然馬化騰不一定表達的特別多,但從實際上來看,創業的兄弟們同甘共苦,也各自分享到充足的利益,張志東雖然低調也是財富榜上的常客。反觀阿里的創業團隊,我覺得雖然名頭響,但實際的情況恐怕不容樂觀,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在創業路上,跟阿里的人接觸也很多,整體的感覺是騰訊是內部合作型,阿里是內部競爭型。騰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阿里給人的感覺是“我碗裡的肉,你們都不要搶”。整體來看,騰訊內部政通人和,兄弟們也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從外部來看,烏鎮飯局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案例。馬化騰這邊應接不暇的各種“局”,而馬雲是比較孤獨的。這個現象其實非常有趣,因為從兩個人的性格特點來看,馬化騰是比較低調的,馬雲是高調的。結果為什麼變成了這樣?反倒是馬化騰顯得高調而馬雲卻低調起來。有一句話說的好,春江水暖鴨先知。應該來說春江水寒也是鴨先知,各路大佬都是明事理的人。

行走在創業路上,追逐光榮與夢想


光榮與夢想1987


競爭激烈的互聯網,兩家都很強,但是馬爸爸造福了更多網購愛好者

基因不同的阿里和騰訊總被人拿來比較,沒辦法,騰訊想做互聯網一哥的心大家都看出來了,可是偏偏遇上了坐擁兩寶入口而不低頭的阿里,一場沒有硝煙的互聯網戰爭正在潛移默化的開展。

1.流量為王的互聯網生態鏈

我們可以把互聯網生態鏈看成一條河,河水源流來自用戶通過流量入口進行更多的網絡行為,所以業內把騰訊看為互聯網上游的流量王,騰訊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以線上的基礎業務為核心流量引擎,驅動相對更下游的業務。

更下游的業務囊括了我們最愛的網購,遊戲,音樂等等。偏偏在這條生態鏈下游產生了坐坐擁中國最大網商平臺的阿里。阿里依靠兩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實業生態鏈,自成一派就跟騰訊這個上游流量王產生了衝突。

2.騰訊的股權投資

騰訊酷愛投資控股這樣簡單的方式,然後以流量相挾合作伙伴。最近的大事兒就是,騰訊京東聯手花錢娶了唯品會。

這樣簡單的方式投資在投後管理上很鬆散,但是給錢不費力的投資方式使騰訊有更多精力去介入更多不同的行業(以2017年投資版圖為例)所以投項目更多。低投入的騰訊通過推動其上市獲得超額回報,所以騰訊的投資就是錢生錢最快的風投方式。

3.阿里的產業投資

阿里在投資方面就是一個大家長,得分析這個項目是和自己旗下的哪一塊業務接壤,把你收養後還時刻監督你成長,給予密切的關注。從零售、貿易,到數據、物流,阿里是一整條完整的實業生態鏈。所以2017投向了新零售、物流和企業服務等自身核心業務周邊,這些項目必在生態鏈環節上要起到佈局優化作用,因而投資方面更為獨立,項目相比騰訊也更少(以2017年投資版圖為例)

4.喜歡結盟的騰訊VS獨立的阿里

上面為大家解析了互聯網生態鏈和騰訊,阿里的投資風格,我們是不是更能理解阿里為什麼被一步步孤立。

阿里獨立的一步步佈局自己的實業產業鏈,別人似乎無法進入他的領域分一杯羹,對手又因為他的強勢發展而不斷眼紅,這樣討厭他的人就慢慢的走到了一起。傲氣的馬爸爸從來不在意這些,注重提升自身實力是硬道理,強大了還害怕鬆散的聯盟嗎?

跟騰訊綁定的企業本身從結盟之初就帶有不安全感,在經營上保持一定“獨立性”的他們,卻受騰訊在資本和流量上對他們的雙重綁定,所以結盟也不一定代表穩定。

未來互聯網的風雲變幻誰又說得準,但是馬爸爸的模式肯定更能造福酷愛網購的我。

如果您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記得點贊和收藏哦~



懂財帝


馬老師算過命了,阿里巴巴要活102年








中國馬總桶


就憑騰訊無底線的把遊戲作為主營業務這一點,我就咒它快點兒倒閉!作為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更能瞭解和體會到遊戲對當下的青少年的毒害到底有多嚴重!阿里巴巴才是在做真正的事業!有自己對社會的擔當和責任!我始終支持我引以為傲的同行馬雲老師!!


一直往南就是北


根據他們公司遠景,應該是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花下農夫老張


自古國有國策

如今企有企策

阿里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騰訊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不掙錢的遊戲


各自的朝聖


你見過一家忽悠孩子打遊戲企業能走很遠的嗎?


馬繼華


我認為阿里巴巴走的更遠。理由如下:

第一,暴利會影響決策。騰訊靠遊戲,獲得了不菲的收益。就像曾經不可一世的百度,靠競價排名掙得缽滿盆盈。但現在呢?日落西山。

騰訊或許走的是阿里的老路。

第二,企業的責任感。

在百度、騰訊和阿里這些企業談責任感和道德感都是扯淡。他們最關心的還是錢。

但是,馬雲是教師出身,多少還有一點情懷。

從百度給假藥和醫院做排名的時候,就註定了被唾棄;同樣,騰訊抓住遊戲不放,毀了多少小孩子,早晚也會得到清算。

至少馬雲沒有那麼赤裸裸地踐踏人的生命和未來。

所以,馬雲會比百度和騰訊加起來走的都遠!


來去無痕


這幾年互聯網神速發展,國內影響力比較大的是阿里巴巴和騰信,現在它們都在全球佈局,但是阿里巴巴全球擴張的道路相對容易些,而騰訊佈局道路有些艱難。

2012年市值高達1970億美元的騰訊開始著手準備微信的全球化擴張,他們希望依靠微信在海外市場獲得成功。

2013年騰訊與阿根廷球星萊昂內爾·梅西簽約代言微信,梅西出現在了一系列線上和電視廣告上,其中父親節在巴西推出的廣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2013年底微信和另一位巴西足球明星內馬爾簽約代言。

但是,微信的努力好像並未獲得回報,在海外的用戶數量增長乏力,黏性不如Facebook、WhatsApp等應用,甚至在泰國,微信都已經落後於 Line 了,之後基本上停止海外佈局。

張勇在2015年被任命為CEO之後不久,他就表示,阿里巴巴必須進行全球化,而且必須要成功。

2015年8月,印度排名第二電商公司Snapdeal獲得富士康、阿里巴巴和軟銀的5億美元戰略投資。

2016年,阿里巴巴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此舉使阿里巴巴年收入增長56%達到233億美元。

2016年1月,阿里巴巴跟投美國拼車服務提供商Lyft,Lyft在美國30座城市提供服務。

2016年11月1日,馬雲的螞蟻金服宣佈戰略投資泰國支付公司Ascend Money,未來有望服務泰國一半以上的網民。

2017年4月19日,馬雲掌控的支付寶宣佈正式進軍非洲肯尼亞,其航空官網已經支持支付寶訂機票。

目前阿里巴巴在歐洲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荷蘭都設立了分支機構。

今年馬雲在G20大會上提出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希望能夠讓全球20億的年輕人隨時通過手機做全球的生意,全球買全球賣。

從上面這些佈局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佈局已經初步模型,騰訊還在前進的路上。

阿里巴巴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擁有整個世界;騰訊在模仿路上一直前行。

希望我們這兩大互聯網巨頭,發揮各自的特長,為我們創造更多福利。

如果你是一名創業者或者你正有計劃創業,歡迎加入最有溫度的眾創思維創業社群!

我們會給你提供全方位創業諮詢,幫你結交優質創業人脈資源,助你創業成功。

吃瓜群主:創業者李國

更多精彩諮詢 期待您的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