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一說到站樁,很多人立馬想起武俠片裡一個少年扎著馬步,站在兩根木樁上,頭上和兩肩都還各頂著一碗水。沒錯,這就是站樁。不過站樁分很多種,馬步樁比較常見。有的樁要求單腿站,或者踮起腳跟站。湖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前輩,從小家傳的功夫,居然是用腳趾站樁,實在令人驚歎。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但無論是內家拳,還是外家拳,大都以樁功為基礎。而道家的丹道功夫,也極其重視站樁。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我初入玄門之時,家師對於其他的功法只是略略帶過,唯獨在站樁上,前前後後幫我調理樁架有半年之久,我才勉強把架子給定了下來。相比其他功法要持咒、行訣、結印,書符、踏罡,吐納等等,似乎站樁是最簡單的,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就行了。我反倒覺得站樁其實是最難學的。若只是擺出一個大致的樁架,倒是不難,難就難在諸多細節的微調,這些細節其實才是精華。這些細節和種種意念結合在一起,十分微妙。

比如對頭部的要求,對初學者僅僅只是要求“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若能堅持練下去,再教他領一個意念,想著頭要頂著天空一樣,微微有一個向上頂的意,有這個意在,頸自然就直了,下頜自然也會微收,久而久之他會慢慢領悟到什麼是“虛靈頂勁”。又比如對肩肘部的要求,剛開始只是教放鬆肩部,兩肘下垂,不到一定的時候,不會給你點破“沉肩墜肘”的真意。很多人認為應該把“沉肩墜肘”改為“松肩垂肘”,其實這是不得真傳。古人用詞極為慎重,“松”和“沉”,還有“垂”和“墜”,完全是兩個概念。“松肩”是對初學者的基本要求,只不過是肌肉上的放鬆而已。只有肩先“松”下來了,才有“沉”的希望。而“沉肩”也是需要領一個意念的。只有練到一定火候,再加上點撥,才能真正領悟“沉肩”的意義。可以說,只要肩一沉下來,整個樁架就會大不一樣。所以教老外站樁,就很為難,因為你只能告訴他relax the shoulde,教他放鬆肩部,很難讓他領會什麼是“沉肩”。這些年我傳授站樁,很多人連最基本的放鬆都做不到,樁架無比僵硬,能達標的人極少,所以調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為什麼大家一起站樁,明明樁架都一樣,有的人姿勢很標準,但站著卻毫無氣勢,也沒有那個味道,甚至看著還彆扭。而有的人的樁架只要一擺出來,就有一股頂天立地,懷抱天下的氣勢。關鍵就在於一個“意”!《龍蛇演義》這本小說裡,關於站樁的“意”,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情節:

一個是巴立明教霍小玲站樁,也是教她先學會領會拳意。老巴告訴她,拳意越浩大精深,武功成就就越大。這跟做人一樣,做人要先培養性格,性格越出色,人也就越出色,都是一個道理。

巴立明教她站樁時頭上領的意,是以頭為北極星,北極星又為紫微星,為帝星,只要一動,帝星飄搖,天下皆反。在站樁的時候要存著這個意,久而久之,就會潛移默化,氣質就會融入其中來。若不存意,則是死練,瞎練而已。但霍小玲怎麼也領不到這個意。因為她不像巴立明是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她是香港人,出生環境和內地不同,更加無法想象那個時代的意境,自然無法融入其中。

還有一個情節也挺有趣,王超在小區公園站樁,這個樁為“心印勢”,寓意心和天地相印,與自己生命力相印,與眾生相印,與一切美好願望相印。是大如虛空的拳架,至高無上地見神法門。旁邊一個老者雖然不懂武,但他是另外一個領域的巔峰人物,他看了半天,說:“看你站這的氣勢卻也看得出來,有股大氣,很大很大的氣勢。就好像是能滿足所有的人的願望的味道”。當時王超內心一驚,因為正好一語道破了他這個樁的意境,說明這個老者也非一般人。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講究一個“意”,拳有拳意,樁有樁意,所以行拳站樁,和詩詞,書法,國畫,古琴一樣,都是需要領會到其中的意境的。比如古人寫作,講究的是“文以意為先,意猶帥也”。潑墨揮毫,講究的是筆意,或筆意縱橫,或筆意瀟灑,或筆意空靈。我以前講過,為何傳統文化有移情換性,改變氣質的作用,關鍵就在於通過修學中的潛移默化,能逐漸深入體會到這其中的“意境”,這股子“意”,就可以慢慢的改變一個人精神面貌,提升一個人的氣質。積蓄的“意”多了,就能慢慢養成“勢”,這個人就會有了氣勢,氣場。所以,武者或是修道者,和書法家、畫家、詩人、古琴家等等是一樣的,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或空靈、或穩健、或豪放,或鋒銳,這都是長期修煉出來的,迥異於俗流。

站樁要站出功夫出來,就必須要存意,這是一種精神力量。樁架是用意而不用力,樁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領不同的意,練不同的樁。所以傳統功夫裡,有著許多不同的樁架,有的樁注重練氣,有的注重練力,有的是練筋骨等等。還有道家特殊的樁架,比如專門練神魂的,練神通的等等,這裡就不提了。就說常見的養生樁和武術樁的樁架吧,這兩種樁的樁架不一樣,存的意也不一樣。養生樁的樁意,更注重“關”和“蓄”,姿勢大多以抱元守一為主,主要是為了固本培元,積精累氣。而拳術樁以技擊為主,處處體現“爭”,如膝蓋講究內裹外翻,這就是一種爭力。在站的時候,頭、雙肘、兩膝等支點,處處要頂出去,好像靠這幾個支點,就把整個身體就如同帳篷一樣支撐起,給人一種整個人頂天立地的感覺。還有的技擊樁練習爆發力、渾圓力等等,這都是不同的樁意和樁架的結合而練出來的效果。我原來學過一種技擊樁,要假想自己站在大海里,海面上滾來一排排的木頭和自己身體撞擊,想象被自己的身體彈開。領著這種意,來鍛鍊自己的身體和氣質。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樁架裡面的這種“意”還有很多,一時間也說不完。不過初學者站樁,最關鍵的是把樁架調好,姿勢要正確,至少看上去象那麼回事,這就是“形正”。然後再去調細節,這必須要有行家指點。有次我看一本書,書名忘記了。裡面講一個練形意拳的小夥子在公園站樁,一個高手沒事,老在旁邊看。小夥子就收了功和此人聊天,一聊發現對方也是練拳的,就說自己站樁很久了,一直不能突破瓶頸。高手說,你以後站樁,就想著自己好像一根竹竿,把地面再插進去兩寸。高手這就是教他的腳如何存意了。小夥子按這個方法站了兩星期就驚訝的發現自己突破了原有的境界。不得不說這個高手的眼光很厲害,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

我在公園裡也常常看到有人站樁,估計大多數都是自學的,別說領意了,連基本的樁架都有問題。這樣又如何能真正練得出功夫來?所謂“形正則氣順,氣順則息寧,息寧則心定”,站樁首先就是要樁架正確,以意去正形,形正以後,再以意去養神,去調息,去導氣。這每一步,都需要行家手把手的帶。家師曾感慨,說現在的人學站樁很難出功夫,因為學一兩天,回家就開始練了。而他少年時學樁,是住在師爺家裡,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在師爺眼皮底下站樁,只要樁架偏了,馬上就要糾正過來。而且一點懶都不敢偷,痛得流眼淚也不敢停,上廁所都蹲不下去,可見有多苦。

可惜現在很多人不懂,也不屑於尋師,大多看書或看視頻自學,學的多半是什麼無極樁,渾圓樁之類的,連一個樁架都擺得錯誤百出,別說練出功夫來,不練出毛病來就不錯了。樁功有重重關卡,可謂一重關卡一重天,每突破一重關,功夫都是一日千里。

練功有文練和武練之分。就和煮東西一樣,文火慢慢熬,來得慢,不如武火又猛又快。而站樁就屬於以武火來修煉,之所以過去的拳師或丹師不輕易教站樁,真正高層次的樁法珍貴不可輕傳固然是一個原因,關鍵還是武火修煉的功夫,並不適合大眾。因為大眾受根基,資質所限,很難練到比較高的境界,而且受不起這種武火長期猛烈的煎熬淬鍊,只能走一些比較文一些的路子,比如打坐調息、持咒、存神、誦經、唸佛之類。因此樁功都只是傳給自己屬意的弟子。

據說大成拳創始人王鄉齋少年時拜師學武。師父在炕上睡覺,他在一旁站樁。師父醒後,先檢查他的布鞋底有無被汗水侵溼,若無,則怒目相視,罰其重站。而對其他弟子不但態度和藹,還授以各種拳腳器械。王極其羨慕,私下向師兄們偷學,其師大怒,關上門訓道:玉皇大帝在此教你功夫,偏偏去四處向土地爺學。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為什麼高手如此非常重視站樁,把樁功視若珍寶,寧教千拳,不捨一樁。公園裡也有人站樁,沒看出多厲害啊。其實,站樁是一門極其精深的功夫,必須要得明師的指點,再加自己的苦練,方能深得其中三昧,不是一般人能練得出來的。現在世面上的樁功,以氣功養生樁為主,只能通經行氣,調養一下身體,拳術樁要難一些,但多半也是以技擊為目的,至於道家的丹道樁架,得真傳的甚少,一般人也承受不住,練丹道樁,需要很大的福報,畢竟脫胎換骨,洗髓伐毛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練一練氣功樁,對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鍛鍊方式,至少在養生祛病上,遠比跳廣場舞要強得多。只是越是膚淺的,反而越容易被大眾接受,要接受更好的,真的也需要福報。一般人寧可去跳廣場舞也不會去站樁,因為跳舞是娛樂,而站樁很辛苦,還很枯燥。很多人好動不好靜,缺乏耐心,即使是公園裡練太極拳的,我看也是行拳的多,站樁的少。就算站樁,也不過應付半小時,然後還是去打拳去了。

由此可見,世人一來是不得樁法的真傳,二是不肯下苦功,沒真正站進去,把功夫給練上身。所以現在樁功越來越少人練了。其實站樁可以脫胎換骨,真不是一句虛言。只是這“脫胎換骨”,我是分為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氣質上的改變。這個上文已經說過了,因為樁意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藍天白雲下站樁,領著一股頭頂蒼天,腳踩大地的意,如山嶽般峙立,抱元守一,精神內守,氣定神閒。站樁時若長期存著這樣的意念,潛移默化下,對提升心性,重塑人格,轉化氣質都有極大的益處,會慢慢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變得沉穩、大氣、豁達。這其實就是道家說的“煉己修心”。只不過,單單在功態中修這顆心遠遠不夠,還必須要在紅塵當中反覆打磨淬鍊,不然出了功態就打回原形了,定不住。

第二層則是色身肉體上的改變。這一層就很難了。在站樁時,真氣層層深入,從皮膚到肌肉、內臟、骨骼慢慢滲透,在氣攻病灶時,必然有一番激烈的正邪交鋒,這時以前的一些老病,或是隱藏在體內還未發作的一些病,就會被引發出來,很多人因為信心不足,一旦感覺到身體不適,就不再練下去了。如果能堅持下來,身體就會大量排汗排毒,而且會大量的放屁,多的時候一天能放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一旦把這一關挺過去,很多人會覺得身體輕快,充滿活力。練到這一步都不難,大半年時間就可以了,多數人只要堅持每天站樁,達到這個排毒養生,強身健體的效果不難。可能有的人還能練出其他效果出來,比如閉目能內視到五臟六腑,經絡或丹珠,或睜眼能看到金色的光球,會陰穴有氣在旋轉或是湧動,氣行周天,兩腎煎湯,陽物自舉等等。

這些景象不能描述太多,因為沒練到這一步的人,容易追求這些。練到氣轉周天,命門點火的時候,就有資格進行丹道的築基了。一般人能練到這一步就很不錯了。再往上走,就是踏入丹道的大門了。繼續站下去,身體會定住,而且呼吸也會定住,進入“定形”和“定息”的境界,到這一步都還不難,最難的是“定心”,站樁站得入定了,一念不生。按家師的說法,三定同現最難得,跨入小混元的境界了,算是有些小成了。這時會排出更多有毒的雜物,其形其質,骯髒粘稠,如痰如灰,難以描述。能練到身體排出這種雜質的地步極其罕見,有的人終其一生也達不到,這是勉強不來的。比如有的人體內潛伏有先天性疾病在經絡裡,在武火的強行淬鍊下會引發出來,這時反而會大病一場,不能繼續。說到底,還是和人的福報有關係,有的人業障深重,福報不足,走不了武練的路子,身上的這些毒素雜質排不出來,就只能改走文練的路子了。

其實,所謂“煉己”,大家只知道要修心,卻不知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淬鍊打磨自己的色身,把體內的氣練得更純,將體內的這些毒素雜質都排出來,這些毒素其實也是業障的一種顯化,留在體內終成隱患。如果不能排出去,也是“煉己不純”,對以後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影響。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記得我曾問家師,修行的築基什麼最難?是煉精化氣?是松腰開胯?是抽鉛添汞?。。。。。。我一連說了好幾個。家師都搖頭,笑說,這些有什麼難的,只有煉己最難。

我默然,確實如此,古人也說了,還丹甚易,煉己最難。大多數人的修行之所以功虧一簣,其實都是因為煉己不純。一絲習氣誤平生,煉己不純種禍根。家師說,你可還記得呂祖的百字碑上有這麼幾句嗎?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我細細一品,這四句話其實就是講的“煉己”的功夫,真正的修行,不是消極避世,反而要主動去“應物”,去接觸紅塵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而且不迷在裡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定住自己的心,心定下來了,才能談得上“煉氣”。

家師見我若有所悟,便又提示說,可還記得下兩句?不等我回憶起,便自吟起來: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我頓時恍然,沒有前面的“煉己”大成,哪會有這“普化一聲雷”啊?一絲習氣,一絲雜質都會誤了道,想想真是不寒而慄。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難怪古人這麼重視站樁,認為“欲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確實是“煉己”的一個絕好法門。 煉己有成,可不就相當於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嗎?哪怕只能練到轉化自身的氣質,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脫胎換骨”啊!

所以,肯以“樁功”相授的師父,都是肯用心的,肯對弟子負責的。如果去外面拜師,盡學了一堆符咒之類,或是教你排什麼病氣,教你查什麼三界之類的,還告訴你一得永得,那就留點心吧!真正的修煉,是面對自己,就好比魯迅先生說的,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也是一樣,要敢於面對一身習氣,一身雜質的自己。修煉真正的心法,永遠是“內求諸己,不假外物”,違背這一條,就是走了邪路。

這篇文章,限於篇幅和讀者的接受程度,我只能大概的介紹了一下站樁,不好寫太深,怕大家看不懂,畢竟多數人沒站過樁,沒切身體會。以後若有機緣,在家師的首肯下,我會傳授一些樁功出來和大家結緣,願大眾能煉己修心,踏上修真之途。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附:《道門功法:站樁的九個層次》

今天,與各位分享最精髓的道門功法【站樁】

站樁是非常好的滌陰增陽的功法,而且簡便可行,在公園、小區綠地,甚至在家中、辦公室都可以做。站樁功又是歷代大醫家、拳家和佛道修行都提倡的修煉方法,除了增進自身健康,還能提升禪定功夫,開發智慧,功夫漸深,由此進入天人合一之境也未可知。

祖國醫學有“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之說,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過四十歲,臀部肌肉往往就逐漸萎縮、下垂、下半身越來越單薄,站樁是在腳的基礎上進行穩紮根,接天地、調氣機,以較小體能消耗進行滌陰增陽的健身活動,對於體虛而又往往消耗過度的現代人,實在更顯重要。願您能把站樁列為經常性的修身功課!

初練站樁、抱球、由於剛剛入門,注重的是調息。站不了多久就感到腰痠背疼,兩手痠疼不能持久。慢慢的雙手手指有了“麻熱脹”的感覺。隨著時間的加長,慢慢的會向雙臂,胸背腰腹,雙腿雙腳運行。終於都使全身都有了麻熱脹的感覺,所以站樁抱球的第一個層次是麻熱脹。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全身有了“麻、熱、脹”的感覺以後,身體和經絡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敏感。練功有了一定的功底,就可以開始練習運氣、發氣了。站樁抱球時,右手的氣到左手,左手的氣到右手,通過兩臂、身軀,可見到氣環的存在。有的人微睜著眼或閉著眼,可以看到不同色彩的光環在打圈。這是站樁、抱球的第二個層次,“氣環、光環”層次。

在站樁抱球過程中,輕輕轉動一下,慢慢地感覺到了兩手所報的“氣球”也跟著轉動,向前推,感到了阻力,兩手向外拉,感到了拉力。兩手向內擠,感到了推力,兩手向上抬,感到了空氣的壓力,兩手向下放,感到了空氣的浮力。總之,抱著球兩手不論往上、下、左、右、前、後移動,感到六面都有阻力。所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這時,看似無形無質的空氣,已經變成了具有物質、能量、信息的“炁”了。這是第三個層次,混元一炁層次。

由於空氣轉換為“炁”,這時質的飛躍。在此基礎上繼續轉進,在一定的地理磁場條件下,你可以感到地球在呼吸,大樹在呼吸。在練功入靜一會,慢慢地也可以感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呼吸,下丹田在呼吸。這就出現了所謂的“胎息”,這是站樁抱球的第四個層次。即“胎息”層次。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胎息出現,安照傳統來說,才是“練精化氣、百日築基”的。繼續努力練功,漸漸會感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都在呼吸,在採“炁”。三個丹田好像是三個急劇旋轉的漩渦,漸漸地,開始是下丹田、然後是”黃庭“強烈的收縮,好像在下丹田或黃庭中孕育了一個“小孩”。終於有一天收縮緩解了,旋轉也不那麼強烈了。這個“小孩”似乎已經生出來了,這就是“結丹”《氣丹》。這是站樁抱球的第五個層次“結丹"層次.

從"結丹"階段開始,由於穴位的“炁場”高速旋轉,抱球過程中,兩手往往互相吸引而合成“童子拜觀音”,並且隨著氣血的流動,兩手會在任督二脈的不同穴位上移動。隨著功夫的進展,會有越來越多穴位變成急劇旋轉的漩渦。大體上類似於密宗的頂輪、喉輪、臍輪、密輪這五個區域附近的穴位,如會陰、長強、陽關、命門、至陽、大椎、腦戶、後頂、百會、印堂、天突、膻中、鳩尾、神闕、氣海、中極、關元等。慢慢的,不是任督兩脈上相應“五輪”附近的穴位,也會強烈的旋轉。所謂“人身無處不丹田 ”,主要指這些穴位也能“結丹”。全身十二經脈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感到氣血在流動。終於有一天從中間的任督二脈開始,向身體的右、左、兩側(先右後左).沿著與任督二脈平行的方向,身體表面好像有一個計算機的光標,從內到外,密密的逐圈“掃描”以後,全身氣血通暢,快感妙不可言,這就是所謂的“大周天”,這就是第六個層次“人身無處不丹田”。

“大周天”打通以後,全身的穴位繼續強烈的旋轉。在練習過程中,氣感出現的機會逐漸增多。慢慢的可以看到或感到全身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圖。陰陽魚的頭忽這個朝上,那個朝下。開始圖是一個平面的太極圖,慢慢變成一個立體不斷變換的“太極球”,這就是第七個層次“練氣化神”。

太極還是屬於後天的東西,不斷的修煉,假以時日,隨著功夫的進展,慢慢的太極球會變成一個橢球,最後變成一個圓球,基本上全身24小時都處於功態中,全身麻電感,即使不練功,也可以隨時體驗都氣感,這就是第八個層次“無極”的景界。

處於天人合一的狀態,雙手一抱球,天地日月精華源源不斷的進入身體,或進入不同的穴位。因出現不同的姿勢,手印。這就不斷需要開悟。從無為中悟到無不為。第九個層次。

略談道門站樁與“煉己”

注意事項

1)練習結束後,要擦乾汗水,尤其是脖子後面大椎處的汗要擦乾,夏天不能立即去洗澡(最少要等半小時)。

2)儘量避免在電風扇下和空調房裡練習站樁,易感風寒。在沒有冷風、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下站樁,效果更佳。

3)練習結束後最少半小時內不可以接觸冷水,尤其是在夏天,要儘量避免在此期間喝水和洗澡等,而且最好不要在練習結束後半小時內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正式練習前喝水,排便!

4)練習期間最好減少或者避免房事,切忌練習結束後立即房事!

5)初學者應儘量避開颳風、下雨、雷鳴時練習。

6)心臟病人不可過度練習。

7)收功之後,搓熱雙手,分別撫摩膝蓋,拍拍膝蓋,甩甩手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