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抖音與微信之戰 意外暴露審查制度漏洞

抖音與微信之戰 意外暴露審查制度漏洞

近期,隨著中國網絡短視頻行業迅速發展,競爭加劇,抖音與騰訊旗下的QQ、微信平臺之間連接發生摩擦。在業界人士看來,雙方的利益訴求十分明確,都是為了爭奪用戶和流量,以擴大自身產品的市場份額。但一個不應被忽視的問題是,它們爭議的焦點一再集中到信息審查制度上。

北京時間5月22日,抖音短視頻官方微信號發文稱,抖音在騰訊視頻上傳的多個視頻被騰訊以“不宜傳播”的理由強制下架。這些視頻既包括宣傳介紹國內博物館的視頻,也包括一些宣傳正能量的視頻合集。抖音稱,其所有視頻被下架的理由均是“您的視頻封面圖可能含有不宜傳播的內容,因此無法通過審核。建議修改資料後再重新提交審核。”抖音曾嘗試更換“69歲無腿登山老人”的勵志圖片,但以同樣的理由未通過審核。

今日頭條與騰訊的角力源起於3月份。先是頭條系產品的短視頻內容分享至朋友圈受到限制,用戶只能自己可見;之後,騰訊正式以互聯網短視頻整治為由,在微信及QQ封禁了頭條系視頻產品;再到5月18日,抖音發佈的一則弘揚傳統文化的博物館H5被微信以誘導分享為名兩次封殺。

同時,騰訊還以保障用戶隱私安全、優化微信外部鏈接體驗為由,發佈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進一步升級外鏈管理規則。明確提出:“外部鏈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等法定證照的情況下,以任何形式傳播含有視聽節目的內容”。

按照這一規定,從5月29日開始,包括快手、微博(視頻)、抖音、梨視頻、秒拍等30多款視頻App全都將被微信“封殺”,此舉被業界人士認為是騰訊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扶植自己的短視頻產品微視的發展。 在輿論發酵之後,5月21日,微信發佈升級外鏈管理規則的補充公告,聲明升級外鏈管理規則只針對朋友圈,並將此前的視聽內容傳播相關規則刪除。

而抖音最新發布的文章則試圖指出,儘管微信在字面上修改了規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其它競爭對手的限制仍然很嚴格,涉嫌進行不正當競爭。 抖音與騰訊的公開交戰,本應屬於商業競爭的範疇,但雙方選擇以內容審查制度作為打擊對方的工具,卻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 微信是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其日活躍用戶量超過10億,根據中國內地網絡信息管理的相關規定,它負有對平臺內容及內容生產者進行監管的職能。

但如何平衡政府管理與用戶需求,自身發展與競爭對手利益的關係,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此前,微信已被多次質疑涉嫌利用規則進行不平等競爭。網友列舉,淘寶的鏈接至今不能在微信上分享,文字碼模式也從4月開始被微信永久封禁。

另一方面,騰訊做的繪畫工藝即使刷屏也未被封殺,借用微信流量迅速崛起的拼多多不僅沒有被封反而估值高達150億美元。 這些事例讓內容產生者十分警覺,所以抖音事件一出,就得到廣泛關注,相關文章閱讀量迅速超過10萬。在評論中,也有不少對微信利用審查制度進行不公平競爭的指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