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心理学上的“气质”是什么意思?

AA南波万


心理学上的气质是指每个人拥有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一个人鲜明的气质特点,也就产生了在行为和心理方面呈现千人千面的个体差异。心理学上将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名词“脾气”、“秉性”、“性情”都与“气质”的含义类似。比如常说的多血质的人秉性好表现自己,胆汁质的人脾气冲动,黏液质的人性情固执,抑郁质的人内向悲观。

人的气质差异从人降生伊始就开始显现了。气质受与生俱来的神经系统生长特性影响,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出气质差异,比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安静爱笑。可以说气质是人的先天本性,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气质只是赋予个人鲜明的特点,证明不了人的自我价值,也不受道德规范的评判和检验。一个多血质的人不一定能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人生成就,一个抑郁质的人也不会注定失败。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就其不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可能至老还是一个普通到没法再普通的老百姓。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地努力在不同人生阶段里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鹈鹕心理


心理学上,关于气质分为四种,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相信各位读大学时上心理课程老师有讲解过这四种典型气质,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一个人的气质影响着这个人的生活,在这儿,我就谈谈自己对题主说的“天生的气质是不是决定了人性格上的基调?”看法。

首先,气质不能决定人格基调,只能说是影响,比如找工作、择偶、交际、对事物的看法因受到气质的不同,思想观念也不同。一个人的气质并无所谓的“好坏”“优劣”之分,每个气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美,我始终相信对于某些东西而言,没有百分百的决定,只有百分之九十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心理”不同,所以气质对其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处女座,性格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偏向于“抑郁质”,这种气质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林黛玉。像我平日里喜欢阅读,做的工作也只是编辑、作者这类文艺安静的工作,这种气质类型虽然悲观,但相对而言,如果利用得当,也能把那种体察入微的细腻心与温柔心用于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又有的时候,我也不完全属于“抑郁质”,也有一些“粘液质”混合在里面,我有思考过这些原因的出现,无非是来自于童年父亲去世得早,父爱的缺失以及受到母亲软弱性格的影响下,再加上周围环境都是一些霸道的人,久而久之,性格变得特别“温顺”,像一只绵羊,只能咩咩叫,不敢狮子吼。

大多数人的气质都是介于两种甚至三种气质之间,只是总体而言会比较接近某一典型气质,实际上还是混合质。判断一个人的气质是否决定其人格与品格甚至人生道路的走向,不能简单的就靠气质去决定,气质只是起着影响作用,并非决定盛衰大权。

气质本无好坏区分,也没有所谓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发展之说,你如何对待气质、培养气质,这种行为才对你的人生起着关键作用。


安小念说情感


你好,在心理学中,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表现,是显露在外的动力特征,由于这些特征不同,人与人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例如情绪发生快且强度大的人,遇到事情稍不如意就会暴跳如雷,而情绪发生慢且不强烈的人与事则会比较冷静沉着。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往往会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

而较为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则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这些在其他回答或者网上可以找到,我就不一一叙述了,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单一气质类型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

而天生的气质是不是决定了人性格上的基调?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对学习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这是态度。具有创新态度的学生寻找新方式解决问题,墨守成规的学生拘泥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这代表着性格的行为方式。

而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在于,我们通常可以理解为气质是天生的,性格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是后天的,并且气质无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之分。相互关联的地方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乐于助人的性格特质在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身上行为表现不同,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例如自制力性格特质对胆汁质的人来说就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努力才能形成。最后性格对气质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性格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具有精湛医术的外科医生,会逐渐形成冷醒沉着的性格特征,并掩盖他原本的胆汁质气质特点。


夯七婚恋指导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绪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绪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的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有很多特征,按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可把人的气质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希波克拉底是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 他根据自己的观察把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而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同一性格可以依气质类型有不同的气质表现,比如同为勇敢, 胆汁质的人直爽外向,情绪起伏大,而黏液质的人头脑清醒,踏实而稳定,谋定而后动。气质不同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好客、机智、开朗的性格特征,却难以形成耐心、细致的性格特征。所以气质与性格有关联,但不能决定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宁黎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我们平常所说的气质,和心理学中的气质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两个字是相同的,但是却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我们平时所说的气质是指个体的形态、样貌、穿着、谈吐等因素结合起来给人的感觉。而心理学所说的气质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体的脾气秉性,希波克拉底观察到人们心理活动,根据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将个体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后期罗马医生盖伦在希波克拉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概念。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特性,表现出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胆汁质的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常常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性格外向直爽,情绪易兴奋。多血质的人:通常活泼好动,反映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交际等。黏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平稳,做事情踏踏实实,性格内向。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耐受性地,敏感多疑、不喜欢与人交往,动作迟缓等。一个人身上那种液体占的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对应的体质类型。

个体的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拥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类型是有个体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因此遗传因素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会十分接近,例如:家里面父母是一个火爆脾气的人,他的孩子是火爆脾气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两者的气质类型是相似的。

气质类型会影响人们性格的基调,但不是决定性格类型的基调,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指对于外界事物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该态度形成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这个特征具有多样性。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有些性格容易形成,有些性格不容易形成,例如: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却不容易形成细心的性格。气质类型只是使性格形成具有倾向性,但是却没有决定性。


心理学充电时间


我是赵晓薇,资深心理学爱好者,一直用笔名marsbelle闯江湖。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


你好!当你问起这个问题时,说明你已经不会满足于流行于大众社会中用以描述人的“气质”的定义,而是想看看心理学上的究竟是怎么定义气质的,恭喜你迈进了心理学家庭。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是人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很多著名心理家更赞同“气质是天生的,但它并无好坏之分”。


最早的气质类型学说来源于古希腊一名叫希波克拉底的医生,他认为人可以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黑胆汁质)。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爱交朋友,但注意力不太集中。粘液质的人内向不易兴奋,思维缓慢但包容力强。胆汁质的人外向但固执,不懂得变通。抑郁质的形象只要提代表人物林妹妹,你就懂了。


后来用的比较多的气质学说是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有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容易型的宝宝情绪愉快,适应环境能力强,人见人爱。困难型的宝宝不易安抚,情绪爆发力很大。迟缓型的宝宝反应缓慢,较迟钝。当然大多数宝宝们都是容易型。


现在高校儿童气质研究中更喜欢用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抑制型的宝宝拘束克制,谨慎,胆小。非抑制型宝宝自由自在,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某高校心理研究院一群发展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生做了个实验,将不同的小baby放在实验观察室里进行实验。第一个宝宝对新奇的事物很开心,也会随着不同玩具转换注意力;第二个宝宝看到新事物无动于衷,反应也很缓慢;第三个宝宝看到新奇事物反应剧烈,怎么都不开心。

这里面可以用前面的气质学说的容易型、迟缓型、困难型来形容他们。后来这些研究员对宝宝们进行长线追踪,在他们4、5岁时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是让他们单独面对一位穿着小丑衣服的“怪叔叔”,看他们的反应。

长大后的第一位小宝宝看到小丑后,很友好地跟他打招呼,主动邀请怪叔叔和他玩游戏。第二位宝宝则无视这位怪叔叔。第三位宝宝看到怪叔叔后,吓得哭啊喊的叫妈妈,妈妈回来安抚好久还是哭得撕心裂肺的。

心理学家爱做实验是为什么?其中一点是为了“预测”。据研究,婴幼儿时的气质与其成年后的气质成中等相关(是的你没有看错,仅仅是中等相关),但研究中的气质还带有“性格”的成分。这个研究想说的是,如果小的时候你是困难型宝宝,但长大经历了充分的爱的滋养,生活在充满抱持的环境(这有可能靠运气吧……),那么你长大后内心也许会觉得安全,对他人拥有了信任感,悦纳他人,成了“容易型宝宝”。其实用南希·麦克威廉姆斯的观点可以概括这一现象——尽管气质无法改变,然而他的行为表现却可望纠正。

赵晓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硕都是心理学专业。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曾在特教领域公司担任研发和临床的工作,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有着丰富的干预经验。目前为全职心理测量量表研究员,兼职占星师,个人公众号“AstroPsyvivi”。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向作者提问或心理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心理学上所说的“气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某人具有高贵典雅的那种气质可是有所区别的。在心理学上,“气质”这一概念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更趋近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禀性”,它属于人格中最稳定的那一挂,是在一个人小时候就会体现出来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话说“禀性难移”大概就是这么来的。生活中,人与人在这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气质”的不同了。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将古希腊时期心理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说”进行有关人格维度的重新审视和描述,将人的气质类型最终确定为四种,它们分别是: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胆汁质。艾森克认为,气质差异取决于先天因素,并且难以改变。

下面有书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四种“宿命论”的特征,请大家对号入座。

1.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仿佛永远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并且有股子“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劲儿。他们为人热情、积极进取,性格直率、有什么说什么,在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往往会表现的嫉恶如仇。胆汁质的人总会给人风风火火的感觉,这类人的缺点就是行事鲁莽、脾气暴躁,且容易感情用事。所以,胆汁质的人需要在耐心和自制力方面不断修炼,方可有勇有谋成大气候啊。

典型人物当属齐天大圣孙悟空了,一言不合就大闹天竺。属于具有旺盛斗志的胆汁质典型,任他是如来还是玉帝,全都无所畏惧。

2.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往往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心思细腻又多愁善感。这种人聪明、敏感,富有同理心。抑郁质人的长处是能觉察到其他人不易发现的小细节,对待工作毫不懈怠,甚至有一种“轴劲儿”主动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但他们往往不善交往、内心戏十足。抑郁质的人呐,需要克服自己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前的坏毛病呢!

典型人物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莫属了,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能自拔,终日心事重重。拿着小花锄葬花那一出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3.多血质

多血质又称活泼好动型。他们反应灵敏、善于交际,通俗点说就是“鬼主意”多,招人喜欢。多血质的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适应能力极强,但往往情绪、情感变幻无常,容易变成见异思迁的“花心大萝卜”。因此多血质的同胞们要注意做事有始有终,严格要求自己哦。

话说开朗热情又讨人欢心的猪八戒可以说是多血质的典型了。

4.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总是有种缺乏活力和行动迟缓的感觉,他们安静沉稳、不善言辞,脑瓜子转的虽说慢了一点,但是考虑问题细致又周到,不怕困难、自制力杠杠的。属于踏踏实实、特别守规矩的那一挂的。所以呀,如果你属于这一类,要注意吸收更多元化的知识,开创多方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不必总是墨守成规。

典型人物当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一定要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就是这么地执着和不罢休。

以上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有书君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了,为了加深大家印象,有书君要化身为考官为大家出一道简单的连线题,希望大家认真作答哦,并不那么烧脑的时刻到了——

通过描述,请将以下明星宝宝的性格特点与相应的气质类型做连线:

好胜心强、脾气暴躁、爱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邹明轩 胆汁质

活泼好动、善于交际、适应力强的东北“宋仲基”安吉 多血质

敏感脆弱、胆小害羞、非常情绪化的杨阳洋 抑郁质

情绪稳定、常常忍耐、温和稳重的诺一 粘液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其气质特征都不会只属于“四个典型”当中的某一个,多数人会介于某几种气质的区间当中,我们只能说整体上看他更趋近于什么类型。就连十二星座还有属于自己的上升星座之说呢!所以,在判断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时,万万不可以简单、武断地将其直接归入某一种,要做到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有书君看了这么多心理学上有关于气质类型的论断,认为自己更接近于粘液质,你呢?


有书快看


大家好!我是一苇渡心韦志中。

心理学上“气质”是什么意思?说实在话,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在心理学的教科书上,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概念性问题,直接把心理学教科书上的关于气质的概念、类型、价值和意义给完全的搬出来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不过我个人觉着呢,还希望心理学有趣一点,所以我就想着采取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来去和大家谈一谈,心理学上的“气质”这个概念。

一、“气质”被提出的时代背景

1、“气质”的提出者——盖伦

首先我们从它的来历上来说,它的提出者是谁?气质的提出者是克劳迪亚斯·盖伦。盖伦(129-199)是古罗马时代的医学家。他实际上是土耳其人,他所在的地方是现在的土耳其,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他是土耳其的医学大师。很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一看他这个人的一个成长经历,他的一生取得了一个很大的成就。他根据古希腊的体液这个学说,提出了关于人格类型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这种概念代替了他的前辈希波克拉底对人格的一个定义。而且这种气质的定义,从古罗马时期一直延用到现在基本上没有被特别地更新或者被推翻,那么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好,我们看一看盖伦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盖伦去世的年代,对应在我们中国的什么时候呢?正好是处在我们中国的东汉末年。大家知道,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当中,当时的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同时处在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方两大帝国的阵容。那么,这两大帝国其中一个灭亡了,就是罗马帝国灭亡了,而汉唐帝国就是我们中华帝国,反而兴盛了。其实这里面就和另外一群人有关系的,这群人就是匈奴。

我们汉中华帝国的北边,有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野蛮民族,就是匈奴。我们对待匈奴人的一个方式就是“赶”,所以我们汉朝的皇帝汉武帝,花了大量的力气带领着我们整个汉民族的勇士,像霍去病这样的一些勇士,最后可以说差不多把匈奴人给灭了,赶走了。他们剩的少数的一拨人跑去哪里呢?就跑到那边去侵扰罗马帝国去了。结果他们越来越强大,罗马帝国越来越弱。所以匈奴人没有搞到我们,反而被我们打残废了。然后他们到那边把罗马帝国给吃掉了,罗马帝国就灭亡了。

公元193年到284年之间是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时代。而盖伦死的时候,正好是处在罗马帝国开始衰落的“三世纪危机”时期的初期。这边我们汉唐时期非常地繁荣,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一直向前。那边,曾经无比辉煌的罗马帝国,却很快走向了衰亡。

提出心理学 “气质”概念的这个人是盖伦,他生活的那个时间段,恰好是两大帝国,罗马帝国和我们的汉帝国发展的不同走向,都和匈奴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说“气质”的时候,说一说这个也蛮好的。

2、盖伦的成长和求学经历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盖伦的成长经历和求学经历,也和他能提出气质这个概念蛮有关系的。他早年的时候,跟随当地的柏拉图学派的学者学习。大家知道柏拉图是大哲学家,就是说盖伦在学哲学。而十七岁的时候,他又跟随了一位精通解剖学的医生学习医学知识。

一方面他是走哲学的、抽象思考的、具体的逻辑思考的和思辨的路线;另一方面他又去做具体的医学解剖。在古罗马时期的医学已被认为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了,所以那个时候他相当被重视了。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又到当地的神庙做了一个助手祭司,相当于现在文化部门的工作。后来又去各地求学。

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不是因为盖伦走了两条路,或者说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的是唯心的路,一条腿走的是唯物的路,唯物的路就是解剖、医学。那么正好是这两种教育,可能才使他有了对人格、气质的一个巨大的发现、成就和探索。

其实,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医学、哲学、解剖学成就了盖伦对气质的发展。这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是今天在探索人心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地走科学路线,同时我们的心理和思想要无边无际的,要具有非常广阔的想象力,才可能会出来更好的东西,才能帮助到人。

探索并提出心理学原理的这些伟大的先辈,他们其实都具有一种特殊性。就说盖伦一定要背靠古罗马这样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他怎么能够发现了心理学、科学的一些东西呢?创造出这个概念呢?一定是背靠一个大时代。然后,他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物质的,一条是精神的,一条走“物证”的路线,一条走“心法”的路线,所以,这个是特别特别有意思的。

二、“气质”解读

1、气质的分类

说完了提出者盖伦的成长经历之后,我们也来看一下“气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说明人的气质的差异是先天性的,也就是说它是先天形成的,它受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那么请注意这样一个解说:它是先天已经形成的了,但是它又受着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的制约。那就告诉我们说实际上它不是不可调控的,虽然它是先天形成的,但是它受神经活动过程特性的制约啊!其实我们外部的行为,例如一些经历、互动、关系、刺激,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活动的,所以实际上气质它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它又可以受影响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气质有没有好坏呢?我们说气质没有好坏的,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都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说它是人格的一种特性。气质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多血质;第二种是粘液质;第三种是胆汁质;第四种的是抑郁质。

第一种多血质类型的人的一个特性是灵活性比较高,比较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就是说多血质这种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比较强的,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时精力充沛等,而且效率要高。大家听这个好像我这种性格属于多血质的了。而且对什么都感兴趣,就像别人问我你喜欢什么呀?对什么感兴趣?我就觉得没有什么不感兴趣的。同时多血质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感兴趣容易变化,就是多变,所以就是“花心”,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而且有些投机取巧,然后是自恋、骄傲呀,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多血质人的代表人物是很多的,象王煦凤、孙悟空这样的人都是属于多血质。

第二种粘液质类型的人反应起来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地辛勤地工作,稳定性比较强,不会多变,动作缓慢些但是沉着。粘液质人去做会计的话可能就会好,多血质的话做财务、做会计就不好,但是如果让他做创新性的工作,思考性的创意的设计师可能多血质就会好一些。粘液质人不会轻易就冲动,能够严格地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的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所以说,你想让一个粘液质的人突然表露他的感情、喜形于色是很难的。这类的人如果去做谈判专家是比较压得住的,但是多血质的人你让他去做谈判专家可能就麻烦了,像我们说的朝鲜核危机,如果谈判专家让这个多血质的人去的话,可能打仗的机会就增高了。让粘液质的人去的话,那么也许打仗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三种是胆汁质类型的人,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与多血质的人比较更容易表现出情绪的变化。比如说张飞、李逵就是莽汉这一类的代表,鲁莽而暴躁。所以胆汁质的人往往在情绪上容易暴发,他被点着火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这一类人,大家也知道就是他往往动力比较强,容易快速地点燃。比如说两军阵前,要是打仗需要一股劲的时候,这类人就很厉害了。再比如说一个公司的营销团队,要很快地做成一件事情,马上要一股作气冲上去,胆汁质的人就很容易。但是让他去做领导或管理者的话,肯定是多血质的人要强。所以气质只是性格的一种特质,没有好坏的。

第四种抑郁质类型的人,就是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也就是说抑郁质的人,其实他头上插的天线是比较多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其他人都没感受到,他可能也感受到了。那么主观上,他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的。我们一般的人就是拍一巴掌,可能才会觉得你是在打我,但是抑郁质的人就是掉一根针他也能听到,会想你是不是在干什么。所以,敏感性特别强。

那么这一类的人做艺术家、做诗人是很好的。举个例子胆汁质类型的人、抑郁质类型的人、粘液质类型的人都去旅行。大家回来说:“哎!你感觉怎么样?”“不错,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但是抑郁质的人可能回来就写了一首洋洋洒洒的诗,非常好的。比如他可能会写道:“我走进你的胸怀里,我感受到你的气息……”可能他会有很多的情绪上的体验,就是花香啊、鸟语呀,那种水流潺潺啊,都可能进入他的心里。所以抑郁质的人往往作为一个文学家,作为一个艺术家是比较适合的。

2、了解气质类型的好处

四种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从分类上来说,我们了解它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我们了解了气质类型,我们就对自己了解了,至少在职业上面,我们就更容易找到和自己的气质类型匹配的职业。选择更匹配自己气质类型的职业、工作、理想、道路去走,更容易顺利、更容易成功。

我们在对待他人方面,比如说可能因为我了解我自己,就会提前去做一些预设。比如我追女朋友,可能今天我知道要去见她爸妈,我不能轻易地把情绪马上就表现出来。今天可能要去和别人冰释前嫌,要去道歉,那我不能太敏感了。我是一个抑郁质的人,我知道我是特别敏感的人,所以我今天告诉自己少说话,即使感受到了也要尽量装着没有感受到的样子。不然人家会感受到你的敏感,人家会更加敏感,今天我们是冰释前嫌,万一两人动手了怎么办?所以这个时候你如果对自己了解,要对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更容易把握成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对他人了解就更好。我们在教育孩子上面,如果了解我们孩子是这种气质,我们可能就不会嫌他。“哎呀!我的小孩呀,怎么就不说话呢?你看他三脚都炸不出一个屁来。你看人家的小孩儿活蹦乱跳的,多么活泼。”你要知道了气质类型的话,你可能就不会因为不了解而去不理解,因为不理解而不接纳,因为不接纳所以不能驾驭你和你孩子的关系。如果了解了孩子的气质类型,你可能就会更加地运筹帷幄了。

因此我们说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了解身边的重要他人的气质类型,是有很多好处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要了解气质的概念,要了解心理学里面的一些性格呢?是为我们所用。不仅是知道一个概念而已,还要为我们所用。

3、“气质”的测量

气质其实是已经有量表的,它是可以测量的。当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想要了解团队的人,是可以通过气质类型量表去测试,测试完了之后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打分的。这就是说它其实是科学的,不是说:哦!我看这个人这么敏感,我就知道他是一个抑郁质类型的人;我看这个人这么暴躁,这么莽撞,他一定是一个胆汁质类型的人;我一看这个人反应这么灵活,他一定是一个多血质类型的人。不!一定是判断,但同时还要经过科学的测量。通过测量,我们知道实际上没有哪一个人他只属于一种气质类型,其实都是混合的。

我之前是测试过的,十几年前了。最近没有测试过,是不是有变化呢,我相信其实我应该是有变化的。不同的年龄,人不断地去自我成长,肯定是会变化的。当时的测量结果,应该我是多血质和胆汁质两种为主的。我想今天的话,如果去做测试,可能我会加上抑郁质,会增多的。

三、学习“气质”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说气质它是不变的一种性格特质,受神经系统的特征的影响。实际上它也受到外部文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如果一个地方的文化认知是提倡比较活泼积极的性格,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一种性格你要善于表达,你要不表达大家都不太喜欢,都喜欢活泼的形象。那么,这种文化的心理,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喜欢。所以如果那种粘液质的人在出生以后,在教养的过程中,可能父母、老师、身边的同学,就不太喜欢这样的孩子,就会把他当成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今天会看到有一些孩子,他不吭声,他见了人不愿意说话,我们很多大人就觉得他有问题。

为什么会觉得他有问题?就是因为文化因素,就是大家普遍地都认为说,要热情、要灵活、要打招呼才是正常的,这就是文化因素。如果放在另一种文化里边,可能大家都觉得一个人你不要多说话。比如说你到了欧洲的一些其他地方,可能他们就比较含蓄一点,不说话,也不会说要表达很多东西,在那种情况下多血质的人就有问题了。所以说在不同的群体文化背景下,气质类型不同是占着不同优势的。

可能因为家庭文化的原因,家庭成员也受这方面的影响。一个书香家庭,读书的知识分子家庭,可能会更多的喜欢那种粘液质类型或抑郁质类型。所以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是一个胆汁质类型的话,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是闹,就是哭啊叫啊,可能父母就会把这个孩子当成有问题的。

反过来,我们大人也要从这个角度来去看问题。我经常会被人问到说:“我的小孩怎么一直哭闹啊?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这有问题、那有问题啊?”这可能就是气质的原因。并不是说父母是这样的“气质”,孩子就是这样的“气质”。所以,父母的性格的原因,也会对不同气质的孩子不公平。如果我们父母了解了气质类型,了解了我们孩子这些因素,了解了文化因素,自己是怎样的价值观,怎样的文化思维方式,可能我们就更容易正确地对待孩子。因为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下属他们是这样的气质类型,反而我们更容易把控,对他们更公平。

所以,大家这样去学习心理学,就是说,噢!原来我们学“气质”,了解了气质的概念、定义、气质的分类,然后通过测量了解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我们可以跳出来看提出气质类型的盖伦,包括盖伦出生的时间,他所处的罗马帝国和我们的中华帝国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会提出气质的类型,因为他自己的学习经历、成长经历和他所处的大时代。归根结底,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会去运用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经营自己,更好地教育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这才是心理学的用意和价值啊!

好!谢谢各位!



一苇渡心


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通常是指五大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他们构成了人的性格。

五大人格特质

1.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开放性高的人,通常更有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对艺术和情感具有更高的感受力,喜欢冒险,尝试新鲜事,有时也有点不可预料或是不够专注;而开放性低的人,则对新事物较为谨慎,喜欢熟悉的套路。

2. 尽责性 (Conscientiousness):尽责性高的人,通常更加自律,可以被人依赖,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有时也会有点固执、有强迫症;尽责性低的人,则擅长变通,给人太过随意、不靠谱的感觉。

3. 外向性(Extraversion):外向性高的人,通常更有活力,充满正能量,有决断力,更擅长社交,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寻求刺激;外向性低的人,较为沉默,喜欢内省和独处。

4. 宜人性(Agreeableness):宜人性高的人,性格温和,具有同情心,擅长合作,喜欢帮助他人、信任他人,有些人会觉得他们naïve或是软弱;宜人性低的人,喜欢竞争、挑战,看起来常常和他人发生争执。

5. 神经质(Neuroticism):神经质是指对负面情绪的敏感性。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愤怒、焦虑、抑郁,难以控制情绪,反应过激;神经质低的人,看起来更加平静、可控,但也会有点冷漠无反应。

人格可以改变吗?

人格是较为稳定的。在出生时,我们的人格特质就已经被部分决定了——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50%的人格特质源于基因(Dahl, 2014)。

但是另外一半的人格特质,则源于后天的影响。这包括家庭的培养、社会的影响,和随着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自然成熟。

1. 自然成熟:

在“成年初显期”(18-30岁)期间,人们的宜人性降低,神经质则有短暂的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在刚刚成人的这段时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我们的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同时对他人的同理心、信任和宽容也有所下降。

而从10-65岁的大趋势上看,我们的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都会不断增长,神经质水平则不断下降。也就是说,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自控和自律,理解和宽容他人,对世界保持越来越开放的心态。

在五大人格中,尽责性和宜人性两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最为显著。外向性则是在五种特质中变化最小,最稳定的。

2. “社会性投入”(Social Investment):

社会性投入指的是在成人社会角色上的投入和承诺。比如,发展自己的事业、进入婚姻、变成父母。“社会性投入”的核心是承诺,无论是新的工作岗位,还是家庭角色。


当我们进入一段对我们很重要的、稳定的工作,随着对于工作投入程度的提升,我们的尽责性会提高;成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尽责性都会提高;投入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也会使我们的神经质水平下降,情绪稳定性更强 (Lehnart, 2010)。

拥有一份事业、一个孩子,都能给我们带来人格上的提升。

以上。

欢迎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知我心理学


题主您好,我们常说的气质是指在社会所表现的,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然后所发挥的一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特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的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女里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根据气质的特性和每种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点,不难发现,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可以描述如下:

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近和相同的人的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之后遭遇了重大的生活事件没那就有可能导致人的气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过程是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时,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回复,所以,气质的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被掩盖的现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在适应环境上都具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消极的方面,没法作比较,同样的,气质类型也不能预测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是能够影响工作的效率。

至于题主说的“天生的气质是不是决定了人性格上的基调”,性格和气质方面还真存在一定的关系,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在形成性格特征的时候,有些性格特征比较容易形成,有些性格特征比较难以实现,比如说,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的性格特征,但是难以形成善于克制自己情绪的性格特征。

希望能解决题主的问题,祝好!


主编:刘滢

【瀚思心理】:瀚思十二年,专注心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