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企業退休人員可以享受"企業年金"?

太極晚楓


因為企業年金是在基礎養老保險的基礎上,企業為職工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職工退休可以領取“企業年金”,是因為企業年金和養老保險一樣都是企業和個人定期繳納的,職業年金是單位繳納和個人繳費,其中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按月領取即可。

企業年金的繳納:

1、繳費確定:建立個人賬戶的方式,由企業和職工定期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多較多得;

2、待遇確定:這個是指繳費不確定,不論繳費多少,由職工退休時的待遇情況來確定領取金額;

3、可以隨工作轉移: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

現在我們國家主要採取就是上述第一種繳費方式,但是企業年金並不納入社保繳費工資基數,企業年金是作為彌補社保養老賬戶的不足而設。

企業年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企業年金是職工的福利的一部分,相當於職工的補充養老保險,再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年金沒有扣除數的,個人暫不繳個人所得稅。現在實行的是: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就是有多少就按多少找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企業年金到退休有多少?

企業年金計算公式:企業年金=(個人繳費+企業繳費)x 繳費年限。

舉個例子,某職工去年一年的工資總額是60000元,現在每月從工資中劃出200元存到其個人的企業年金賬戶中,同時企業為他存600元(繳費比例為 1:3)。如果不計年收益,不計工資漲幅,那麼30年後,這位員工退休,一次性可拿到 200(元 )x12(月)x 30(年)+ 600(元)x 12(月)x 30(年)=288000元。

事實上,企業年金是按照前一年平均工資比例划走的,工資隨著職工工齡、級別等每年上漲,年金繳存也會上漲;另外企業年金以信託的形式進行市場化管理。投資管理人會根據企業的特徵為企業設計年金投資方案,比如穩定收益債券型年金產品等。這無疑會讓職工的企業年金逐年水漲船高。


錢資百態


2017年12月22日,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企業年金辦法》,看起來“五險二金”的時代似乎快要來了,那什麼是“企業年金”呢?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

對於個人來說,如果能夠繳納企業年金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並不是強制性的。目前很多企業連五險一金都沒有全部給員工繳納或者按照最低標準繳納,所以企業年金其實除了大型國企以外,大部分的企業是不會給員工繳納的。目前,中國的企業職工中,擁有企業年金的人數不到7%,因此並不是所有企業退休人員都可以享受到這個待遇。

相對於“企業年金”,現在還有一個“職業年金”,這個是專門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

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收入裡有一項叫做“職業年金”,這個就是強制性繳交的,單位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這項費用主要就是為了保證機關退休人員在退休後收入水平相比改革前不會降低太多。當然,和企業人員的年金制度相比,就會形成一個較大的落差。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年金制度單位出工資的8%個人出4%,退休時全部歸個人,這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年金制度。企業年金制度早就有,但是出資比例以及分配製度不一定一樣。另外企業有沒有年金制度決定於自身經濟能力和勞資雙方的意願。


9牛


首先我要說的是,不是所有企業的退休人員都可以享受“企業年金”的,其次我要說的是,什麼是企業年金。企業年金是由補充養老金演化而來,是企業在經營穩定、效益較好的情況下給本單位員工額外的福利,不象社保這一塊是強制性的,而是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施行的。早先的補充養老保險是不需個人交納的,後來《企業年金實施辦法》出臺以後,個人也需繳納,但也有限制,最高可交納個人上年度月均工資的4%,再加上單位交納的4%,都算在你的個人賬戶裡。但這筆錢必須等到退休後才可領取,領取可一次性,也可分月領,退休之前這筆錢由單位統一管理,並委託專業理財機構運作以達到保值增值之目的,增值部分也是歸個人所有。所以,你在哪個企業工作很重要,好的企業才有可能有企業年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