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跟老一辈人出去旅行普遍很累?

瓶子里的女人


曾经有过跟朋友、同事攒团旅行的经历。一个经历我觉得跟这个问题很应景。

第一次攒团,同行中有一对朋友夫妻,一家三口,带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同出来旅行。儿子很孝顺,但脾气比较冲,一路看得出来对父母很上心,同行同止。名义是一家三口的旅行,但由于带着老人,儿子得一路照顾老人,所以旅行路上,基本都是夫人带着孩子,儿子陪着老人,因为夫人很贤惠,所以也倒相安无事。虽然如此,小争吵还是不断,比如孩子奶奶比较较真,70多岁了,总感觉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做很多事,总想着旅行途中去弥补遗憾:没玩过的项目都想要尝试一下,而且很固执。儿女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绝对不允许,然后就会不断产生冲突。路上,老人总想着要做主决定一些事情,但儿子总觉得父母做决定是在瞎指挥,图省钱,同作为成年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自然就容易相互指责。还有就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体力精力不同,在旅行节奏上自然也难以合拍……诸多代沟自然就会引发诸多冲突。不过好在是与亲儿子之间的冲突,媳妇又非常孝顺,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润滑剂,所以第一次旅行中,朋友跟老人之间的旅行还算皆大欢喜。


第二次攒团,由于有了第一次成功经历,朋友一家把双方的老人都带上了,而且还带了女方亲弟弟的丈人丈母娘,带的老人过多,关系又错综复杂,旅游一路简直成了朋友一家的梦魇:几方老人都极有个性;彼此都有不适情况无法在饮食上协调一致;老人之间尤其是公婆、丈人之间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这个平衡很难把握,所以会不断有“争风吃醋”现象。老人对年轻人,难免会有倚老卖老,指手画脚,朋友夫妻对老人说话轻不得重不得……那次旅行最后的结果:夫妻最后互相埋怨,芥蒂极深,老人也是怨言满腹,最后就差“不欢而散”了。

当然,这些还只是我看到的表象,至于说旅途中费用支出矛盾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估计也存在。

也是源于朋友的这份经历教训,我们现在从来不带老人同行。这无关孝顺与否,只关乎互相尊重和互相体谅。老人想旅行帮他们报个老年团足矣。老人有老人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与其相互迁就相互委屈,不如各自放手彼此自由自在。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条件不好时,全家旅游根本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等到有条件能全家出去旅游了,我却根本就没有休息日,一直难以实现全家的旅游梦。前几年,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叫媳妇、孩子带上老爸老妈出去旅游,小妹妹和外甥也一道前往。

他们那次旅游去的是湖南韶山、张家界和广西桂林。

一路的风景不必说,老爸老妈也算玩得挺高兴,回来之后老爸逢人就讲:哎呀,那张家界的山啊,你不去你是想不到啊!就跟烟筒一样一根一根那么直立着!

但是带老人玩,最大的问题是老人不让花钱。虽然老人知道是我们花钱,因为他俩根本就没钱,谁花也轮不到他俩花,但谁花钱,老爸老妈也不让花。

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旅游去了一个地方,体验当地小吃,也是旅游的一个部分,但不管买什么,不管吃什么,老爸老妈都嫌贵。上饭店根本就没法点菜,点什么都是贵。

这趟行程回来,媳妇说啥也不愿意再领老爸老妈出去了。

只好给他们单独报了老年团又去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峨眉山、九寨沟一线。

代沟是真的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与否。

好在我俩是不需要毛驴领着我们玩了。


全家一起出去旅游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还在2011年去了趟大连,我写了个特别详细的游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开链接看看:

https://www.toutiao.com/i6535948181224555016/

那是老爸老妈第一次看到大海,当大海扑面而来时,老爸老妈都激动不已。

带老爸老妈坐上游船,老妈更是特别兴奋。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可以休年假了,要带上爸妈好好玩一趟。我们的计划路线是先去长白山,然后到丹东,再根据时间环渤海弯转一圈。结果第一站,老爸在长白山意外摔伤,当天就从长白山赶了回来。

这个周末就放今年年假了,可惜,今年放假晚,小胖又开忙了,不知道能不能抽出时间出去玩。如果她能串出班来,我们全家还要去渤海转一圈。

看了网友们的留言,很多人都说跟老人玩不到一块去,老一辈节俭了一辈子,出门花钱确实容易心疼。

但我觉得多数老人还是原意跟孩子一起出去玩,享受天伦之乐的。我父母住的地方是我们单位的中层干部公寓楼,每到放假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年轻人带着孩子都出去旅游了,院子里剩下的全是各家各户的老人,打招呼时全这个语气:哎,人家三口人全走了!

我和媳妇,只要出门,不管远近,都是带上老爸老妈的,他们回来面对满院子的老头老太太,都是充满自豪的。

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如果老人身体好、条件好,又跟儿女玩不到一块去,那就叫他们自己出去玩吧,反正我俩老了退休后肯定是自己出去玩的。

如果老人没有经济条件出去玩,那就带着他们出去玩,或者掏钱给他们报团。

有一天你会发现,父母老得比你想象得要快,等到他们老到哪也去不了了,走不动了,你就会满心愧疚,他们劳碌了一辈子,竟然哪也没去过。


四月份写的小文,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关注,说明家家都有老少相处的问题,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每家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教育程度、脾气秉性,各方面情况都不相同。

作为小辈的,对老人只能理解,老人活了大半辈子了,七老八十了,你还指望他们能改变吗?

因此,理解比什么都重要。

国庆节孩子从外地回来,多做几道菜,只要我们做好吃的,肯定叫爸妈过来。

我们是穷人,头一回做海参,觉得老人应该好好进补,老爸老妈说什么也不吃。老爸一个劲地说:什么破玩意儿,跟虫子似的!老妈说闻着都腥!

那多吃点牛肉吧!

老爸说吃那有啥用?还不如吃大饼子!

好在他们还都爱吃排骨。

国庆节做海蟹,老爸老妈同样坚决不吃,说他们嫌腥。

前天去给他们买回一堆河蟹,这回都没少吃。

我孝敬老人,那叫天经地义,难得的是媳妇一直对老人特别好,比我更能理解二老。老人说话有时太难听,我都听不下去,可媳妇总是笑笑,过后就劝我:老爸说话一直就那样,他是高兴得不知道说啥好了。每周只要她休息,肯定多做几个菜叫上爸妈,他俩当时不吃,就全都打包带走,拿走后他们也就都吃了。

我们当晚辈的,遇到老人说话做事令人费解的时候,就想想这可能只是他们内心高兴嘴上反而表达反了。

即便是他们有时真的很讨厌,可你想想,我们小时候做过多少错事?多少次惹父母生气?他们记恨过我们吗?哪一次犯错误他们不是原谅我们?老人忍受了我们小时候的一切,一如既往地爱我们,为什么他们老了,就得事事时时顺着我们心意?我们小时候时时事事顺着他们了吗?

还是那句话:老人老得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快,突然你就会发现,他们好多东西吃不下了;他们无法爬山了;他们走路吃力了;他们离开我们了。

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后悔又有什么用?



和老一辈出去旅行很累,这个我深有体会。前几年我们三兄妹陪父母去四川玩,就累了个身心俱疲。

那年,住在四川的哥哥嫂子邀我们去九寨沟玩。哥哥都巳经报好了去九寨沟的团,可是第二天出发时,妈妈却改了主意,一路上念着要去峨眉山。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去峨眉山爬山不方便,我们都没同意。于是伴着妈妈唠叼峨眉山的声音我们看了黄龙的雪山,再到七彩池。由于七彩池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有高原反应的爸妈只好停在山脚下的小便利店。因为牵挂着山脚下父母,到七彩池的我们拍几张照就下山了,根本无心细看。

晚上我们随团住了酒店,爸爸却发起了无名火,说这酒店吃的住的条件太差了,应该找条件好点的酒店。他却不知道,九寨沟黄龙地处高原,物资多是从外面运进去,有吃有住就已经不错了。解释了半天,累得我们够呛,才平息他的无名火。

第二天到了九寨沟。在爬到九寨沟森林公园时,一路念着峨眉山的妈妈竟崴了脚,又红又肿。这下可好,不要说峨眉山去不成,连九寨沟都玩不下去了,一路上我们扶着妈妈,匆匆浏览几个什么海,便把妈妈带到了九寨沟急救中心。等从急救中心出来时,已是下午四点多,该坐车返回了。

这一次旅行让我们明白了,由于观念,认知以及身体素质上的不同,年轻人旅游最好别和老年人搅在一起。他们想去旅游,给报了老年旅游团就可。老年人因为年龄相近,看法相同,当然有共同语言,相信会玩得更开心。

大家好,我是依笔抒情,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或建议,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哦!


依笔抒情


两代人在各方面都存在代沟,对于旅行的定义也会有很多出入。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带着四位老人一起去青岛,就真切体现了这种差异。我们出去旅行一般很少去当地人气很旺的景点,更多时候是随处溜达,吃吃喝喝,或者找个静谧的地方发发呆,稍微累了就回酒店休息。但爸妈的想法不一样,总是觉得要去尽可能多的地方,不然有些吃亏,开始两日我们还全程陪同,但是后来吃不消的,孩子更是累得不行,所以只能帮他们选好路线,叫好车,约定好一起吃饭的时间地点就分开玩了。原以为他们会有意见,后来发现没有了我们这三个累赘,他们玩得异常开心,虽然很多地方都是走马观花,拍了个照片而已,但是他们依旧觉得很满足。

打那以后,我们就很少带他们一起出行了,他们也更乐于约上老同学,老朋友到处游山玩水。尤其是我妈,一年到头要跑很多地方,有一次搭乘夕阳红专列,二十天去了近十个省份,这种精力和体力让我望尘莫及。

虽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总是在一起,我耐心教会了我妈种种关于自助游的事项,她就更加愿意不和我们同行了。人家自己用手机买票,订酒店,到了目的地也会用手机找好吃的,看攻略,步行导航等等,俨然是旅行达人了,而跟我们一起,她肯定玩得不尽兴。

对于老人的旅行观念,我们不用去指点或者妄图改变,只要他们开心,那就是好的。如果玩不到一块,你就多鼓励他们出游,帮忙订好交通食宿,或者像我这样把他们变成旅行达人。偶尔一起去一个双方都喜欢的地儿,比如海边,温泉,游轮等等。

别以为父母和时代脱节了,那是你没好好教。

别以为父母不喜欢旅行,那是他们为了你而放弃了。

别以为父母在途中对你言听计从是开心,那是他们一如既往地迁就你。


爱陪娃的熊叔


真心不能跟老人一起出游,心塞的不要不要的,前些年带爸妈来北京玩,我妈就想在天安门照全家福,那年冬天过年格外冷,我就跟我妈说穿皮夹克冷,还是穿羽绒服吧,我妈眼睛一瞪,我乐意穿啥穿啥,北京能冷到哪去,出了门口,爸爸非要坐公交车去,不管不顾随便上了公交车,然后打电话给他,他说我自己坐公交了,你们该咋走咋走,到那打电话,结果我跟老公我妈和妹妹坐地铁老早就到了天安门地铁站了,那天过年人特别多,都是外地老头老太来玩的,安检也很严,我们就在天安门b口足足等我爸俩小时,七点多出门,十点多到,那天有风,特别冷,我妹脸都冻紫了,我把我的羽绒服脱下来给我妈穿,我妈把我爸迟到的气全撒我身上了,一把把羽绒服扔在地上,我老公捡起来给我穿上啥话没说,好不容易我爸来了,俩人又吵起来了,照全家福也是度气囊塞的,老嫌后面人多天安门照不完整,我就哄着他们,举着自拍杆对着天安门照了一个小时,老公说妈喜欢就洗出来放大一张照片吧,我俩去纪念碑那洗大照片,拿回来俩人又因为谁先看吵了起来,到了故宫里面,俩人照相说啥都不往一起站,老爸爱卖弄,主动讲故宫的构造故事缓和气氛,结果我妈一听我爸说话就撇嘴瞪他,然后转身走,我爸就很尴尬对着我一个人讲,即使讲的不对我也附和,装出不懂的样子,妹妹全程冷脸,挎着我妈往前走,跟我爸零沟通!回到家,我爸妈互相拿着照片说着对方有多丑多丑!第二天因为妹妹忽然发脾气走掉了,导致我们都在天坛门口等她,电话关机,我妈心疼她,就不停让我和老公打电话给妹妹,我跟妈妈商量,她都二十多了,又不是第一次来北京,她玩够了就回家了,咱们先进去吧,然后我妈就开哭,就骂我,你怎么当姐的,怎么就不能哄着她来,她小你也不懂事吗?你呀,都特么不懂人语,得了,下次我也不来你家了,你就这么对我,明天我买票就走,不来了!我老公商量我妈,电话暂时打不通,估计去找同学去了,回家都消气就好了,别担心啊妈,结果我妈跟我老公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不开心我都难受,你说我能不掂心吗,她那么小!我老公也是没办法问我是回家还是进去啊,站着多冷啊,然后我说先去买票吧,一会儿老妹还不回来,还能这么闹下去啊,二十好几了还不懂事,然后买了票,给妹妹发了信息告诉她我们先进去,票给她买了,想进去打电话我给她送票,就这样进去了,不到五分钟,我妈就说这有啥看头,没啥看头,我出去了,说完转身就往出走,赶庙会的人特别多,我就一把拉住她跟着往出走,到家了,妹妹也没回家,回到家吵吵饿了,骂骂咧咧的,我跟老公都没之声一直忍着,我妈说饿坏了吧,我马上给你做吃的,然后也不动弹,让我去做!就这样在北京呆了四天,临走说我爸让她寒心了,我也不懂事,心寒了走了,再也不到我家了。不管她说我什么,她走的那一刻我真是无比轻松!我发誓以后再也不跟父母姐妹出去,逛街都不会了,真心累啊!


新媒体小员工


酷妹儿回答这个问题吧,感觉有点儿指责抱怨自家老人的意思,但是确实是和自家老辈儿人玩不到一块儿去。家里买的别克GL8,用了一两次,然后就是长时间放置,谁也不提这个茬儿了,最后当成小货车了事。

客观公正的说,和自家老一辈儿人,不同年代的人在消费观念、游玩景点选择、甚至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想法和做法上,都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有时候因为这些小小的差异,搞得一次旅游大家都不是很开心。

记得刚买来GL8的时候,老老少少一家五口那是激动的很,第二天车保险还没生效就吵吵着去塘沽赶海去,顺便吃海鲜大餐。

这次是意见最高度统一的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不过在回来的路上老公也并不是特别开心,有点小郁闷。其实我知道那是因为他在露天海鲜摊位点海鲜的时候,点的品种有点多。他是好心,老妈可是有点觉得吃不完浪费,唠叨了几句,更重要的是在路上的时候,孩子才5岁,在车里坐不住,虽然后边很宽敞,但一个孩子闹腾,老妈免不了的一路说孩子、说司机老公,老公感到有些烦。

有这么几次一家子自驾经历后,老公就总是找借口不去,要么稍微距离远点就是一家人自由行。那辆别克都是心照不宣谁都不提了。

即便是自由行,也是矛盾多多。

首先就是目的地的选择,我们总得迁就老人,去的地方相对来说是休闲度假性质的。但对我和老公来说,好不容易有次假期,想去的地方去不了,也是有点儿小郁闷。

其次就是住宿和行程这块儿。这次老人倒是不怕花钱了,基本上都是住酒店,舒适、安全、方便。实际老公更喜欢住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民俗、客栈,可以早起看日出傍晚看夕阳。而且在景区游玩的时候,我和老妈两个人看着孩子,老公是照顾着两个大人一个孩子,自己都顾不上玩。老人喜欢慢慢逛,走哪算哪,我们总觉得太亏,一天去不了几个地方看不了多少东西。

而且老人的兴趣点还和我们不一样,喜欢泡泡温泉、去一些有历史的遗迹类景点,还喜欢热闹。这一点在观念上的差别只能是互相迁就,根本没法改变。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与钱关系不大,都是观念和思想上的差异。已经养成的习惯和思想,不是那么容易靠迁就和忍让就让双方都满意的。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看法,互相的制约。真不是不想经常带着老人出去转转,实在是感觉到旅游一趟回来特别累,心累。

现在老人们还算年轻,孩子也大了,我们也商量好,各玩各的。老人们报团游或者自由行,当然是纯玩儿的团。我们有时自驾,有时自由行,但是目的地基本不是一个方向。有时候度假休闲,才一块儿,这样都感到很自在多了。


酷妹儿圈


确实,我陪我妈妈出国两次,和同学一起出去玩都要求我不能带妈妈,两次都是我自己单独陪妈妈和旅行社出去,妈妈想出去玩,年纪大了走不动,所有东西都是我拿,我1米5,今年55了,体力不支,身体也承担不了,累死了我了,去年带老妈舅舅舅妈去西安,舅舅帕金森,不能行走,姐姐在西安邀约,表妹说我去就同意,所以我带上三个老人去西安玩,每次都是我开侄儿的车,拉一个手推车放车后,带三个老人出门,妈妈80,舅舅76,舅妈74,到兵马俑,进园太远,舅舅上不了游览车,全部是我一个人推着,那个累是真的遭不住,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回来妈妈还对我不满,我问妈妈,你带过自己的舅舅出去玩吗?你陪外婆走过什么地方?真的身体累心累,以后都不想出去玩了,10月份去西安妈妈留在姐姐家,11月份的时候我去俄罗斯玩,妈妈不高兴,说我不告诉她,俄罗斯冷,我们每天走两万多步,老妈80了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还安装支架了,哪里能够走得动哦,第一次带老妈去巴厘岛玩问姐姐老妈想出国,姐说高兴就好,所以带出去了,再说一点,我和姐姐都是学医的,所以我可以带老妈出国,旅行社的朋友说你去才可以,以后妈妈年纪越来越大,我一个人带出国还是太累了,姐姐姐夫没有带出去过,老公不愿意一起出去,老妈还想去迪拜,欧洲,儿子刚刚参加工作没有时间,不知道咋整。


小薇43851262


在这里,首先必须表扬一下能和老一辈人一起出去旅行的人,都是非常有孝心的。


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点经济能力了,想到老人们尤其是父母,辛苦操劳多年,就想反哺孝敬他们,带着一起去游历下名山大川,见识下各地风土人情,初衷都是非常好的。可有些时候,一趟旅行回来,却普遍感觉很累,除却旅途劳顿,其实主要是心累,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缘由:

一 消费观念不同

带老一辈出门,我们心里第一个想法,自然是要尽可能安排他们吃的合适、住的舒适、玩的顺心。即使多花点钱也愿意,毕竟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一同出门的机会很难得。可老人们的想法却不一样,他们是能省则省。出门旅行,本来就让他们觉得奢侈,花起钱来,自然是怎么节约怎么来。


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年轻时什么苦没吃过,如今出门要求不高,住在哪里不过就是睡个觉,凑合一下就行;景点的饭菜那么贵,自己带点矿泉水和面包也挺好;能做公交车为什么要打车,孩子们的钱也是钱,能少花就少花。

二 对体力上的考虑不同

带长辈出门,身体状况是个非常让人重视的问题。出于对他们体力上的考虑,在希望他们玩得好的同时,肯定不能让他们太过劳累,毕竟年龄都摆在那里。

可老人们有时爱逞强不听劝,总觉得自己还行。本来能坐索道偏要步行;走一半路途正好,偏要咬牙走到终点;想让他们早晨晚起一点,或者在旅馆休息半天,他们觉得浪费时间。

三 沟通交流上

出于尊重,许多事情都需要和长辈们商量后才去落实。自己的父母有时还好说,有些带着两边老人的,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一起的,人多主意就多,都需要考虑周全,而且亲疏远近的都要顾及,尺度稍微掌握不好,就落了埋怨。一趟旅行回来,倒惹出些矛盾与不和,那可不太好。

除了上面几个常见的原因,在对旅行的定位、景点的选择、行程的安排、纪念品的采买……还有许许多多的差异和不同,这些都是造成旅行心累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谨记,带他们出来旅行的初衷就好,和老一辈一同出去旅行,不就是为了尽孝心,让他们开心吗?所谓的孝顺、孝顺,就是尽量能顺则顺喽。除了尽量顺着长辈以外,还要注意:


在安排旅行计划上,要提前和他们沟通,不能只以年轻人的兴趣点出发,要尽量去贴合老年人的兴趣。

考虑到随行老人的性格特点,分批分拨儿的轮流带着出门,减少不必要矛盾产生。

提前透露旅行预算,让老人心里有数。还要找机会表明自己在外消费的立场和观点,有时在旅途中还可以耍点小聪明,虚报价格什么的,让他们安心。

总之,在出门前要方方面面尽量考虑充分,减少出去后的摩擦。

在老一辈尚有体力,我们又有能力时,怀着感恩的心,带着他们一同走出家门。在山山水水的陪伴中享受亲情,不留遗憾,即使再累,也值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

别说小一辈和老一辈出去旅行会很累,就算是同一辈,甚至最亲密的情侣关系,一起出去旅行也不会轻松啊。

旅行这件事让多少好朋友和情侣回来之后就决裂了?类似的例子难道你听说得还少吗?

所以,这样的矛盾在两辈人一起出去旅行的情况下,就只会更加突出。

1、作息时间不一样

老一辈人出去旅行,习惯起来得特别早,而现在很多年轻一辈的人在旅行时就喜欢过过夜生活。

早上老人起床已经做好准备出门,你还赖在床上不肯动,好不容易挣扎起来了,整个人都没精神,玩也玩不好。

2、兴趣点不一样

现在年轻人喜欢去找小众的景点,不出名,没那么多人,适合拍美美的照片,显得自己够特别。


但老一辈人旅行,就喜欢在大家都去过的景点打卡,拍到此一游照,通常那种景点都是人山人海,让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3、老人有时候比小孩还“野”

别以为在旅行的时候老人家就不需要专门看着了。

其实老人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在景区里玩着玩着就“野”了,你稍不留神可能就找不见他们了。

现在景区里各种骗子都多,如果他们被骗点钱还算好的,如果人真弄丢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跟不同辈分的人一起出去旅行肯定是很累的。

但有什么办法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尤其是自己的家人的话,那你也只有累并快乐着了,不是吗?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刘小顺


因为观念想法都差太多。之前我和我老公带一个娃和四个老人去三亚。全程高级酒店,快把我累死了。前半程的酒店用的我妈妈参加的一个什么旅游活动的积分,没有早餐,每天早上要找吃饭的地方,大家作息也不一样,所以来回联系,各种找人。酒店在三亚湾,那里沙滩很一般,又临时决定去蜈支洲,租车去的,GL8全程我开,到了蜈支洲又要联系一家人游玩,老公想玩的和老人能玩的完全不搭界,都要照顾到,还要商量到。累死。

再说说吃饭,前半程在三亚湾,刚入住在酒店吃了一顿,老人就是这样,吃完了非要问价格,说了就开始评论太贵。后半程去的亚龙湾丽思,自己花钱,酒店说每个房间加200可升级到面对大海门口就是沙滩的一楼房间,我开心的换了,然后老人们赞不绝口风景的同时还要诟病我没必要多花那200。吃饭还是那样,吃的时候大快朵颐,然后诟病太贵。

这都什么毛病?一分钱不用他们花,享受的开心的不要不要的,然后来一句,这能自己做,那个不值那么多钱,这可够贵的,没必要啊。这是我最受不了的。当然我知道我们家这四位老人还算好的,有的父母更絮叨。

还有就是经常各自行动找不到人,手机不带,带了不接,总之就是让我们各种担心。

还有更不靠谱的就是最后离开的前一天赶上台风,特么半夜2货老公跑出去看台风。据说他爹稍早已经出去看过了。第二天我指着院子里掉下来的楼顶的瓦片臭骂了我老公一顿。

最后就是各种担心孩子生病,海南吗,湿热,孩子2岁,脾胃差,积食有火。各种担惊受怕。还好当时没病,特么回来就病了。

说到底,一票不让我省心的,我这个操心的老命啊!

华丽丽的分割线------------------------------------------

补充下以上的回答,今年,对就是今年,就是前两天,我又不怕死的携带一家7口,四个老人+我们俩口子+马上3岁的小盆友出游了。依旧是累的我要死,回来缓了3天。这一程去的杭州和千岛湖,飞机+全程租车,还是累。12345,5个拖油瓶。各有各的想法,今年加上孩子又大了一岁,嘴巴也更利索了,不停的各种要求+各种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过我还是乐此不疲,因为舍不得孩子,得带孩子,带孩子自己玩不好,得带着老人跟着一起好帮忙看孩子。结果就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