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结尾不完整?

綠銫地帶


本人恰恰持同问题相反的观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结局同小说的结局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让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的人们体会到了两种感受。



相信只是看了电视剧版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观众,一定对炮灰团的炮灰们的平凡、牺牲、壮烈而深深感动,而对于仅存那几个人我们都希望他们能拥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毕竟他们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已经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他们应该活着,活着看到最终的胜利!


然而许多怀着对仅存的那几个人的以后的好奇而去读《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小说时,却被他们的结局而震惊!而悲愤!突击队队长迷龙没有死在那如地狱般的南天门的29昼夜,而是死在了那军部大员的手里;团长龙文章也因不愿意打共产党而选择自尽;“克虏伯”这个除了吃其他都存在感很低的人,却选择了自尽以誓死追随他的团长;“呆头呆脑”阿译在最终学到了龙文章的典型带兵之道后,也因不愿内战而选择了自尽;这每一个情节都深深的震动了读者,让他们泪流满面,感慨世道之不公!


而小说里的结局让我们对里面每一个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那就是他们把命都托付给了龙文章,甘愿为他而死;而龙文章也把自己的命交给他的团,他千方百计的想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如此壮怀之举动和平淡又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如此折服,甚至于不敢再次回顾他们的结局。于是我们又开始希望他们的一切都止步于南天门一战的结束,希望他们能有比小说里至少好一点的结局,让他们活下来。于是我们又喜欢这个电视剧版本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至少它在南天门一战后选择了剧终,让我们能对他们的未来有了无限的遐想,渴望他们可以有一千种结局,但绝不是小说那样。


所以在看完小说版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后,我也推崇电视剧版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结局,给我们一个哪怕是“幻想”的机会和空间,幻想他们能够不死,幻想他们能够活下去,活到胜利!


战略论


时间太过久远,依然记得第一次看是在网吧,当时几个卫视播的时侯互相抢进度,删割太多。当时具体是多少集也已记不清了。

但仿佛脑海中看过:他们过了河,死啦死啦为了迷龙去找师长泡温泉的场景,死啦在和迷龙絮叨着不断絮叨着开了枪,死啦在院墙外那个转角处抠着喉咙,而烦了刚远远看见不辣想去追却追丟了然后回来看着死啦抠喉咙,死啦吞枪自杀,克虏伯也自杀在行刑队伍中,烦了被俘,在搭晒的床单间和小醉张立宪拥跳着,粉条劝降猪肉,回家,擦桌子,洗澡,扫地,扫地,当他抬起头,他已经老了,南天门仍然离他很近。然后这才接到四十三集最后一幕。

也许是陷入书中太深,但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是电视中曾经看过的一幕,特别是结尾烦了拿起扫把打扫院子,旁白响起,暮年的烦了直起腰,放下扫把出门。。。。。。


猪哥82831392


首先,你没看过小说,所以你肯定就不明白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结尾不完整。

历史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很多素材还是碰不得的,这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我们不忍心去看待去面对一些我们不敢承受的过往。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电视剧给我们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带一点仓促,但至少是符合现当代的主流方向。

而《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兰晓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段国难当头,一群军人从混吃等死到真名领悟活得人要对死的人负责的故事。但最后,那些英雄们不是死在敌人的手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所以,死的人是光荣的么?活的人是光荣的么?是荒唐,是让我们会对人生产生怀疑。这段历史,我们知道错了,知道那时候的人性二字都已被灰蒙上了尘。


这部电视剧,我给满分,每个男人都爱看军事片,我带着一份怀疑的心态去看剧,却爱上炮灰中的每个人。


兰晓龙的作品总在敲击人心,台词不烂俗,剧情不直白,他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满腔情怀。就在这样的结局里虽意犹未尽,却好歹落个好的下场。

小说的下场是对一个历史结果的抗争,而电视剧的结果则是对未来的一片向往,对我们眼中的世界的一份美好期待。


我曾在豆瓣上看到一个网友评价兰晓龙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宁可在残酷中心竭,不愿在虚伪中矫情。”

这部作品不像他之前的《士兵突击》讲理想,讲奋斗。《我的团长我的团》更多的是讲人性的善恶,以及我们会遇见的最坏结果。


血淋淋,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罢了罢了。


宋小君


记得当年在某论坛追过团长的小说,那时候团长还在拍摄当中,准确点说,追的其实是剧本,小说是后来才出来的。

至于康导为什么没有拍剩下的那一部分,有人说是因为出了事故。不过,在攻克了南天门的时候戛然而止,也许更好。毕竟,怒江西岸,已欠了一千座坟,再将剩下的那几个人走向死亡的情节拍出来,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虽然,我们都知道龙文章是怎么用一颗哑弹打死自己,知道克虏伯刑场的自戕,知道迷龙的死不瞑目,知道阿译最终还是走上了和龙文章一样的道路,可是,如果把这些情节都呈现在屏幕之上,是不是过于残忍?

电视剧在大战过后结束,算是给观众还留下了一些念想,还留有着一些希望,不至于让人肝肠寸断、欲哭无泪。

从这点讲,康导是仁慈的。而249,却是冷酷的,总是用死亡去警醒着一些欲说还休,比如好家伙里面的青山和若水,门栓和拉和老陈,生死线里的龙乌鸦和四道风,都是为死而死,让人心痛不已。

我总觉得,人世间,还是有一些希望更好。


如今是老方


就目前来说,《团长》南天门之后的剧情依旧是不适合拍出来,或者说不能拍出来,这样的敏感题材假若当时拍出来了,基本就是过不了审,然后被要求删改或者自己毙了。

南天门之后的剧情就开始描写解放战争的事情了,迷龙在先前就因为枪杀了一名逃兵,但那逃兵是军部大员的侄子最后被下令枪决,团长为了保存他的全尸在行刑前杀了他。

之后就是团长在受勋仪式上当着那些高官的面说了不愿意打内战的言论,然后抓了起来,在行刑之前选择了自杀。然后克虏伯也跟着自杀了。

就如同另外一部《亮剑》一样,原著结局同样是一个悲剧,但就那个时候或者现在的主流思想是不能够被拍出来并且放出来给人看的。


春光乍泄嗷


对于《我的团长我的团》其实个人观点还是别看小说了,电视剧的演绎就算很完美了,虽然最后没有交代下了南天门之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结局也算圆满。

但是原著实在不同,结局也确实悲惨,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好下场,除了孟烦了算是终老一生。团长龙文章因为不愿参与国共内战被逼自尽一同赴死的还有克虏伯,林译在国共内战时战败自尽,断了腿的不辣成了乞丐,而迷龙的死也怪不到死啦死啦的头上,要怪就只能怪他们是炮灰团,是没有靠山的游兵散勇。



这样的结局怎么拍?其实电视剧的处理已经很得当了,结局处,虞啸卿功成名就众人拥簇讲述自己在禅达的“英勇”事迹,而终老禅达的孟烦了只是一个没人认识的普通老头,一路走来确看到了曾经的战友一个个以另外的身份又活生生的出现,这是最大的安慰,也很隐晦的表达了南天门一战之后“炮灰”们的结局!


一部电视剧这样给人想象余地的结局其实效果要好一些,如果在艰苦一战胜利后作为战斗英雄却是那样悲惨的结局,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

总之,从内心情感来说我推荐看电视剧,但是想要真正了解《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是要从小说中理解!


醉眼看篮球


我是看了原著的,炮灭团幸存人员的结局如大家所说。如果说看完电视剧的结局只是一点意犹未尽的遗憾外,那么看完原著的结局则是让人深深的失落,各人员的结局太让人叹惜了!

原著着墨多的是炮灰团成立的过程及南天门一战,之后各人结局是以快进形式完成的,只占全书十分之一不到,最后以烦啦看到虞啸卿故地重游结束,这个结尾电视剧是忠实的反映了的。

所以从整书的结构来说,电视剧只拍到南天门一战即结束,是合理的,更符合电视剧节奏的要求,如果再拍各人员的结局,则显得有点松散,而且那种灰谐风格的延续性会大打折扣,因为后面是迷龙被杀,龙文章多次主动去喝迷龙老婆的老鼠药茶求得救赎后龙文章不愿北上被押自杀和克虏伯自杀后,快进式的在风卷残云般的解放战争中由孟烦了投诚之后的招降,然后阿译失杀、张立宪(电视剧中在树堡里自杀)携小醉的不知所踪。场景跨度特别大,又没太多空间来做足戏份,只拍到南天门一战,无论是节奏、风格还是想象空间上都是十分合适的。


野花的手掌


其实个人觉得连续剧的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部作品的结局其实算得上是悲剧,龙文章拒绝参加内战而被伤害,克虏伯也追随龙文章自杀,迷龙击毙官二代出身的逃兵而被国民党高官处决,阿译不愿参加内战而自杀。。。这些曾经经历过生死洗礼的人,在本来应该功成名就的时刻,绝大部分人却没有得到好下场。



也许编剧在最后环节,不想让结局变得那么固定让观众跌落到谷底,所以就用模糊的手法交代了结尾,让广大的观众用自己的想法来想象最后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很多艺术作品中经常采用的手法,没有固定的结尾而由观众去想象结果,这样也许更能让观众感到意味悠长,也能让观众对作品有更多的审视和触动。

《我的团长我的团》虽然在结尾并没有交代明确的结局,但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的铺垫,甚至在剧情中途就已经交代了很多人的结局,在模拟南天门对抗演习中,模拟状态下的炮灰团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全军覆没,孟烦了甚至让张立宪打了黑枪,一心报家仇报国仇的阿译,不曾想却让看着全团官兵被自己人杀死,在信仰和心态崩溃的情况下举枪自杀,这也恰恰是原著当中阿译的结局,只不过被转移到了剧情中途,龙文章偶遇小书虫被小书虫的几番话打动了内心,却不愿意承认只能通过打人来掩饰,也间接交代了龙文章在解放战争期间可能遇到的结局。



最后的南天门之战,以炮灰团坚守38天而宣告胜利结束,但对于炮灰团仅剩的残余官兵而言,这根本就不是胜利,而是被出卖状态下的侥幸生还,甚至曾对虞啸卿忠心耿耿的张立宪,何书光等人,在最后时刻在信仰上都出现了崩塌,虽然有些人最后还是活了下来,但已经不用在交代他们最后的结局,历经38天的围困,他们的殊死拼搏反被上层当成砝码来谈判,他们已经不会对这样的军队再报太高的幻想,每个人在最后都会走向另外的路。。。


辽宁资深球迷


因为故事没有结束,电视剧所呈现的只是一个节点,从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还有后续的,只不过没有拍出来。

而且电视剧的结尾是稍微的改变了小说的内容。所以才会感觉到结尾不完整。从整部剧的内容来看,是有很多地方都指向结尾之外的,应该是准备拍摄第二部所做的铺垫吧。好多人都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被埋没的好作品,可见当时刚上映的时候是不被认可的。也就是播放量不好。所以就没有拍摄第二部了吧。

其实相对来说电视剧的结尾要比小说里的结尾好得多了。因为小说的结尾太虐心了。可以说除了叙述这个故事的烦啦 之外,团里的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所以我觉得电视剧的结尾挺好的。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呈现方式吧。

我想喜欢团长这部剧的人都会期待原班人马,能在随着小说的故事拍下去吧。


娱仔星闻事


最该死的就是那个唐副师座,其次是虞啸卿,背后应该打他们黑枪。虞啸卿这种忘恩负义人渣还活到了解放,真是好人不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