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故事:他穿越到三國,成了劉備的軍師,帶劉備打天下

故事:他穿越到三國,成了劉備的軍師,帶劉備打天下

須臾,張飛和一個大漢並肩走來,只見其人身高八層,赤面長鬚,丹鳳眼,臥蠶眉,滿面英武之氣,不用人說,陳逸就知道這正是自己和他的道上兄弟沒事就拿來參拜的關雲長了,見到偶像陳逸心裡怦怦直跳,要知道這些道上混的,最敬重的人不是什麼上帝,也不是什麼如來觀音,而是眼前這位義薄雲天的關羽長。桃園結義,不知道引來後世多少豪傑爭相模仿。

“來雲長,我給你介紹下,這位是陳相國之後,隱軒先生”劉備趕緊給二人介紹。

“隱軒拜見關二哥”陳逸厚著臉皮叫了一聲二哥,有道是禮多人不怪,這一聲二哥喊出去可沒白喊,要是以後遇上什麼事,還要指望著這位二哥多照應呢。

關羽拱了拱手,沒有答應。

陳逸心道這關公還真的跟歷史說的一樣藐視天下,傲慢無比。

劉備給關羽使了個眼色,關羽才面色緩和了些,一見這氣氛不太對劉備趕緊叫大家入席。

劉備的府邸,並不算大,卻收拾的井井有條,由於是劉備牽頭,氣氛還算融洽,不多時菜慢慢的上來了,陳逸一見卻是肉食頗多,想想也就釋然了,像劉備關羽張飛這些都是廝殺之人,光吃肉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我說先生,你那酒到底那買的?”張飛看著手裡的酒,有些不想喝。

陳逸頭都大了,這張飛嗜酒如命,自己又沒有,看來有時間還真的要看看有沒有改進釀酒技術的方法。

“三弟,休得胡言”劉備輕斥了張飛一聲。

關羽只顧的飲酒,絲毫不與陳逸搭話,陳逸幾番敬酒,關羽只能做做樣子。

難道是自己得罪這位義薄雲天的關雲長了?好像也沒有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逸打了一個響嗝,拍拍肚子,示意自己吃飽了。

“來人,安排先生下去休息”劉備道。

隨即來了一個親衛領著陳逸下去休息了。

“二弟,三弟,你們觀此人如何?”劉備看著陳逸遠去的背影問道。

“大哥,我觀此人趨炎附勢,談吐無章,估計不是什麼大才”關羽淡淡道。

“大哥,我看著小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賊眉鼠眼的,要不是藏著好酒,我才懶得理他”

劉備欣然一笑道:“權且觀之”

陳逸來到房間裡,趕緊關上門,慢慢的消化今天的一切,看來自己是真的穿越了,還幸運的遇上了劉備這個未來皇帝,按理說應該高興才是,可是這劉備成功之路並不順利,顛沛流離,拋妻棄子,後人對劉備的評價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劉備真的是大義凌然,愛民如子。另一種認為劉備虛偽狡詐,偽善無信,假裝仁義其實陳逸的心裡對劉備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據史書記載劉備在擔任平原令期間郡民劉平一向看不起劉備,就派刺客去刺殺劉備,劉備不知道這個要刺殺自己,反而對這個刺客非常好,最終感化了刺客,刺客非但沒有刺殺劉備,還把實情告訴了劉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劉備的為人。

第二點就是劉備的用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劉備的用人準則,而且將士歸心,如果劉備真的是虛偽狡詐,假裝仁義,那麼臥龍鳳雛,五虎上將,這些不世人傑安能為劉備征戰一生?

但是劉備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封,一個叫禪,這也是後世之人指責劉備反心的根本所在,越想陳逸的腦子裡越是複雜,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突然陳逸的腦子裡出現了當初一個小混混給自己講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內容很簡單:“一對恩愛的夫妻,攜手一起六十年,在兩個人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的時候,一起去遊山玩水,結果妻子掉進了河裡,丈夫沒有勇氣去救她,妻子沉下水之前就說了一句話,你若能偽裝一生,我依然愛你”

起初陳逸聽了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現在他仔細一想確是明白了,如果沒有這件事發生,兩個人相扶到老,一起辭世,那在妻子心裡的丈夫又是什麼樣子?若是他劉備也真的能偽裝一生,那他不管內心如何,卻也算得上一個好人,況且劉備一生顛沛流離,飽受磨難,卻是百戰不倒,如果劉備真的是一個假稱仁義,虛偽狡詐之徒,為什麼在大風大浪面前卻任然有人跟隨?想到這裡陳逸心裡舒服了不少,跟隨劉備或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了,江湖一個義字,在陳逸看來選擇了就不能背叛,也罷!劉備,看我能不能給你一個朗朗乾坤!

打定主意之後,陳逸就是在想自己現在該為劉備做點什麼了,劉備現在缺什麼?人才?兵馬?糧餉?地盤?這些也許現在是缺,但是陳逸認為劉備現在最缺的是聲望,曹*以刺董卓而名揚天下,使得謀臣勇士來投,袁紹就不用說了,名門之後,四世三公。

名望這個東西,看起來是不重要,可是真正的作用卻不是一般大,有的人振臂一呼,天下響應,有的人至死都不聞其名,這就是名望,假如曹*沒有去行刺董卓,那他也是聲明不顯,就算他發了矯詔,也不可能有十八路諸侯響應。

還有就是為什麼劉備剿黃巾之時,立功無數,可是最後別人都封了大官,卻只有劉備得了一個縣令,如果當時的劉備也和孫堅一般名揚海內,那最差也能夠混個太守什麼的當當。

那麼下面要做的就是為劉備造勢了。要想造勢其實有兩件事要做,第一就是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比如像曹*刺董卓之類的,第二就是有足夠的兵馬,亂世爭雄,實力一向是最重要的,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在道上混的他深知重要性。陳逸記得當時十八路諸侯會盟之時,劉備也去了,但是後來曹*袁紹,就是像袁術這樣的廢材都成了獨霸一方的諸侯,只有劉備只得一個平原令,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劉備沒有兵馬,沒有地盤,就沒有人才投靠,沒有人才的劉備哪怕擁有像關張這樣的不世猛將,也要屢戰屢敗,這才是劉備到處流浪的根本原因,而且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陳逸心裡有條不穩的分析著。

想要劉備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似乎不是那麼容易,陳逸想破了腦袋瓜子,也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

第二步就是想要足夠的兵馬,這還得要先了解一下這平原郡的情況,現在的大漢雖然經歷了黃巾起義,但是人口還沒到後世三國的那般少到可憐的時候,陳逸記得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時候,領兵最少的只有一萬五千,那劉備手裡也最少要有一萬五千的精兵,才能和眾諸侯並列,才能掙到話語權。

看來這得要第二天問問劉備了,想著想著,陳逸睡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