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從廣州到佛山,需要經過一座叫做“五丫口”的大橋。地處廣佛交界處,龍溪沙溪村隔著佛山水道與佛山南海相望。因為花地河、佛山河、平洲河、大沙河等河涌的貫穿,沙溪“五丫口”由此得名。今天,小龍女想向大家介紹的是龍溪聯社的沙溪村。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根據資料記載,沙溪村建村於1340年,有著數百年曆史。村中的主要姓氏有梁姓、何姓和盧姓。追根溯源,梁氏由南雄珠璣巷遷至此處;何姓由番禺沙灣遷移而來;而盧氏則從順德文海遷移到此。

沙溪龍舟競渡已有五十餘年傳統

◆ ◆

說起沙溪,最出名的,莫過於每年在此舉辦的端午“扒龍船”傳統。起龍、採青、游龍……端午期間,沙溪村處處響起龍舟鼓,熱鬧非凡。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作為荔灣區僅有的舉辦龍舟賽的村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六,總有許多周邊地區的“親朋好友”前來參賽,吸引眾人聚在此處觀賞“龍船景”。 據悉,沙溪村的龍船賽從1963年開始創辦,在去年的龍船賽上,共有24支參賽隊伍參賽,今年,即將舉辦第53屆龍溪沙溪龍舟景競賽。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位於佛山水道邊上的龍溪小學,也開展了各色龍舟活動。小龍女瞭解到,龍溪小學成立了少年龍舟體驗隊,開展龍舟文化探究、進行龍舟說唱等活動。在龍溪小學,有一艘龍船,但由於學生年紀小,不能下水扒龍船,就以“旱地龍舟”的方式進行體驗。“作為龍溪人,龍舟文化是一定要了解的。”學校一位老師表示。

“高齡”文物見證村居往事

◆ ◆

除了龍舟賽外,沙溪村還有“高齡”文物。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梁氏宗祠位於在沙溪渡口旁,佔地面積500平方米,是佛山樑氏分支一族的宗祠,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根據《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荔灣區卷)》記錄,梁氏宗祠曾於光緒十年(1884)重建,1993年重修。在梁氏宗祠的門聯上,寫有“禪地分支子孫齊昌盛,溪鄉聚族後世永長存”。明間中門懸掛“欽賜翰林院編修 梁汝霖立”和“文魁”木匾。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沙溪村的另一“高齡”文物是天后古廟。天后古廟佔地50平方米,是村民供奉天后娘娘的廟宇。天后古廟的始建年份不詳。根據資料記載,天后古廟曾在嘉慶二十年(1815)重修。門內左側山牆鑲有一塊《重修古廟碑記》,下款為“嘉慶二十年歲次 乙亥季冬穀旦吉立 梁榮鎮拜題”。據說,在清朝時,沙溪村水災嚴重,洪水季節經常受淹,村民損失慘重,所以建天后古廟,祈求平安,祛除洪澇。

今日沙溪

◆ ◆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安靜的渡口,船隻往復,村民們喜歡聚集在宗祠前休息、聊天。扒龍船,強身健體,而龍船文化更多的是“扒”團結的力量。沙溪渡口,不僅見證著端午龍船競渡的盛景,也見證了面對颱風天氣,村民奮力防災的團結。

端午節越來越近了,你期待沙溪龍舟賽嗎?

別走開哦!敬請期待龍舟專欄~

走進村居

每日生活在“城中村”,你是否熟知這裡的村居歷史?那些被封印在典籍文獻中的隻言片語,那些逐漸被遺忘的歷史和故事,小龍女幫你找出來。微社區e家通鄉村海龍推出【走進村居】欄目,邀您一起了解當地特色和文化,挖掘鮮為人知的村居故事!

荔灣|走進村居:沙溪,龍船文化凝聚地

【記者 小龍女】

部分資料、圖片來源於《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荔灣區卷)》、《芳村區志》、海龍街道辦事處、龍溪聯社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