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众所周知,作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重要架构方式,超融合在近几年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以VMware vSAN为代表的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迭代,为用户认知、接受和广泛应用超融合解决方案,实现私有云的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兴起,全面云化时代的到来,跨云或多云管理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对于超融合市场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VMware日前宣布VMware vSAN 6.7完成更新,新版本将帮助企业客户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公有云或混合云环境中安全地运行关键业务应用和现代化应用。

在我看来,从私有云到混合云再到公有云的不断升级和跃迁,VMware vSAN用自身实力和行动真正践行了那句老话:我们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超融合正在加速爆发

毫无疑问,超融合无疑是过去几年数据中心领域增速最快的市场,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第一,从市场增速看,根据IDC的最新统计,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超融合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4%,达到12.5亿美元,占整个融合系统市场的34.3%;2017年全年,超融合系统的销售额超过37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了64.3%。

不仅如此,在全球,IDC预测超融合市场在2016-2021年间会有平均28.9% 的年复合增长,而整个市场营收会达到百亿美元的规模;在中国,2016-2021年超融合市场将保持年均24.7%的复合增长率,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亿美元。

第二,从市场应用看,在过去几年中,超融合已经在边缘和敏态应用场景中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但超融合的应用范围绝非限于此,其正在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逐渐进入企业核心关键应用,对主流数据库、ERP,以及其他企业关键应用等均有良好的支持。

此前,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总经理李严冰也表示:““如今,超融合已经从边缘性应用进入到企业的核心应用中。在VMware的客户中,65%将超融合应用于其关键生产环境中,而数据库应用是最多的。”

第三,超融合纯软件交付模式正在成为主流。IDC 201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VMware超融合软件的收入为4.05亿美元,随后是Nutanix收入为3.68亿美元,戴尔的收入是9600万美元,HPE的收入是6200万美元,可见VMware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收入冠军。

而这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超融合软件交付相比一体机会更加灵活高效,随着超融合软件兼容的硬件越来越多,市场对超融合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用户选择软件交付的意愿也就会越来越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最早提出和定义超融合方案的VMware,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市场爆发的“红利”,如今VMware vSAN已成为VMware公司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多家客户,每周新增用户保持在100家左右,无论是收入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名列前茅。

全面云化机遇与挑战

当然,在超融合高速成长的同时,整个数据中心市场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改变,那就是全面云化时代的到来。

可以看到,如今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对云计算的态度已经有了重新的认识,云计算的“冻土层”正在加速解冻。所谓“冻土层”,是指更多大中型企业积极拥抱云化,这对云计算市场显然有着更多的示范效应和牵引作用。

此外,云计算的支撑系统也正呈现从云资源管理系统向云操作系统演化的趋势。未来云计算平台除了继续承担向下的基础设施整合外,其更多的将会管理云上各种各样的作业,各种各样的应用容器和中间件,以支撑各类云原生应用服务。

更重要的是,未来大型私有云会逐步演变成行业云,行业云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数据显示,到2020年,80%以上的500强企业都将通过行业云,向客户提供政务云、金融云、电力云、医疗云以及交通云等细分行业的云服务。

显然,这也意味着企业级客户应用部署的范围私有云拓展至公有云和混合云模式,其应用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在快速上升,由此也给超融合市场带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战。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为此,VMware正式发布vSAN 6.7新版本,该版本在本地和云端大大提升了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使用体验,具体而言:

一是,VMware vSAN 6.7可借助全新直观界面缩短运维人员掌握专业技术的时间,利用基于HTML5的vSphere Client能为vSAN 管理员提供统一直观的管理体验,为vSAN 操作引入新功能和优化的工作流程。

二是,VMware vSAN 6.7提供了先进的监控和分析功能,通过全新集成的 vRealize Operations Healthchecks ,VMware将提供单一监控面板,以监测和控制多个 HCI环境,协助客户监控容量、性能、KPI和警报等。

三是,VMware vSAN 6.7还新增了全新主机锁定和iSCSI 故障转移功能,可将 HCI的适用性扩展至Cassandra、Hadoop和MongoDB等应用程序以及集群式 Windows Server环境。此外,vSAN 6.7还新增了全新的智能自我修复功能,可缓解智能资源分配的硬件故障等破坏性事件的影响以及增强了vSAN的加密能力。

四是,VMware还宣布推出vSAN ReadyCare以改善对超融合环境的支持体验。VMware将结合vSAN Support Insight高级分析的主动遥测功能和对 VMware 技术支持部门人员的广泛培训,帮助客户保持高性能,避免问题或快速解决问题以及最大限度地缩短停机时间。

由此可见,面对全面云化时代的到来,VMware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VMware vSAN更以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能力,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真正实现了私有云到混合云再到公有云的的全方位覆盖,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VMware从未被超越背后

客观的说,VMware vSAN之所以在超融合领域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并不断重新定义和引领超融合市场,背后重要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

首先,超融合的本质就是虚拟化环境下的一种新型部署架构,而VMware在vSphere,vSAN和vCenter中提供了一整套集成度良好的软件产品,使得用户的管理和支持变得简单易行,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迁移、学习成本,让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更加从容,大大延展了超融合应用空间。

其次,VMware提供了业内最广泛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其中既有一站式的超融合集成系统,如Dell EMC VxRail和VxRack SDDC 解决方案、也有经过认证的 vSAN ReadyNode 硬件参考架构,更有通过AWS和IBM提供的基于vSAN的超融合云服务。换句话说,VMware vSAN在超融合市场具备“全栈”式的交付能力。

最后,VMware在超融合市场具备统治力的关键,还在于始终“与时俱进”,体现在其积极的进行产品和方案的进化和迭代,并一直提供先进的服务和增强功能,由此也不断满足了客户新的变化和需求。

全文总结,从重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到变革企业云数据中心,VMware vSAN为企业实现私有云向混合云,乃至公有云的平滑过渡提供了全套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所以,VMware在不断颠覆自身的同时,必然也能够在未来带来更多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