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白皮籽料往往特徵不明顯被作假幾率很大,沒有皮色的原因單從白度來看差一點其價值就差很多。隨著大家以白為主來衡量和田玉的價值這種風氣盛行,不少無量商家利用這一點用好的山料或者頂級俄料來充當白皮籽料,對辨別真假增加很大難度,下面我用實例講解一下。

第一幅圖就是47克的帶水線籽料。第二幅圖是50克籽料,比47克的要厚出一倍多,從照片無論怎麼看都是第一幅圖的要白。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47克帶水線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50克

而實際上兩塊料拿在手上外表是一樣白的,兩張照片都是我自己在早晨陽光下拍攝的,用的是同一臺相機、同一種拍攝手法,只是拍照的時間不一樣而已。不同的時間陽光的色溫不同,也就帶來拍攝物體的色彩會有略微的差別,這一點白度之差在價格上可就不是差一點了,不相信就看看兩塊料同時拍的照片吧。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白底背景拍攝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黑底背景拍攝

看料子要在早晨10點鐘的陽光下是最好,這兩塊籽料拿在手上從外表看白度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透光看卻是那塊50克的要白,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般來說料子越薄看起來會越白,如果把一塊幾千克的大料切成幾克的小料白度可以增高20%左右,而這兩塊料50克的比47克的要厚出一倍多,但透光看時反而是50克的要更白。為什麼會這樣呢?

仔細來看外表,50克正面的毛孔幾乎細到看不出,只有一層殼包著的感覺,部分地方帶了一丁點皮沁,脂份內斂;再翻過來看背面,毛孔倒是看得出,但非常縝密、細膩、均勻,頂部的裂隙中沁入了一丁點金皮,如果料子松一點,皮會沁得更多,拿在手上盤一盤,手感特滑,有一點象玻璃一樣滑滑的感覺。這說明料子非常細。雖然47克的料也很糯很細,但緊密度無法與50克相比,一塊料子越緊越不容易顯白,料子越松外表看起來越容易顯白!!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在沒有皮色的情況下,怎麼辨別籽料

首先,籽料原石的表面有毛孔,這是長期浸泡在水裡由河水沖刷而成。但要同時要注意有無擦痕.如果一顆原籽,有毛孔又有擦痕,且毛孔稀疏不均勻,則有做毛孔的嫌疑.而山料、俄料是從山中開採出來,原礦表面為斧劈裂紋,就像山水畫中的斧劈皴一般。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其次,籽料的內部結構晶體排列很均勻,用強光照射能看到棉絮狀或積雲狀均勻交*的晶體排列,緊密溫潤,沒有明顯的晶體之間空隙。表面看滋潤溫和,白色不是浮於表面的亮白,而是精光內斂,猶如膏脂,手感油潤。山料的晶體排列較尖銳,晶體結構較明顯,多為菱形排列,沒有籽料溫潤,手感較幹。俄料亮白,浮賊光,強光照射晶體呈橫線排列。青海料內有較多均勻分佈的小白點,看上去象芝麻貽糖。其他假白玉內部沒有明顯的晶體結構,為玉石粉壓制。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很多人總是認為白玉就要追求白度,這是很錯誤的概念,真正好的籽料應該是白度、密度、油潤度相結合,一味追求白度就容易受騙,因為山料、俄料、假白玉都非常白。很多人只有看到皮色才能認得籽料,這也是錯誤的,現在已經有山料、俄料浸泡於化學藥水中染皮的假籽料出現。皮色只是附帶,歸根結底還是看玉質和手感。

白皮籽料的兩大難點白度分級和真假皮辨別

收藏者在入門時最好先多看看、多問問。到有誠信的大商家買件真正的籽料精品,用易少勇的話來說:是不是籽料自己不會看啊?非要那張皮幹嗎?玉質和雕工才是真才實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