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爱,是他们最坚定的力量|这就是老师⑥

爱,是他们最坚定的力量|这就是老师⑥

很多人都知道,老师对学生的爱。但也许你并不清楚,这份无私的爱,能有多么坚定、会有多么动人。

因为爱,他们有的悄悄捐献骨髓;有的放弃城市的安逸,奔赴沙漠小县城执教;还有的悉心陪伴、照料学生。

他们,仅是平凡人中的一员。支撑他们的力量,是对教育、对学生、对孩子的爱。

01

张旭阳老师

捐献骨髓救男童

爱,是他们最坚定的力量|这就是老师⑥

26岁的张旭阳毕业于遵义师范学院,现为贵州省桐梓县第二中学化学教师。早在上大学时,张旭阳就登记成为一名干细胞捐献(骨髓移植)志愿者。张旭阳的同事说,张旭阳历来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到大学所在地的新蒲乡下帮助贫困儿童。

今年3月初,张旭阳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外地一位年仅4岁的男童,因患有嗜血细胞综合征急需造血干细胞救命,而张旭阳的血型等相关医学指标与这名男童正好匹配。3月底,捐献事宜确定。4月17日,张旭阳与遵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道前往省医,等待捐献骨髓。

4月23日中午,完成捐献后,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中心为张旭阳送上了相关荣誉证书。张旭阳在准备返回遵义时说:“一个周没有看到学生们,我想他们了。”

02

刘宏斌老师

重回艰苦沙漠腹地

爱,是他们最坚定的力量|这就是老师⑥

曾担任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人大副主任、教育局党委书记的刘宏斌,重回艰苦的沙漠腹地小县城,再次拾起教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教育和学生了,我喜欢这个工作,因为教好学生是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大事。

刘宏斌生活很简朴。民丰县城小学校长袁亚玲说:“刘老师一件夹克衫,一件短袖上衣,一件棉衣就是他常穿的衣服。一碗牛肉面,一碗面汤,一碗抓饭,就是他日常的饮食。但看到贫困学生,他十分大方。资助了多少学生,他没记住,我们也算不过来。”

2010年,民丰县妇联开展“爱心一元捐”活动后,刘宏斌主动参与,每天捐出一元钱,5年间一天也没断过,共捐出1825元。这也是刘宏斌捐款数目最清晰的一笔。据不完全统计,刘宏斌几十年间,资助的学生有近50名,捐出的钱近20万元。

03

张玉芝老师

陪学生住一个月办公室

爱,是他们最坚定的力量|这就是老师⑥

45岁的张玉芝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于2007年入职武汉睿升学校。她说,“如果将每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很多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2011年,张玉芝在高二带班主任。班上一名女生小吴在食堂就餐时不慎摔倒,3根肋骨骨折。张玉芝立即陪着学生一起去就诊,并主动承担下照顾小吴的重担。

“小吴家在蔡甸,父母工作都忙。”张玉芝回忆,因小吴伤情过重,行动不便。而教室和宿舍不在同一栋楼,往返起来非常不便,于是,这1个多月里,她便陪着小吴吃住在办公室。张玉芝就像医院24小时的陪护保姆一样,定点给小吴打饭、喂饭、照顾她洗澡、上洗手间,甚至每周还在寝室给小吴煲骨头汤……

小吴病情缓解后,为了让她尽快跟上落下的功课,张玉芝“邀请”小吴和自己同住寝室。如今,考上湖北大学的小吴,每年春节都会回母校看望张玉芝。

来源 | 据人民网、《中国教育报》、《贵阳晚报》、湖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