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感觉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学生不会报考师范类院校,什么原因?

尘埃未落定


首先必须搞明白,现在的师范类院校,并非都是培养老师。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都不报师范类院校,为什么?

一、看分数线

我们先來看一看我国两所最出名的师范大学的平均录取分数线:2017北师大文理科位于第10位和16位,华东师大文理科分别位于第23位和26位。

特别好的学生考的分数高,谁愿意白白地浪费苦苦奋斗得來的分数,报考分数线低的大学?

二、看大学排名



上表是我国QS大学排名,大学毕业想出国留学,国外大学喜欢知名度高的大学,还北知名度低的大学?你选择大学,你选择排名高的还是排名低的大学?最好的师大排名分別为第8和弟22位,怎能吸引特别高分的学生报考它们?

三、看学科评估



上大学涉及学科和专业,师范大学专业和学科排名靠前的不突出,怎能吸引高分人才?

四、看专业设置

很多男生喜欢工学方面的专业,工科中很多专业应用性较強,毕业后工资待遇高。财经专业受到女生的青睞,毕业收入不错。这些专业在师范院校中很少或不是它们的強项,师范院校几乎没有紧俏专业,传统专业太多,所以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

五、看毕业生待遇

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不如好多名校过硬,就业和待遇受到影响,岂不是报考更名牌的大学更好吗?

若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国家定向培养占有不少名额,谁愿意就业地区受到束缚?谁愿意毕业后到艰苦地区教学?老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还不足以吸引人才,所以报考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学子不多,分数线自然下滑,不如许多理工类大学。

以上是许多成绩特好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大学的主要因素,供你参考?


亭亭玉立104648451


我是一名老师,我承认当时上师范并不是主动的,而且上师范的同学,也千方百计跳出教育专业。

优秀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报师范类的学校,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两个词:“前途”和“钱途”。

首先,上了师范,前途一眼就看到头了,去学校当老师就是归宿。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式憧憬未来的时候,是心气很高的年龄,对于从学校到学校这种结局,他们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即便有优秀选择师范的多数也属于无奈,记得我上大学时,班级一百人左右,辅导员问有几个是主动报的师范?当时举手的只有3人。所以我班上大学时,优秀的学生都自学法学专业,千方百计拜托当老师的命运。



其次,老师现在的待遇,远远达不到他们对未来的需求。对于一心想去大城市,想去大企业,想挣大钱的他们,这样的职业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记得我大四去应聘时,东营一所学校给我说,来我们这吧,我们这待遇很好,一个月工资1800,还有其他补贴,我当时不屑一顾,但是后来另一个学校,才知道原来多数学校工资不超过1500元。记得招聘会上,一个制药厂的岗位,引起了众多毕业生的争夺。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如何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是以后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赢在高三


回想起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的成绩630,我爸爸是人民教师,所以我父母还是特别希望我报考师范院校以便将来可以当老师,包括后来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但我是不喜欢当老师的,我爸爸在我小时候是真的忙,虽然他只是小学老师,有两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一个是天还没亮,能看到星星那种就跟爸爸去学校了,我看书或者睡觉,爸爸在备课。还有一个是有一段时间在我回家的路上新修一座坟,我是非常胆小的,走到附近我就不敢继续走了,小时候只觉得在爸爸身边有安全感,所以我又返回学校等爸爸一起回家,天都黑了才回家。

所以我对当老师这个职业是有点反感的,上课时间少,自由时间多都是骗人的,除非你想混日子不负责。但是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应该是伟大的,毕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多说一句,当老师真的很多时候好心做好事,却被家长找上门说欺负他们家小孩,甚至学生会怨恨老师管他太多的。

想当个好老师,学问大呀。


南北江南


第一,与教师的待遇有关。工资不高,工作比较累,养家糊口都困难,更别谈买房买车。这是事实,尤其两口子如果都是教师,那么买房更是遥遥无期。

第二,与现在社会对教师的曲解有关。很多人认为老师很好,有寒假暑假可以放。那是因为他们平常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工作。以我的一个语文老师为例,一周要有三到四天每天五点左右起来,晚上基本都要11点才睡。而且,每周只有半天的假期,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特别累心,毕竟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好。

第三,有的人会说,老师,可以在校外补课,赚取外快,这种现象可能是有的,但也是个别现象,真正负责任的老师,有良知的老师,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四,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难做毕竟他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不听话的,不完成作业的,上学带手机的等等。管教轻了没有效果,管教重了该说老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甚至有时还会面临处罚。所以老师难当。有的时候教师没有错,学校都保护不了自己的老师。就好比那个被学生家长套路了的老师,说他收红包,最后还是受到处分。

归根结底,教师基本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职业。所以但凡有其他的出路,就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自然学习好的有更好的出路,也不会选择师范类院校。


豆芽242569028


充分说明尊师重教还未在现实社会中广泛真实的得到根本有效落地,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价值未能得到全面而充分体现。一方面我们渴望自己和小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个成功成才;另一方面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又不能有效的吸收优秀人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未能有效破解,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任正非说过,"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把教育做好,国家就有未来"。

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就如我们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粟裕、许光达、恽代英……都出身于师范学校一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管理观察


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臭老九“,教书匠这些词语一直是教师的代名词。“学而优则仕”,人们的观点就是,学而优的人都去奔仕途了,而学不优的人当了教书匠,社会地位是很低下的。认为教师就是只不过是学不优的人,教师是一个养家糊口的一个讨生计的行业。

二、国家想让国人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师收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多,造成中国的教师队伍基数庞大,中国还处在经济底子薄的时期,虽然多年来逐步提高了教师收入,但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渐的长期过程。这造成了许多人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认可度不高!在现在这个经济时代,有钱虽然不是大爷,但是钱也绝定了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所以教师行业不被认好! 三、一部分教师行业的败类把教师推到风口浪尖上!

教师人口庞大,自会良莠不齐,难免出现一些败类!诸如教师性侵学生,体罚学生,教师在外补课办班,再经过新闻媒体传播,使教师在公众的形象大跌,造成口碑不好也是一大原因!

四、教师入职门槛低!不管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教师。导致很多人把教师行业当作是就业的最后备胎! 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对教育感兴趣的高分考生,随着国家的政策大力向教育行业倾斜,教师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收入也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正准备着加入教师这一行业!所以这几年的师范专业分居高不下!

总之: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学生不会报考师范类院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行业,使更优秀的人才教出更优秀的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课题。


忧优纵横侃教育


确实是这样的,想想自己身边这几年参加高考的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记忆中好像只有一个因为学费问题而上的师范类学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老师的待遇问题

老师的工资低,福利待遇不太好是根本原因。以前我们都认为老师这份工作是铁饭碗,一方面是待遇不错,一方面是稳定。现在这两方面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学校招聘的都是合同工,三年之后续签。特别是身边有当老师的亲戚朋友,一般都不建议去当老师,所以,很多人不愿去当老师,不报考师范类院校就很正常了。

2.不是上师范才能当老师

我身边有不少同事,都不是师范毕业的,不过是有个教师资格证,现在也是老师。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扩建扩招,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学校在招聘老师方面会放松要求,所以说,上师范不是当老师的唯一途径。

3.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当老师的一个理由。

现在的孩子聪明,但是不好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见过一个实习老师被学生气哭气走。很多人不愿意和一群孩子打交道,也是很多人不愿意报考师范的原因。

4.社会关系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医患关系”影响了不少人不愿意当医生。同时网络上曝光了那么多学生、老师、家长间的矛盾,这个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

所以说,其实大家都不愿意去包括师范院校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然规教育说


缪老师每年都会碰到有学业成绩特别出色的孩子,谈师范类色变。主要原因不外乎偏见和现实两类。怎么说呢?偏见是家长和考生会与师范类大学管中窥豹的认识,而现实则是师范类高校本身存在的短板。

关注头条号“缪老师妙笔生花”,点击观看数百所高校视频介绍。

此外悟空问答每日更新关于高考报考、大学和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偏见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北京师范大学)

1、偏见——教师

社会上对于普通教师的认知仅限于,收入低、工作苦、行政累、不着家。教师收入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5000元每月之下,工作辛苦就不必说了,除了教学还要负载很多的行政工作,除此之外,工作的重压和时间投入决定了能够照顾家庭的精力缩减。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华东师范大学)

2、偏见——只能做老师

很多家长和孩子经常问我:考入师范大学今后是不是只能做老师。我给出的答案是:绝对不是!肯定不是!如今的师范类大学早已经不是只有教育学专业了,开设了很多的学科,所以将来的就业出路其实很宽泛。


二、现实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华中师范大学)

1、现实——眼界

师范类院校通常校园不大(西南大学这样的巨无霸是特例),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集中,接触不同人的机会肯定没有综合类大学那么多。再者,悬殊的男女比例,也让部分家长和孩子畏惧不已。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陕西师范大学)

2、现实——专业冷门

高考状元最喜欢选的学科门类是经济类(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财政学、税收学、贸易类等等)和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等)。而这些专业方向,往往都不是师范类大学擅长的。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西南大学)

3、现实——考研大本营

除了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三所顶尖省属211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很多师范大学的学风很浓,但同时考研风气、考证风气也是很浓,使得校园里少了些活力和朝气,这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考虑的。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给我点赞,但我要为你努力学习高考知识点赞!


缪老师妙笔生花


虽说高考结束了,但是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和考生并没有闲着,因为后续的工作更为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所以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优质专业是所有考生和家长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只是在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时,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的考生只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学,有的考生只选择离家最近的大学,有的考生只选择南方或者是北方的大学,然而有一部分高考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对师范类院校的兴趣并不浓厚,忽视了师范类院校。

那么,为什么很多高分的考生不报考师范类院校呢?

一方面是因为文理分科导致的。师范类高校更多的还是比较适合文科的学生,对于学理科的学生一定不会将师范类高校作为自己的首选大学,而且一般学理科的学生是不会报考师范类高校,因此理科的高分学生势必是这一部分学生。

二是学生和家长的错误观念所造成的。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国很多家长以及考生的心中都认为读师范类高校时一种没有前途的选择,大学毕业之后所能够从事的工作,也仅仅只是教师,就业面受到限制,同时还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师范类高校更多的应该是女学生应该去的,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高分学生并没有报考师范类高校的想法。

三是当前教师职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关于教师的相关新闻总是会引起大众的关注,例如教师待遇问题、教师工作压力问题、教师编制问题等等 ,这样的社会舆论令很多的家长和学生都将教师这份职业当做是不可选择的,所以很多学生因为不想当教师于是不报考师范类高校。

但是师范类高校从全国来看依然非常受欢迎

每年有大量的学生顺利的进入了师范类高校,并且选择了师范类专业,因为他们都是有志于从事教师年行业的的学生,他们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并且也相信这份工作会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福利待遇会越来越好。

同时,每年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甚至是年年都在增加,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前有大量的考生都将自己的目标院校设定为比较好的师范院校,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说,师范类高校在现在如今的高考学生心目中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依然是需要通过自己考取较高的分数才能够顺利进入的大学。

总之,不可否认有的高分学生确实是没有选择报考师范类高校,但是我们同时也绝对不能否认有很多高分学生选择报考师范类高校,更不能单一的认为师范类高校不受考生的欢迎。


领略教育魅力


看到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份调查:



一家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对上海两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各抽取300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调查。调查题目中,是否将来报考师范类院校。第一所中学300名学生中,只有3人选择愿意。

第二所高中300人的调查问卷中,经过对比发现,毕业时有意愿报考师范类院校,只有个位数,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大多成绩排名在年级200名左右。

虽然上面的调查只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个的群体,它从侧面反映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高分的考生报考师范类院校人数可能不是很多。



教师职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教师这个群体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低, 在报考愿志愿时,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不愿意去,报考试师范类院校,我国教育部属的,及所师范类院校都开设有,免费师范教育,但是往往都会受到条件限制,毕业以后必须,到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从教几年的规定,就业面比较窄,而且待遇不高是很多人不愿意报考的根本原因。

谈到教师的待遇,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的两则招聘新闻。

深圳中学一次招聘了35名研究生进入教师队伍。这35人中,有八人是博士,三人是博士后。还。其中有20人来自于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还有一名是哈佛大学毕业。被网友称作,最豪华的教师队伍。



其实究其原因,在于深圳中学给来自名校的毕业生,解决户口编制,并解决他们的住房,让他们在深圳工作可能没有很多后顾之忧,全心是铺在教学上。

与这样的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西省2019年的教师招聘中,有不少岗位是无人报考。究其原因,在招聘简章中,这些岗位是在农村山区和贫困山区,工作环境差,待遇水平不高。

据我了解,广西南宁教师普遍工资可能在4000元左右,这相对现在的高物价,高房价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相对于毕业以后外出打工,可能都要比选择教师这样的职业更有吸引力。



除了待遇之外,在很多家长跟考生的眼里,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可能更适合于女生选择,而且一旦上了师范类院校,将来的就业面可能选择的余地不大,对人生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