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現在在西安落戶有多容易,大家應該有所耳聞。

去西安走親戚,警察問:“是西安人嗎?”答:“不是,是來走親戚的。”警察:“帶回派出所,按投親靠友條件落戶。”

去西安站轉車,警察問:是西安人嗎?答:“不是。”警察問:“什麼學歷?哪年畢業?”答:“本科學歷,今年畢業。”警察:“帶回派出所,按學歷落戶,火車票報銷。”

去西安旅遊,警察問:是西安人嗎? 答:不是。 警察:什麼學歷? 我:中專。警察:來這邊幹嘛? 我:旅遊,我對這邊的文化很感興趣,對這裡的文化也很瞭解。警察(大喜):“帶回派出所,按歷史文化研究型專業人才落戶。”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現實比段子更魔幻,現在落戶西安根本犯不著麻煩,甚至不用本人過去。只要是年輕人,有一定學歷,申報速度都很快,戶籍卡第二天就快遞送上門了。

除了西安,各個城市都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陸續推出各種人才新政。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圖源:好奇心日報

上圖如此密集的人才政策,顯示了一些城市搶不到人的焦慮。而作為早期給出政策的西安,卻實實在在的搶到了大量的落戶人口。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作為全國第一批吸引人口落戶的二線城市,西安各招齊出,過去一年內 5 次放寬政策,今年一季度西安搶到了 24 萬人落戶,差不多是去年一整年的數字。

截止到5月14日,第40萬新西安人落戶,目前落戶數量還在每日更新中。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在西安,年輕就是稀缺搶手資源

接下來 10 年步入工作的年輕人會比 10 年前少 36%。

在老齡化社會,年輕人是稀缺資源。整個社會的價值大部分都由年輕人來創造,整個社會的正常福利制度運轉都依賴年輕人的繳錢。

2010 年人口普查顯示,80 後、90 後、00 後的人口分別是 2.19 億、1.88 億、1.47 億,三十年間萎縮了 33%。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圖源:好奇心日報

這帶來了一個更不樂觀的未來。根據 2016 年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由於出生率持續降低,中國 10 - 19 歲的人口比 2005 年的時候減少了 36%,這意味著接下來 10 年步入工作的年輕人會比 10 年前少了超過 1/3。

“中國的優勢還在於講思想、講人。沒了人,單講錢,是不行的。”

整個中國就這麼多年輕人,一方得人,相對應的其他城市就會有人口流失。這波全國範圍上的搶人大戰,實際上預示著未來中國二三線的城市重構。

政府搶人→人口指標暴增→拿到充足土地指標

城市搶人→技術流入→經濟發展→城市形象提升

企業搶人→人才流入→企業發展

最終,良性的循環形成,馬太效應、強者愈強。這些城市將憑藉大流量的人口流入,快速崛起。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西安在此次搶人大戰中拋出的“橄欖枝”大家都有所耳聞,除了上圖中前五項落戶條件全包攬,生活補助、創業補助、引才中介,都在5月發佈的新政《西安市進一步加快人才匯聚若干措施》中補全了。

和其他城市的苛刻條件不同,西安此次門檻非常普惠,不在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的條件做文章。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在西安,年輕就是稀缺搶手資源。

年輕人,影響最直接的還是房地產

西安在很早就開始了限購政策。從 2013 年開始,西安市頒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俗稱限購令。

其中明確規定:

外地戶口必須提供 1 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保繳納證明才能限購 1 套房,並禁止購買第 2 套住房。

這導致了西安房產市場一度低迷,地塊多次因競拍人不足而取消。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2017年開始的這一輪人才新政,讓適齡外地大學生,甚至是中專生直接落戶,享受不限購政策實際上就是對地產交易的直接刺激。房價也明顯隨著政策而變化。

2018年五一期間,住建部因為房價飆升密集約談了 12 座城市。其中包括太原、成都、哈爾濱、西安等城市。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2017年4月-2018年4月西安房價走勢

雖然為了穩定房價市場,西安頻發“限購令”、“搖號買房”,最近還出了“內定房源”等問題,引得房市動盪不安。

但就大局來看,大量年輕人口的入駐的確讓城市的人才、經濟、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的確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例如西安4月房價同比漲73.89% 居全國第一。

在西安,只要年輕就是稀缺資源

雖然拉來的年輕人並不一定要自己能買房,但在中國“421”的家庭結構下,兩代人積蓄支援年輕人買房已經是普遍的情況。人才新政吸引來的年輕人最終轉換成上漲的房價和成交量。房企有了維繫運轉的錢,政府有了穩定的財政收入。

而就年輕人本身來說,二線城市壓力比一線城市更緩和,比三線城市更繁榮,的確是現在城市人口格局已定情況下,最適合安居的地方。

這幾十萬的年輕人跟著推出的政策匆忙投奔西安,為這座城市帶來好處。但西安是否有為湧入的年輕人口考慮?是否考慮過城市人口規劃?這座城市的教育、出行資源是否能夠承擔突增的人口?

這些似乎都是鞭長莫及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