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教师没有多媒体就没法上课?怪事!

教师没有多媒体就没法上课?怪事!

有老师发信息给我:“我看到您在课堂随笔中记录的课几乎都使用了多媒体,很羡慕,而我们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平时老师也很少有机会用课件上课。但近期我要参加市里的创新课比赛,没有课件肯定太落伍了,是不是比赛必须要用课件?还要求有创新,我该用什么模式或方法让课堂呈现新意?”

没有多媒体能不能上课

这让我想到我和台北教育大学张世宗教授交流时他说的让我印象至深的一句话:“现在很多老师都把工具当成了目的去追求。”

什么是工具?工具是指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后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现在普遍使用的多媒体就是教学的工具。用不用多媒体上课,数年前就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依然困扰很多年轻老师?我告诉这位年轻老师,是否使用多媒体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服务于教学的现代化工具。有了多媒体,尽量利用好这个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是必要的,没有多媒体照样也能上出好课,我上课也不是每堂课都用多媒体的,关键是看课堂是否需要。为了表现某种生物的内部结构或抽象的生理变化过程,我会搜集动画或图片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解;为了展示教材中出现了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生物,我也会选择使用多媒体,以增加直观效果。

没有多媒体能不能上课?当然能。在过去没有出现多媒体的年代,有一些老师的课照样讲得美妙至极,让学生一辈子难忘。如今有了多媒体,关键是教师怎么利用。

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了没有多媒体而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的问题——因为学生在新学期搬到了新楼,结果两个多月了多媒体还没安装好,很多知识无法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如学习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我原本保存了一个很好的视频,打算让学生直接看鸟的飞行,还有美妙的轻音乐《野鸟情歌》,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学习,该是多么快乐的事。但因没有多媒体,也没买到家鸽,只好挖空心思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美妙的诗句,学生耳熟能详,其中的“早莺”和“新燕”等鸟类的生活习性尽在其中。因为有诗歌,有歌曲,课堂就不那么枯燥了。

我又想到暑期聆听张世宗教授讲课时他折叠的能飞的鸟,便灵机一动让学生来个纸飞机比赛,提出想要飞得远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以此引发学生思考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水到渠成。但要学习鸟的特点,最好有个直观的图示,但自己画画技术一般,而学生刘柯新画得惟妙惟肖,就请他画一只大鸟。于是,转眼工夫一只超大型的飞鸽就出现在黑板上,极大地方便了这节课的教学。

学习蝗虫的时候,我又请刘柯新画蝗虫。当一只大蝗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面前的时候,大家忍不住鼓掌。我由衷地说:“我们班有刘柯新真幸福啊!他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这么好的图画,不仅我要感谢他,全班同学都应该感谢他。”掌声再次响起来,刘柯新也美美地享受大家的掌声。

这让我想到,不是有没有多媒体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教学服务。我也看到一些课堂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如在公开场合讲课(优质课评比或者公开教学)的时候,有些老师为了表示自己的课堂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想给评委或听课老师留下好印象,就变着法子使用多媒体,一会儿放视频,一会儿放激情音乐,一会儿是实物,一会儿又是模型。

不是不能使用这些资源,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资源在网上信手拈来,假如老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应大力提倡。假如仅仅是为了抓人眼球,花样繁多的多媒体可能会给学生眼花缭乱之感,那就纯粹成了一种摆设了。若摆放不当,会喧宾夺主。

当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教学工具出现在你的课堂中时,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由使用多媒体再来说说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这也是很多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展示、创新课比赛等活动时,老师们考虑较多的还是技巧方面的创新。听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感觉到老师们除了重视各种教学手段外,还重视教学设计技巧。

事实上,不仅多媒体是教学工具,所有教学模式或者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也都是工具。

我时常在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让课堂富有新意,让评委和听课老师感觉授课老师很有智慧,有所创新,就在课堂形式上下足功夫,比如给每个环节起一个简洁有力的名字——“闯关行动”,每一关都有一个关键词,还有一句口号,就像电视台的闯关游戏一样,形式确实新颖、活泼,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有的老师为了让评委看到自己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专门设计学生讨论的环节(平时的课或许从不讨论,只在公开课上才有,并且把学生讨论作为时间调节的武器),老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立刻进入讨论状态,高潮迭起。

还听过某语文老师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提前排练演唱邓丽君的歌曲,上课时学生盛装出场,边歌边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俨然艺术的舞台,语文课变成了艺术课……假如这些手段运用恰当,当然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始终处于激情澎湃的状态,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这是好事。

但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课堂表面的活跃,为了体现学生参与而设计这一环节,就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和体验了,可能会给人“表演”、“作秀”的感觉。

其实,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眼花缭乱的教具,花样繁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如先学后教,或者先教后学,老师在课上只讲多少分钟,学案导学,几步教学法,等等,这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偏偏都被我们当作目的了,导致教学中只有形式的创新,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就曾经听过一位优秀语文老师讲课文《背影》,最后设计了让学生写几句话给父亲的环节,学生很用心地写了,但展示的时候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却只让两个学生起来朗诵,服从老师的教学流程——要听老师激情朗诵他写给父亲的话……这样的教学,看起来很美,但骨子里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学生只是教师教学的配角,甚至是教师表演的道具。

有些老师只是把自己懂得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也灌输给学生,展示的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天赋,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思考了,体验了,对有些老师来说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时下的教育评价

再看时下的教育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教学成绩为评价指标。不少学校在努力探索更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开展了诸如优秀教师评选、名师评比、特级教师评比,或者骨干、带头人等评选,评价标准中有教学素养的要求,有发表文章的要求,有开展课题研究的要求,当然也有教学成绩的要求。为什么要搞这些评比活动?

我相信初衷都是希望通过评比激励更多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但很多老师却把获得优秀教师和名师称号当成了目的去追求。

假如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些荣誉还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却通过非正常手段去获得,就使得评比活动严重偏离了其宗旨,也滋生了教育腐败。若老师仅仅把获奖、评优作为奋斗目标的话,在你获得相关的荣誉,获得高级职称之后,是否还会继续保持奋斗的激情和动力,恐怕就很难了,于是,职业倦怠就如同入侵植物一样疯长。

同样,当我们把升学率、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升学人数作为唯一目的去追求的时候,就可能不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成绩,不去关注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哪怕罚抄罚站、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都行。

这种不惜以摧残学生的身心为代价所得到的,即便是暂时的高分,却很有可能使学生厌恶学习,厌恶读书,等他们上了大学,很容易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会学习,不会生活,不懂得宽容,不会和人相处,遇到一点挫折就备受打击,甚至做出残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举动,这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工具唯有当工具用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假如把工具当成了目的,必然导致教学的功利、教育的功利,直至整个社会的功利。

(文章选自源创图书《只为做一个良师》,孙明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图片源自网络)

教师没有多媒体就没法上课?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