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建盏该如何去鉴赏?

用户69330833


我以兔毫为例,来说说如何欣赏建盏的特别之处。


说起兔毫为建盏一大品种,形态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据记载,兔毫盏在宋代值三千匹绢,由此可见,兔毫盏在当时还是非常珍贵的。那为什么银兔毫会这么珍贵?银兔毫有何特别之处呢?

建盏釉色的形成更是一个变化莫测的过程。其中银兔毫的烧制则是难上加难,不仅需要极窄的高温,又需要恰到好处的气氛。就算两者都有,是否形成银兔毫还需看天意。也正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原因,银兔毫才如此的珍贵!

在建盏的高温烧制过程中,烧成银毫,需要精确的温度与气氛控制,条件严苛。若稍有偏差,或无法烧成银色,或毫纹品质不佳。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与釉水中的三价铁发生复杂的还原反应,从而析出单质铁,随着釉水沸腾中产生的气泡,升至釉层表面然后破裂释放,再顺着融化的釉水往下流淌,从而形成条状花纹。

但是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极易散开,而窑内的还原气氛又会使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很快融入釉中并使斑纹消失,所以这些斑纹持续的时间极短。烧银色斑纹,除了色彩难以稳定,斑纹的形态、深浅、清晰度等等都是非常难以把握。

银兔毫珍贵它的有何特别之处呢?


银兔毫形成斑纹的这个动态点恰巧被捕捉到,它的形态就能得以保存。但是烧制过程中的斑纹隐藏太深,变化太快。就好像一阵清风,拂面而来,却悄悄地离开了。我们还来不及捕捉他们留下的痕迹,他们就消失无踪了,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带着神秘色彩的事物往往最让人神往,所以银兔毫才令人如此着迷。

宋徽宗曾说“玉毫条达者为上”此盏金兔毫条达,犹如万箭齐发,光彩夺目。器型挺拔,宽平圈足,稳稳如松,高7.2厘米,深斗器型万里挑一。一件极其难得的茶器。


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器型,看釉色的烧成,看兔毫的纹路(斑纹),这些都是评判的标准。且可以延展到各个建盏的评判标准上。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我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建盏爱好者,走访了上百家建盏烧制企业,看了许多名盏。我觉得有义务为爱盏的人士分享一些我的见闻解读。

欣赏建盏,首先要欣赏真正意义上的建盏,

铁胎、铁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

脱离了这个基础,就只是一个茶盏,不能算建盏。例如什么火凤凰、蝴蝶盏、菊花盏、木叶盏等,作者最好不要叫建盏,否则你怎么跟日本台湾生产的天目类茶盏竞争?不应该为了赚钱而无底线。(如下图)

(类似上面这些种类茶盏能叫建盏吗?)

在确定了自己欣赏的是正宗建盏以后,才是考量他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这就要结合器型和花色了,但现在很多建阳人对建盏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甚至制盏师傅都不知道什么样的盏才是好盏,于是市面上出现很多干口的盏,这样的盏用久就会氧化生锈,对人产生健康隐患。许多制盏师傅还说古代许多的盏都存在干口现象,殊不知他们是拿着窑址出土的当年的废品来做标准,甚至往那方面追求。又有一种做法是往釉矿里添加过多的长石类材料,产生非常强烈的玻化效果,提高成品率,这又脱离了传统建盏的内涵和美感。(如下图)

还有一些匠人为了烧出新花样,将建盏进行二次烧制,这也脱离了建盏的基础审美和文化内涵。(如下图)

另外关于收藏价值的话,以后一定会成为笑话,因为建盏断代时间较长,所以现在的工艺还很不成熟,很多人利用其他陶瓷烧制技术引用到建盏中,烧出来的产品美感突出,(如下图展示的这些是建盏吗?)

建盏行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和变化,现在的精品在未来是次品呢还是什么,都很难讲。说到名人和传承人就更加不靠谱了,这个了解一下传承人证书和其他技能证书的来历就非常清楚名人值不值钱了。例如有些人或许贪便宜,或许受骗,买了下面这些类型的建盏,就是不被人笑话,本身也是个笑话。(如下图)

上面说了那么多不好的建盏,别人的事情还是少说点好,或许有些买主就是觉得这样的建盏挺美,美就是美,哪怕一朵野花,一片白云,只要能让人赏心悦目,就是美,不管他价值几何,不管他得来容易与难,这样的欣赏角度我佩服,技术懂多了就很难苟同。

跟大家分享一下建盏的识别吧!

一、铁胎铁釉。

我们可以简单的用直径0.5cm以内强磁铁,去吸附建盏的胎底和釉面,建窑烧法烧的建阳的泥巴和原矿釉建盏,是都可以吸附的。但一些创新烧法或创新配方则未必。白胎假盏是完全不吸的。

二、结晶

建盏的图案,主要是靠铁的结晶生成,这方面可以参照李达老师的《建盏揭秘》。

三、花色。

好的建盏是花色上口又落底,就像宋微宗所说的“条达”,不管是兔毫、油滴、曜变,都一样。这点在目前来讲是最有争议的,因为这个确实需要技术。虽然我们看到许多被拍卖的名品和被收藏的名品都是非常上口的,但在老窑址出土了那么多干口的宋代残片给了这些匠人们借口和理由。(这里科普一下:建盏由于采用上半釉正烧,釉水熔后容易向下流动,口沿处更薄,更容易析出结晶,溶剂二氧化硅又更少,口沿就容易干了,匠人要有很好的技术才能避免这个问题。)

四、器形

传统的建盏器型有束口、敛口、平口、撇口、斗笠。这些器型都非常古朴、典雅。它主要应用于过去的喝茶方式。虽然现代人要鼓励创新,但盖碗工夫茶具这些我却欣赏不来。这实在没啥意思,因为用建盏做的工夫茶具泡茶根本不好喝,笨拙又吸热快,尤其是不利于茶香的发挥。这方面或许以后也会是个笑话。

建盏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和内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拥有,用高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它,对其发展是健康有利的,当然,在不成熟的当下,我们也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因为任何器物的意义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及享受。

前面啰嗦了那么多是因为我不喜欢被骗,所以我们也要鞭策哪些造假的大师们,请不要玷污了你们的行业,这也是祖宗留给你们的财富。同时也是社会每一个人的财富。


建盏匠人爱单丛


如何去鉴赏建盏,其实无非就是站在俩个层面:

一是,艺术层面;

二是,收藏层面。

先说下艺术层面,分为两点,

1,施厚釉

建盏釉施要是说太薄,会让最后形成的斑纹效果差,不单单如此,出瑕疵的几率会变的很高,所以会说建盏的成品率低,基本在8%。

您可能会觉得,那施厚釉不就了吗?

我们要知道建盏的烧制的温度是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在高温的烘烤下,釉会很自然的往下流动,如果太厚,会造成粘底。

而且建盏与其它不需要露胎的瓷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们粘底还能“抢救”一下,粘底对于建盏来说就是大瑕疵,基本上就是报废了。

2,高温

瓷器与陶器有一个区别就是烧制的温度不同。

瓷器不是说都是同一高温烧制,建盏对烧制温更加严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盏烧制的温度比其他瓷器都高,因为建盏所需要的温度一定是在1300度上下。

二:烧制建盏想要美丽的斑纹,这个温度的区间极窄,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可能直接影响结晶的形成效果,甚至可能直接消失。

另外,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只杯子、甚至说是一块碎片?为了么?

这其实就是站在收藏层面的角度。

如果一只建盏只是部分位置有点瑕疵并不会说影响到它整体的观赏价值。一只建盏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它整体的完整性,其纹理更是一个美的重点所,还有历史意义,所以就算是破碎的瓷片,也有其欣赏收藏的价值.

也正是由于烧制工艺难,建盏才变得稀少而珍贵;

其斑纹的独特,建盏才成为了茶友们的最爱。


另外最近做了一本【关于建盏的知识与使用技巧】的文档,送给玩盏的朋友,有需要直接留言或私信交流!!!


夫物盏集


正宗的建盏是铁胎+铁系结晶釉

建盏的胎,是含铁量高达7%~10%。

他的组成泥土是后井村猪肝色黏土、大梨村玫红色黏土、南山村黄白色黏土,按比例混合而成。只有这样特有的泥土含铁量才能达到7%以上。

铁系结晶釉其装饰纹样为天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纹,他的釉面斑纹是由水吉当地的植物烧制成的草木灰和附近的铁矿,天然安全。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形容建盏的最佳词句,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

建盏就连宋徽宗都为他代言,可想而知他的釉面斑纹是有多么的奇特,美妙。连皇帝都为他代言,而且全国上至皇帝将军下至平民百姓与不喜欢可见当时建盏的盛世,就是隔壁的日本把我们的建盏都是拿来当国宝的,用他们最高的礼仪对待


建盏天下


1、从来源品鉴。

关于建盏,是宋代人工和自然的一种巧妙结合。宋人在追求黑色陶瓷的黑色纯度时,使用了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瓷土,烧制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奇妙样式的瓷器,也就是建盏黑瓷里面的:兔毫盏、木叶盏、曜变盏、油滴盏。这几种盏一是烧制比较困难,二是样式独特,各有特点,被当时的宋人喜爱。

2、从历史考量。

宋代,建盏黑瓷被进贡给宋徽宗,其中兔毫盏深得他的喜爱,一度使得建盏位于御供之列。并且宋代文人墨客喜欢品香斗茶,宋代流行的茶偏白,因此黑色建盏陶器,因为其突出的黑色,所以黑白对比强烈,广受文人喜爱,当时大才子蔡襄也曾大肆赞扬过建盏黑釉。能在青白瓷为主的宋代,建盏黑瓷脱颖而出,其历史意义值得考量。

3、从今人继承欣赏。

建盏发展到现在,还被很多人模仿和喜爱,甚至在制作的时候,还会有很多特意仿古的地方,比如上釉的时候,釉面不是全包的,盏底常常会留有一些部分不上釉,再就是用建盏喝茶,每种样式的盏,体验都是不同的,感受很独特。

总之,从不同的方面去欣赏建盏,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感受,我也是一知半解,文化博大精深,愿我们共同探索。我是朴品之道,欢迎关注!


朴品之道


建盞以釉色千變萬化而著名。窯變是特色,可以看眼緣來選擇。


孫荻雅聚


在鉴赏建盏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建盏究竟美在哪里?二是建盏烧制的难度有多大?

建盏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釉面的斑纹。如果没有斑纹,就只是普通的黑釉盏,即使胚质再好,釉色再黑,也不会太有特色。真正认识斑纹,不能只从外表。我们要深入本质,包括构成斑纹的物质和形成过程。因为斑纹的形成是釉料在高温反应之后产生氧化物的结晶体,没有人工痕迹,因此工艺难度大,艺术品位高。

有四个原因导致烧制难度大:

(1) 坯的制约

建盏的坯体是氧化铁含量高的有色粘土,塑形差,收缩大,耐火度也不高,用这种坯料拉坯成型的茶盏,在干燥期间就很容易开裂。而氧化铁是助熔剂和发泡剂,高温还原反应阶段会降低坯体的耐火度,还容易起泡

烧制温度在1300摄氏度以上,因此坯体极容易变形、起泡

(2)釉的制约

我:建盏釉厚且流动性很大,釉色包括底色和釉面斑纹,釉层太薄,釉不黑,釉薄处呈酱色,如果釉薄,兔毫斑纹短,不流畅,油滴也不大。但是高温厚釉给建盏带来的缺陷很难克服,例如釉厚干燥收缩大,易开裂,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釉的流动性增大,釉层从上到下逐渐加厚,釉层厚度上不不均,对斑纹的影响很大。

(3)温度的制约

高温是烧制建盏的必备条件,烧成温度高容易使建盏坯起泡、变形,釉下垂粘底。如果温度过低,斑纹稀少,但如果温度过高,斑纹析出太多,太密,釉的底色被遮盖,就成了褐色。

(4)还原气氛的制约

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纹要在还原气氛下形成,在氧化气氛下釉面少有斑纹。这说明构成斑纹的物质需要在还原条件下产生。但是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所以结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会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


建悟建盏


继续炒作,一个碗几块钱的本钱炒到几百上千不太合适,应为是现代工艺品而已,工艺太普及了现代的原料五花八门,随便加点化工成份就是一种花样,所谓的大师也就是加点化工秘方而已,满大街都是这东西一万年以后都没有收藏价值,个人喜欢的话10几20块倒是可以买几个做烟灰!喝茶就少吃吧!谁知到有没有毒!没有哪位专家敢说1300度的高温能杀死重金属吧!



溪仔x


宋建盏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人的欣赏,不单是器型,更为关键的是釉色,及其釉面上的窑变,它与古代钧瓷的窑变是完全不同的。钧瓷的窑仅是色彩上的变化,而建盏的窑变,不仅是釉色的釉变,而是色彩上、纹饰的变化,如兔毫、天目等,太丰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