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短工幹完活卡還沒辦完 建築工地門禁管理系統成擺設

短工幹完活卡還沒辦完;部分建築工地門禁管理系統只是擺設

一些企業、工人緣何對實名制管理“不感冒”?

近日,住建部組織起草《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凡是我國境內從事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的建築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從事建築作業的建築工人應經過基本安全培訓,並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上登記。這表明,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將有望在我國全面推行。

我國建築業從業人員高達5000多萬人,長期以來,用工不規範、工人水平參差不齊、行業監管乏力,是其主要積弊。實施實名制,意味著要對工人的從業記錄、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工作水平和權益保障等進行綜合管理,這將對整治建築市場用工亂象、促進勞務關係的穩定化具有積極影響。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建築企業與工人對此都“不感冒”。

一張工資卡消除中間環節

來自江蘇海門48歲的夏建飛兩個月前領到了工地派發的實名銀行卡,這兩個月工資月月按時發放,再也不用為拖欠工資發愁了。實名制的核心,正是夏建飛手裡的這張工資卡。今年3月起,夏建飛所在的蘇州一處工地,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正式啟動,建築工人不僅要實名認證,進場驗證、教育培訓、門禁考勤、工資發放、退場手續等都可以實現“一卡通”。

一直以來,建築工程的特點是層層轉包。同時,建築工人流動頻繁,往往沒有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些都導致建築工人欠薪現象頻繁發生。

按照《辦法》要求,建築工人應經過基本安全培訓,並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上登記。建築工人實名制基本信息應包括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籍貫、家庭地址、文化程度、培訓信息、技能水平、不良及良好行為記錄等。

“建築行業的管理層和作業層是分離的,也就是說建築工是典型的非正式就業,往往由包工頭僱傭,跟建築公司沒什麼關係,農民工幹一天活,有可能拿不到錢,更不要說各種福利待遇。”夏建飛所在工地的專職安全員李牧介紹,實施實名制以後,由總包企業把錢直接打到工資卡,取消“包工頭”環節,解決惡意欠薪。

另一方面,實名制對於化解糾紛、穩定勞務關係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行業認可。建築業從業門檻低,往往是來了就幹。一些工人沒有經驗也能直接上崗,一些“雜牌軍”欠缺資質也能矇混過關。這不僅影響建築工程質量,對建築工人自身安全都帶來威脅。“實名制以後,不管是勞動者技能,還是他的從業經歷、誠信,對於企業來講,都可以查詢。對工人個人來講,也可以保障他們的權益,比如工時的統計、工傷賠付等等。”李牧認為,這將大大化解勞動糾紛。

企業、工人都“不感冒”

實施建築工人實名制,有望解決建築市場用工亂象。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實名制在各地的實施卻面臨參差不齊的狀況,一些建築企業的推行積極性並不高。

浙江寧波的一處建築工地項目經理就坦言,雖然年初工地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安裝了閘機等門禁系統,來規範工人進出工地,但目前還只是擺設,“只是提倡,並不是硬性規定,所以企業積極性不高,而且也沒有可參照的模板,實施起來缺乏經驗。”

一些企業對實名制“不感冒”,部分建築工人也如此。

“建築業勞務關係的一個特點就是流動性,一個工程有很多工序,比如水泥漿這個工序只要幹一周活就可以走了。所以有的工人在每個工地時間都不長。”

夏建飛說,有的建築工人因此不願意辦實名制卡,要交很多個人信息,手續繁瑣,工期短的工人卡還沒辦完,人都已經走了,有在工地待的長的工人則要被迫攢一堆卡。

北京市通州區某工地項目經理於懷兵認為,對工程總包方而言,實名制存在潛在的社保和交稅壓力。“以前工資主要以現金形式發放,如果改用工資卡,到了個稅起徵點要不要扣稅呢,由誰承擔呢?

社保、個稅不解決,很難推動。”

而據瞭解,建築工人實名制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信息還不能實現全國聯網共享。因此,涉及到跨省的勞務問題時,也並不有效。

“實名制”應承載更多權益保障

梳理各省市實施情況可以發現,對建築工人實行實名制管理其實早已開始。

天津市2011年4月開始對建築工人實行實名制管理,全市建築業工人達80萬人,實名制管理覆蓋率達90%以上;2012年7月,北京對建築業工人實施實名制管理,推行持證上崗制度,探索解決建築工人養老問題;2017年5月,湖北省建築工人實名制平臺在武漢率先試點。

近日,甘肅省住建廳推廣建築業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希望通過對現場考勤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資制度。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舉證難、特別是在考勤記錄上的缺失,是農民工討薪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實名制之後,發生勞資糾紛時,這些信息可作為真憑實據。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建築工人實名制的施行除了給勞資糾紛等問題帶來積極變化外,還具有深遠影響,“從更大的範圍來說,有助於實現高質量的城鎮化。農民工長期在建築行業裡打工,將來可以納入到產業工人體系中去,長期在建築行業裡從事勞動的,就可以市民化。”

那麼如何進一步推動實名制管理施行?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教授李長安建議,建築工人實名制還應承載更多權益保障,成為消除城鄉差別、體現社會公平的城市標籤,承載更多的城市福利與人文關懷。比如,將建築工人實名制與落戶、就業、就學、住房、養老、醫保等重要城市福利和社會保障掛鉤,使其成為享受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讓建築工人從實名制中真正得到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