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发脾气爱扔东西,该怎么办?

风吹水库


孩子摔东西,是对不满的一种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说明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欠缺,习惯于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真正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孩子不善于用语言去表达时,我们反观一下孩子是否是在一个家庭关系和谐,夫妻感情亲密无间,亲人之间交流和风细雨的环境之下成长,孩子的耳边是否经常能听到一些爱的唠叨。



当孩子发脾气时,摔东西时,父母可以上前抱住他,给与他安抚,待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再详细询问缘由,要引导孩子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平时也要让孩子多张嘴说话。



另外,我发了很多心理学家李玫瑾的家庭教育的讲座视频,对于如何养育好一个孩子,做了精彩的分析,讲的非常好,建议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应该看一看,学一学。


菁田微课堂


你好,我是幼师向阳,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家大宝就是像你描述的这个孩子一样,一生气就喜欢摔东西。



我家大宝的脾气不是很好,这一点遗传了我和他爸爸。至于喜欢摔东西,我分析过原因。那是因为我和他爸爸吵架的时候,他爸爸摔过东西,我也摔过东西。

那么孩子有样学样,他生气了,他也摔东西。

最开始我看他摔东西的时候,我特别的受不了,他一摔,我就骂他,甚至打他,结果她更生气了,摔的更厉害。

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大概就是我自己意识到这样不行的时候。首先我如果要跟他爸爸吵架时,我们俩尽量避开孩子。

实在控制不了的时候,我们吵架,也都不摔东西了。



但是对于孩子一生气就摔东西的这个行为,我最开始是努力控制自己不生气。看着他摔的时候,我就默默的走开,等他发泄完了情绪,我再去跟他讲,摔东西不好。

我做了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就是拿了一个枕头放在他手里。我说你如果实在生气,你就使劲拍打枕头吧。

我们俩之间还玩过枕头大战。其实孩子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对于经常管教父母,是有怨气的,通过玩枕头大战,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释放他的情绪。

慢慢的,慢慢的,他就有了一点改变。还是偶尔会摔东西,但已经好太多了。

以上了就是我的体会,希望能给到你启示。

我是幼师向阳,期待育儿路上与你同行,一同努力,收获更棒的自己和更好的娃。


幼师向阳


我家宝宝现在就有这个习惯,三岁之前都会有,她不知道怎么发泄就会把手里有啥扔啥,一般她发脾气的时候我都是不理她,等她发完了,我们在讲道理,问她为什么想发脾气,生气扔东西这个习惯不好,虽然也听不了多少。但我觉得该说的还是要说


王思颖儿


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也是正常的,幼稚且适龄。

1.对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来说最需要陪伴,他不需要承认认可,而是需要成人知道。比如孩子想玩遥控器,成人不同意给收起来了,孩子此时会砸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成人需要说事实:宝贝想玩遥控器,妈妈把它收起来你就生气了。让孩子知道他现在经历的事情和感受你懂并愿意接纳,即使你不统一他的行为,但是愿意理解他的感受,愿意倾听和陪伴。

2.倾听和陪伴之后,孩子从负面情绪真的走出来了,再和他讲规则。负面情绪没消退时是基本听不进去的。

3.如果我们愿意打开更大的接纳度,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可以给孩子准备安全的可以砸的东西,比如毛绒玩具,球类,他发脾气是就递给他,他砸的次数多了觉得没劲也会停下来的,因为在他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人的真诚接纳,这种爱的力量大多数情况都能消解孩子的愤怒。

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关于发泄情绪的绘本,如《生气的亚瑟》《菲菲生气了》引导孩子发泄情绪。


无敌珊宝妈


孩子缺微量元素锌,易引起多动;缺钙或身体钙元素过量会导致睡眠不好,孩子精神差易怒。另外,中医上认为脾胃不和也会造成孩子易怒。可以上医院检查一下是否这些因素引起。

排除生理性原因,孩子暴躁易怒就要从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入手啦。

孩子身边是不是有脾气不好易暴躁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能影响孩子的性格。检讨一下,父母是不是说话温和,夫妻感情好不好,会不会当着孩子大吵大闹……教育孩子是不是很粗糙,大声呵斥说脏话。父母的言行决定了孩子的言行,父母爱发脾气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自然就会发脾气。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会特别暴躁。


如果和环境因素无关,那就是孩子天生性格造成的。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慢慢引导。

1、首先,就事论事,看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是合理的要求没被同意还是完全无理取闹,违背原则。合理的事,家长也要勇于立刻更正,给孩子一个解释。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发脾气完全可以冷处理。不训斥他,不理他,不看他,走开一下让他发泄。也不要着急问他什么原因。等孩子发泄累了,想交谈的时候再询问,再给孩子讲道理,并且明确告诉他有的事情无论他发脾气,还是哭闹家长都不会妥协。

2、家长平时对孩子要讲信用,答应的事情要做到。不能答应的事情提前就说这事没有商量。

3、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夫妻之间,和孩子之间说话温和一些,不大吼大叫,给孩子做良好的榜样。

4、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被认可的孩子内心更满足。三岁的孩子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倾诉的时候一定要耐烦地听完,适时机地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别敷衍孩子。


趣叨叨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都需要有发泄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也会发脾气,但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发泄方式,往往会以扔东西的形式来发泄。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就要认真的分析原因,是孩子本来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差,因为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还是孩子觉得自己的合理要求得不到回应,只能以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家长对孩子过分娇纵,没有原则的迁就的结果。

孩子发脾气扔东西的时候,建议采用以下这些方式:

1.先不要急着开骂或开打,家长首先应该蹲下身子,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的对孩子说:“你心里难受,有不开心的事一定要跟妈妈说,妈妈会尽力帮助你”。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意他的,你是在想办法帮他,让孩子打开心扉向你诉说。


2.平时对孩子的好奇心或合理要求都要给予满足,而其他不合理的要求,则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再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如果劝说、讲道理都无效的情况下,用“冷处理”来明确表达你的态度,终止他的无理取闹

3.多跟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辨是非,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平时主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4.多观察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如在玩什么、想玩什么等。

5.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脾气,家长要做好言传身教的作用。


6.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的灵活性,提高孩子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处理的态度灵活了,自然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总之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说话要温柔,充满爱的语言,多尊重孩子。当孩子出现有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原因,妥善解决,不要动辄就打骂,平时多给孩子讲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这样孩子就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成长。


麦子妈咪


这个时间段小孩出现摔东西几点提示:

1,证明自己

丨这个时段的孩子,是想通过摔东西这种行为来获得父母的认可,认可自己的能力,他们就会获得成就感,


2,好奇心

丨孩子对未知事物需要了解和认知,这些东西摔碎时发出的声音以及破碎时的变化,都会让他们兴奋,

3,吸引关注力

丨当他们有了无意摔坏东西后,大人立刻关注焦点的经历时,对此,孩子通想到被关注时就会选择继续摔东西来吸引家长们的注意力,这是人的天性,小朋友更是如此。



4,正确引导

丨家长们要在这时段给予关注并帮助孩子建立一种锻炼判断能力和自理能力,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摔任何东西,也要给孩子讲安全常识及对东西的爱护,


5,培养习惯

丨要教给孩子更多释放精力的方法,现在一家一个宝,孩子习惯被独尊的宠爱,所以有时也会沒达到他的内心小宇宙时,就会借机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小不满,这时,家长一定要判断出孩子的摔东西的原因,对症下药,以免养成习惯,到大该不好管了,

6,转移分散法

丨比如帮妈妈洗个小手帕,帮爸爸拿拖鞋等,协助他的年龄段做他力所能及的小家务,

丨多多关心关注孩子,不要忽略孩子,多陪孩子,多爱孩子,孩子自然就不会通过摔东西来求家长的关注了,这也是孩子渴望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丨多多陪孩子阅读童书,陪同孩子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体验游戏,

丨多多接触小朋友,有益孩子的学习成长。


爱孩子从小从心开始出发……

祝小朋友茁壮成长!!


爱宇家书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透过三岁孩子暴躁的情绪,似乎看到了一个力量感很强、同时又不被理解的宝宝,生活在一个缺乏耐心、以及家人也异常急躁的氛围中。

孩子为什么一生气就摔东西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孩子暴躁的脾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模仿身边最熟悉的人,所以家长反思一下,家里谁更暴躁。
  2. 孩子的要求经常不被理解,或者家教过于严格,导致孩子的情绪没有及时发泄出来。
  3. 孩子愤怒的时候,不会表达自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表达,比如说:妈妈知道,宝宝的积木城堡倒了,你很生气…是吗……
  4. 父母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爱和陪伴,构建孩子的安全感。
  5. 可以给孩子读一些情绪管理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化解情绪的方法;
  6. 可以在家准备一些发泄孩子情绪的玩具,比如沙袋,飞盘等等让孩子的愤怒及时发泄!
  7. 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育儿先育己,做好自己才能给孩子做好示范和榜样!
  8. 通常脾气暴躁的孩子,能量比较大,精力旺盛型,这类孩子要在大自然里多玩耍释放能量,不要总是闷在家里。

智妈养娃


楼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孩子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孩子会从父母身上的行为进行模仿,甚至是和同伴群体中进行模仿学习。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孩子生气就爱摔东西,作为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在生气或者平时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有没有出现类似的行为举动。如果父母有过类似的举动那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就是要注意孩子的同伴群体,如果孩子的伙伴关系中存在一些情绪状态不好甚至是行为比较极端的孩子,那也会给孩子的行为造成模仿的可能性,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平时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和交往的小伙伴,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比较积极阳光向上的环境。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孩子虽然年龄比较小,有些事情可能不太会沟通,甚至是缺乏沟通表达的手段,所以有时就采用最直接的情绪和行为表达。而父母作为一个成年人和大人的角色,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引导孩子,跟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同时孩子虽然年龄小,却也不能一味纵容他们,任由他们的做出各种随意的行为,必要的时候不能太心软,否则前功尽弃。所以在这个角度上,如果孩子一生气一闹情绪就开始摔东西,而且这种行为具有持续性,父母一定要作出表率,确保自己在生活中没给孩子作出一个负面的模仿对方,确保夫妻沟通甚至是争吵过程中不会出现摔东西这种糟糕的行为。而且要跟孩子多沟通,去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果发现孩子的心理存在某些问题,那就要进行及时疏导,避免孩子出现其他更严重的行为。

答者:暖心理的独泊伊河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小孩子脾气暴躁,容易生气摔东西,一是因为宝宝的情绪无法正常的宣泄,二是因为父母的引导不够,因为:

1、小孩子由于没有自控力的原因,只要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闹情绪,但宝宝又不知道怎么正确的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所以就会出现哭闹、打人、摔东西的现象,此时的父母要耐心有爱的安抚孩子,给她一个安全的怀抱让他依靠,告诉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我们一起解决,如果打人别人就会很疼,自己也会失去好朋友的。如果随便摔东西就会把东西摔疼的,看看它们都伤心的哭了那!😊😊

2、大家都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平日的家庭生活里,一家人要尽量保持温馨的画面,让孩子养成平稳的情绪,会对她的将来有数不清的帮助。如果父母平时在家就斤斤计较,互不想让,吵架摔东西更是常态,那么孩子就会变成父母的影子,而时如果父母一味的要求孩子改正,就是对孩子的残忍!

所以说一个宝宝良好情绪的养成,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刻意培养的,更需要父母做出好的表率,切记在孩子不开心时训斥、打骂孩子,而要逐渐引导孩子,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话题、从备孕到育儿,让我们一起愉悦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